▲ 医院院长医德医风修养的观念
医德医风修养是提高医德医风境界的主要因素和内容,医德医风修养的质量高,医德医风境界的水平就高。因此,要达到医德医风境界的高水平,首先要抓好医德医风的修养。
医德医风修养的本身是一个内在的、长期的艰巨过程,修养的程度关系着医德医风境界的提高。作为医院院长,对于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修养有着不可推缷的责任。院长医德医风修养的观念,直接影响着医德医风修养的质量。应该树立以下几个观念:
一、思想认识与医疗实践相结合
医德医风修养是一个综合性的途径,从思想认识到医疗实践都是修养的内容。因此,在医德医风修养时,必须树立思想认识和医疗实践相结合的观念。
1.思想认识是医德医风修养的基础 医德医风的修养,从含义上来说是一种内在的修养,是一种内心的境界。由于医德医风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医德医风学,因此,医德医风修养的内容十分广泛,既有医德医风的基础理论,又有医德医风的基本规范。作为一个医务人员,要加强医德医风的修养,对于医德医风的原则、范畴和规范,首先在思想上要重视,在认识上要明确,这就是医德医风修养的基础。如果在思想上认识上,对于医德医风的原则、范畴和规范不明确,要进行医德医风的修养是绝不可能的。
2.医疗实践是医德医风修养的前提 医德医风是在医疗卫生服务活动中产生、形成的,最终还是要应用于医疗卫生服务活动并在医疗实践中发展。医疗实践既是对医德医风理论的检验——正确性、适用性和实用性验证。又是对医德医风理论的发展——产生新的理论。因此,医德医风只有在实施中应用才有意义,医疗实践是医德医风修养的前提。如果没有医疗实践这个前提,要进行医德医风的修养是不可能的。
3.医德医风修养必须思想认识和医疗实践相结合 在医德医风修养时,思想认识是基础,医疗实践是前提,两者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如果没有思想认识这个基础,所谓医德医风修养就没有内容;而没有医疗实践这个前提,医德医风修养就没有水平。只有思想认识和医疗实践相结合,医德医风的修养才有可能。
例如,对于医德医风的原则、范畴和规范在思想上不重视,在认识上不明确,没有修养的内容,对医德医风修养什么?如果医德医风的基础理论不在医疗实践中应用,没有修养的前提,对医德医风如何进行修养?
二、内心陶冶与外界约束相结合
医德医风的修养,就是在医务人员中形成好的内心信念和美的行为表现这么一个医德医风习惯。这个习惯的形成,是“内外夹击”的结果。
1.内心陶冶是医德医风修养的根本 医德医风修养,靠的是内心的“自我”,也就是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陶冶、自我完善。老子曰:“阴阳陶冶万物”(《文子·下德》),医德医风的修养也是如此,自我陶冶是医德医风修养的核心,是修养的根本。如果没有内心的陶冶,要进行医德医风修养就是一句空话。所谓“自我”,其实质就是靠自觉。
2.外界约束是医德医风修养的条件 医德医风修养必须包括医德医风的思想、行为和规范,思想、行为和规范的形成,除了内心的陶冶外,还必须有一个外界的约束条件。如果没有外界约束的条件,仅靠内心的陶冶,医德医风的修养将是很困难的。
3.医德医风修养必须内心陶冶与外界约束相结合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都要靠内因和外因两个因素,即: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只有内因没有外因,或只有外因没有内因,都是起不了变化的。医德医风修养,其实也是一个变化过程,即:由浅到深、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与世界上其他事物的变化一样,内因(内心陶冶)是变化(修养)的根据,外因(外界约束)是变化(修养)的条件,外因(外界约束)是通过内因(内心陶冶)而起作用(修养)的。如果只有内心陶冶而没有外界约束,或只有外界约束而没有内心陶冶,对医德医风修养显然是不可能的。
医院院长大都是医学专业出身,非常熟悉人体有内环境和外环境之说。人体的生存就是由内环境和外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只注意平衡内环境不调整外环境,或只注意调整外环境而不注意平衡内环境,人就生存不去。医德医风修养也是这个道理,主要是靠内环境的平衡(内心陶冶),但又离不了外环境的调整(外界约束)。如果只注重内心陶冶而忽视外界约束,医德医风修养的质量就不会高;如果只注重外界约束而忽视内心陶冶,医德医风就不可能得到修养。
例如,医德医风修养中的情操、品质、良心、审慎等内容,主要是靠长期的自我陶冶、自我锻炼。如果没有长期的陶冶锻炼过程,是不容易形成习惯的。在这个长期的过程中,虽然决定的因素是自我,但并不是只有自我就可以修养成功的,还必须通过外界的约束。以良心为例,如果没有外界的约束,某医务人员对一个病人的诊疗有失误,良心上不安、悔恨;第二个发生了问题,良心上同样内疚、悔恨;当有了第三个失误,这种良心谴责的程度可能就要减轻;再到最后可能就没有什么内疚的感觉了。但如果有外界的某种约束,如领导批评、社会舆论等,就不会发生良心上的这种变化。就算是有了这种变化,外界约束也强以使其复活。
某报纸上有篇“红绿灯下的绳子到底还要拉多久”的评论,这对于说明这个道理有一定的帮助:我们在上小学时就学过“红灯亮了停一停,绿灯亮了向前行”的交通规则,但在实际当中,就是有人不这样去做,严重威胁着交通安全。为此,有些城市聘请老工人,在交通路口拉起了绳子,红灯亮了拉起来强制性地阻止行人过马路,绿灯亮了放下去再让人通行。看来,要达到“红灯停、绿灯行”的基本交通素质修养,主要是要靠自觉。但只靠内心的自觉性还不行,还要有外界的约束。经过长期的潜移默化,慢慢地就形成了习惯,习惯到最后就成为自然了。
三、正面引导与反面警示相结合
医德医风修养并不是无目标的,而是有明确的方向。这个方向并不是一个方位,也不是一个具体的指标,而是以是和非、实和虚、善和恶、美和丑作为区别的。也说是说医德医风修养目标是:择是抵非、留实去虚、从善弃恶、扬美排丑。因此,在医德医风修养中,必须利用正面引导和反面警示相结合的手段。
1.医德医风修养必须以正面引导为主 医德医风修养的实质是培养真、善、美,提高真、美、善的境界,在修养过程中,真、美、善等正面的目标是医德医风修养的目标,因此,正面的引导应该作为医院院长对医务人员医德医风修养的主要手段。
2.医德医风修养绝不能放弃反面警示 医德医风修养的实质还要抑制假、恶、丑的行为,摒弃假、恶、丑意识。在修养过程中,对于出现的假、恶、丑等反面行为,医院院长一定要利用它来警示医务人员,使假、恶、丑行为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3.医德医风修养必须正面引导和反面警示相结合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动物的。运动着的物质世界充满着矛盾,有上就有下,有热就有冷,有厚就有薄,等等。世界上的各种事物的发展就是矛盾斗争转化的结果,回到医德医风的问题上来也是如此,在医德医风的思想行为上,有真、美、善,也就必须有假、恶、丑。这是客观存在的,也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完全符合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医德医风的修养,必然要就要受到两种不同行为的影响。作为医院院长,对于这种情况,一定要正确对待。既要善于积极地利用医德医风的真、善、美等正面行为感染人、引导人、陶冶人,又要敢于合理地利用医德医风的假、恶、丑等反面行为说服人、教育人、警示人。如果对反面的医德医风行为躲躲藏藏、遮遮掩掩,反而不利于医德医风的修养。
然而,在医德医风修养时,一般用正面引导的多,而用反面警示的少。其原因主要是怕产生“近墨者黑”之效应,这是完全错误的。其实,利用反面的警示手段往往可以收到正面引导所收不到的作用。用兵法中的“以攻为守”来说明这个道理比较确切。“守”是消极的,很被动的一种行为;“攻”是积极的、很主动的一种行为。但在战斗中没有,也不可能有哪方只攻不守。但由于“守”是消极的、被动的,在某种情况下单纯去“死守”并不一定能守得住。此时,如果抓住时机,能主动地出击进攻一下,则可以使消极、被动的“死守”变得积极、主动,反而可以守得住。例如,近年主动对学生进行“性”的教育之所以取得了好的效果,就是“以攻为守”思想的体现。
医德医风修养的原理也是如此,除了在正面引导医务人员思想行为向崇高的方面转化外,其中也有守住思想阵地——真、善、美圣境,以不被假、恶、丑等反而行为所侵犯。同理,如果“死守”这个圣境,并不一定能守得往。但如果合理利用反面的警示作用。以“攻”假、恶、丑的行为,来“守”真、美、善之圣境,往往会使医德医风修养的水平逐步地提高到新的层次。因此,医院医院要提高医务人员医德医风修养的水平,就必须采取正面引导和反面警示相结合的手段。
(选自赵升阳:《现代医院院长管理之道》,中国医疗科技出版社,1999)
录入:惠冬利
校对:姬颖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