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科研的组织管理和必要条件
医学研究是医院一项经常性工作,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科技人才的成长和作用的发挥,无不与管理密切相关。强有力的组织管理、良好的技术能力和完善的科研条件是提高医院医学技术水平的先导。
一、医院科研的组织领导
医院是医疗实践的基地,同时也是临床科研的实践基地,必须建立与医院规模和科研任务相适应的领导体制,完善组织管理系统是搞好科研工作并使其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设立科研管理机构
医院应有一名业务副院长分管科研工作。根据医院的规模大小,设科研处(科教处)、科研办公室或科研科(科教科)为办事机构,其主要职责是认真贯彻党和国家有关发展科学技术的方针政策,抓好医院科研的日常管理。根据医学科技发展趋势,结合医院的实际,对科研发展前景进行预测分析,组织制定医院科研规划、计划,建立健全科研制度,创造科研条件,安排调配科研力量,组织科研协作,抓好科技人才的培养和管理,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充分调动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的科研积极性,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促进医院科技进步,提高科研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二)成立学术委员会
为了发扬学术民主作风,加强学术咨询,医院应成立学术委员会或学术小组。学术委员会负责审议科研规划、年度计划和重大科研课题的设计,鉴定评议科研成果或科研论文,论证科研机构和各种科学活动方案,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提出对科技人员的考核晋升的意见与建议等。学术委员会由医院内学术造诣较高,才学出众,品德高尚的专家、教授及部分中青年优秀科技人员组成,人数在9-13人左右。
(三)设置科研伦理委员会
医院根据科研工作需要,可设置科研伦理委员会或伦理小组,负责论证医学科学研究中有关涉及人体实验方面的伦理学问题。伦理委员会可由5-7名医学专业人员和行政人员组成。伦理委员会的工作以《赫尔辛基宣言》为指导原则,并受中国有关法律、法规的约束。在临床科研中,凡经过动物实验后需应用于人体的新药物、新技术、新材料及有关基因工程和器官移植等方面涉及到伦理学问题的科学研究都应经伦理委员会审定后,严格按国际上共同遵守的“人体试验准则”及其他有关规定,经受试者同意后,计划周密地进行必要的人体试验。
二、医院科研机构的设置
医院应按需要建立必要的附设性研究机构。研究机构必须充分体现科学研究的目的,要有自己的发展方向、奋斗目标和具体任务,并以此来确定其组织形式、机构设置、职权分配及人员分工等,使研究机构内的各部分工作能互相衔接,紧密配合,使每个人都能为实现科研总目标而勤奋工作。医院的科研机构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附设研究所
研究所是医院的大型研究机构,其规模一般在30-50人左右,组织管理上要单独建制,有专用的设施和设备,多数科研人员是专职或以科研为主。建立研究所的必要条件是:必须有一支实力比较雄厚的学术梯队,具有承担国家级或至少省、市级研究项目的科研能力,有必要的科研设备和实验室条件。研究方向必须符合国家医学科学发展规划的要求,尽量与医院重点学科的发展方向一致,并与医院的业务专长紧密结合,以起到相互促进作用。
附设研究机构须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同意方可建立,须先提交申请报告,内容包括:建立机构的目的意义,研究学科领域和研究方向,学术梯队情况及人才培养计划,现在研究工作基础和成绩,必要的科研设备及实验室条件,挂靠病房以及拟任命的学术行政领导等。
(二)研究室
研究室是医院附设的小型研究机构,相当于专业科室。可设编制10-20人,至少有一半是专职或以科研为主的人员。科研室也应具备研究所的基本条件,也要做好定方向、定任务、定人员、定设备、定制度的“五定工作”。除必要的实验用房、专门的仪器设备外,必须具有实验研究能力,主攻方向要明确,既要能完成当前的科研任务,又要能符合长远的发展方向,还要有科研病床及经常性科研经费。
(三)研究组
即课题组。是课题实施的基本组织,它是根据科研任务的需要而临时组织的,人员组成可以跨科室、跨单位,要求精干有力,结构合理,自愿和谐,一人指挥(即课题负责人)。由于当今医学科学的发展已经脱离了单一学科、单一专业进行研究的时代,故课题组人员结构是否合理已成为课题是否具有竞争力、能否高效率进行的关键。要根据课题的内容确定相关学科各级种类科技人员的数量,尤其要重视与基础学科的密切配合。研究组在完成课题后自行解散,这是各级医院一种主要的科研组织形式。
三、医院科研的必要条件
医院科研条件包括科研人才、科研基地与场所、实验室技术装备及科研经费等。积极创造科研条件,是完成科研任务的基本保证。只有将人、财、物这三个必不可少的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科学的组织管理,才能有效地发挥各项条件的作用,产生较大的实际效益。
(一)科技人员
科技人员的质量和数量,是关系到医院科研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并取得预期成果的首要条件。要有一支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有一定科研能力的研究队伍。医院科研一般以兼职为主,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应根据科研任务需要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科技人员。要注意科研工作的连续性,力求科技人员相对稳定。在年龄结构上应由“老马识途”的老年、“中流砥柱”的中年和“奋发有为”的青年构成具有合理比例的梯队,发挥其各自的最优效能。对学有专长的专家教授应积极创造条件为他们配备助手,使其在指导科研和培养人才方面发挥作用。医院还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和造就一批科研骨干,通过实践和考核发现和选拔人才。对基础好、科研思想活跃、敢于创新、发展前途大、能作为学科带头人的尖子人才,更应优先给他们创造条件,进行重点培养。对青年科技人员,要重视加强科研基本功的训练和科研道德素质的培养。为了开展实验研究及新兴学科、边缘学科研究,还需不断吸收有关专业人员(如分子生物学、工程技术等人员)充实到研究工作中去。
(二)科研基地与场所
医学研究除了临床研究外,实验研究也占有重要地位,实验研究包括实验室研究及动物实验等。要根据实验情况,积极建立必要的科研实验室、动物实验室及设置科研病房。
1.实验室的设置应本着既有利于医院科研工作,又适当考虑到医疗共用的可能性,尽量避免人力、物力的分散,做到布局合理、设备配套。在大的医院,可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以集中为主,设置中心实验室,大型通用仪器设备集中使用,也可根据重点专科发展和任务需要,增设专科实验室或专用实验室作为补充。对于一些科研实力较强的医院还应在此基础上争取设立更高层次的重点实验室,如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等。而规模较小且科研任务不重的医院以只设中心实验室为宜。
2.实验动物是医学科研工作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新的手术方法的建立、新药的研究、病症模型的制备等,都需要先在动物身上进行,尔后才过渡到人体。实验动物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我国的实验动物生产和使用,实验许可证制度,从事动物实验和利用实验动物生产药品、生物制品的医院,必须取得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从事动物实验的科技人员必须经考核后取得动物实验资格认可证。各医院应根据科研工作需要建立相应规模的动物实验室及动物饲养室,其设备条件和管理的好坏,是反映一个医院科研质量的重要指标。
卫生部制定的《医学实验动物工作发展规划》以及《实验动物管理实施细则》,对实验动物的房舍设施、饲养管理、工作人员以及各种实验动物的检疫、饲料喂养、供应、鉴定等均提出了具体规定和明确要求,必须严格遵循。
3.重点专科还应设置适当的专科病房,收治符合要求的病种,并建立详细的病例档案,以便进行系统观察和研究。也可通过开设科研专科门诊,选择、观察和随访研究病例,这样既有利于科学研究,也可不断提高医疗质量。
(三)实验技术装备
实验技术装备是开展科研工作的重要工具,包括仪器设备、仪表、材料和各种优质药品、试剂等。其中仪器设备的先进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科研工作的深度和广度。一个医院如果不具备先进的实验室技术装备,是难以赶超国际国内先进水平或取得突破性科研成果的。各医院要根据实验情况,在充分利用现有仪器设备的基础上,从需要和可能的原则出发,有计划地更新和添置一些先进的仪器设备。仪器设备应做到专管专用,必须有一个科学技术极强的工作整体,相互协调,彼此合作,以科学的管理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仪器装备的优质供应、最优运行和最佳使用效率。
(四)科研经费
科研经费是开展科学研究的基本保证。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后,在科研经费的分配上以鼓励竞争、择优支持的原则,改变了过去吃“大锅饭”的弊端。医院要积极投入竞争的行列,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多渠道争取科研经费。要熟悉掌握各种经费申请渠道及经费申请办法,了解科研资料方向,组织科研人员联合起来协作攻关,提高申报课题的竞争力。同时,合理使用好每项科研经费,科研经费应由医院财务部门统一管理,分类核算,坚持专款专用。医院还应重视加大对科研的投入。每年应拨出一定数量的经费用于支持本单位的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以扶持科研力量。
(选自丁涵章等主编,《现代医院管理全书》,杭州出版社,1999)
录入:惠冬利
2000/05/24 刘晓琴 校对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