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杂志》 > 1990年第7期
编号:10225399
肝泡状棘球蚴病的CT诊断
http://www.100md.com 《中国医学杂志》 1990年第7期
     作者:刘文亚 张其镍 韩开南

    单位:(新疆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CT室 830054)

    关键词:

    中华医学杂志900723

    我院于1986年8月~1989年2月,通过CT检查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15例会泡状棘球蚴病,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本组15例患者,男9例,女6例;年龄20~52岁,平均38岁。汉族8例、哈萨克族4例、回族、柯尔克孜族及锡伯族各1例。主要临床症状为:上腹疼痛(13例)、右上腹包块(10例)、黄疸(8例)、纳差(6例)、发热(2例)、腹泻(2例)、消瘦(1例)。14例有明确的接触史。

    均使用岛津SCT-2000T型全身扫描机。层厚10mm,层距10mm,扫描时间6.8秒。患者仰卧,先行平扫。除1例碘过敏患者外,其余均做增强扫描。
, 百拇医药
    二、CT检查结果

    病灶位于肝左叶1例,肝右叶6例,肝左右叶均受累7例,肝门部1例。病变单发10例,多发5例(数目2~4个)。1例合并肝和腹腔的多发细粒棘球蚴病,4例合并胰头部泡状棘球蚴病。肝内病灶最大210×130mm,11例病灶的最大径超过100mm。平扫时14例为低密度,CT值30~57Hu。病灶形态不规则且境界模糊,增强后所有病灶的密度无增高,但轮廓显得较清楚。11例于低密度病灶内出现不规则的密度更低坏死液化区,CT值0~25Hu。12例显示“小囊泡”征象,为大小不等,直径10mm以内的小圈状低密度区,散在或群簇状分布于病灶的周边部。15例病灶内均有钙化,呈小斑块状、细颗粒状或丛状以及小圈状。其中10例以小斑块状钙化为主,夹杂着细颗粒状钙化,5例以细颗粒状或丛状钙化为主,也有斑块状钙化,8例见到有小圈状钙化。钙化的数量不一,聚集于病灶的中心区似病灶的核心,如有液化坏死则钙化围绕于液化区的周围使整病灶呈“地图状”。10例病变肝叶的体积不同程度的增大,8例有健叶的代偿性肥大,8例病灶邻近的肝缘收缩内陷。10例肝门受侵犯,其中1例病变位于肝门部,另9例为较大的肝内病灶累及肝部门。7例有病灶周围胆管扩张,2例伴有脾大与腹水征象。
, 百拇医药
    三、讨论

    本组病例的特点为有无数直径1~10mm的小囊泡,因囊液不断外漏引起组织坏死和组织反应,CT图像表现为密度低。病变外殖芽生浸润使其境界模糊,形态不规则。CT增强后病变本身不增强但由于肝实质的强化而显示出境界清楚(图1,2)。因病灶内营养障碍形成的坏死液化,使CT值更低(图3,4)。泡球蚴子囊在病灶周边部表现为小囊泡征象(图2,4)。病灶内的变性坏死继发钙盐的沉积,CT表现为数量不等。形态各异的钙化(图3~6),其中小囊状钙化具有特征性(图5,6)。病变范围较大时,除病变所在肝叶体积大外,健叶也可代偿性增大(图6)。位于肝门部或累及肝门的病灶均可压迫、侵蚀胆管导致局部胆管的狭窄和梗阻以及远端胆管的扩张(图5)。本组病例的CT表现为小囊泡和钙化出现率最高,分别占80%及100%,且形态与分布均具特征性,我们认为这两个征象对CT诊断本病更具有重要价值。
, 百拇医药
    图1 肝左叶泡状棘球蚴病,中心有坏死液化区和散布于其周围的小斑块状钙化

    图2 与图1同一病例,经增强后病灶轮廓清楚

    图3 肝泡状棘球蚴病中心有坏死液化区,其周边可见小囊泡群,其间有散在细颗粒状和小圈状钙化

    图4 肝多发性泡状棘球蚴病,已液化坏死及钙化灶,与病灶邻近的肝缘收缩内陷、脾肿大

    图5 肝右叶的泡状棘球蚴病,有小斑块、丛状及小圈状钙化,周边有小囊泡,肝内胆管扩张明显

    图6 肝右叶及方叶巨大泡的泡状棘球蚴病,可见各种形态的钙化及液化坏死灶,肝左叶代偿增大(1989年10月14日收稿 1990年2月20日修回),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