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学杂志》 > 1993年第8期
编号:10226472
第四届国际骨质疏松症会议简况
http://www.100md.com 《中国医学杂志》 1993年第8期
     作者:丁桂芝 金之欣

    单位:430022武汉同济医科大学协和医院(丁桂芝);同济医科大学同济医院(金之欣)

    关键词:

    中华医学杂志930827 第四届国际骨质疏松症大会于1993年3月27月~4月2日在香港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3000多名专家、学者和各界人士参加了会议,共有809篇论文在大会上各种方式进行了交流。现将会议内容简介如下。

    一、流行病学研究

    世界各国的研究证明,骨质疏松症可发生于各种族和各地理环境,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疾病。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因骨质疏松症引起的骨折发生率呈大幅度上升趋势,但骨折的发生率在不同人群和种族中差异显著,会议报告不同国家和人群股骨骨折的发生率可相差30倍。有变象表明,城市居民的骨折发生率明显高于农村居民,这可能与城市居民日常体力活动的减少饮食结构的改变有关。
, 百拇医药
    骨量减少是发生骨质疏松症的物质基础。我国和世界各地的调查显示,儿童及青少年期骨量呈增长趋势,40岁以后骨量逐渐开始丢失。绝经后的妇女,这种丢失尤为严重。在提前绝经(手术或非手术原因)的妇女中,可早期观察到这种现象。一生中女性可丢失峰值骨量的30%~40%,在绝经后的前3年,年平均丢失量可达3%~5%。男性一生中可丢失20%~30%。绝经后有家族史的瘦小白人和亚洲妇女是发生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以及钙摄入量不足,老年人维生素D或维生素K缺乏等均可导致或加速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二、骨质疏松症诊断方法研究

    骨质疏松症定义: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和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继而引起骨骼脆性和骨折危险性增加为特征的系统性骨骼疾病。

    骨质疏松症引起的骨折可发生于任何骨骼,但最常见的部位仍是股骨、脊椎和腕骨。

, 百拇医药     骨量测定在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单光子和单能X线骨密度仪主要用于测量四肢骨,安全又方便,费用相对较低。双能X线骨密度仪是测量脊椎骨和全身骨量的较好仪器,目前已逐步取代了双光子骨密度仪。定量计算机X线断层仪(QCT)也已用于测量骨质,但因价格较高和尚未普及而未能大范围使用。其他诸如将超声波,X线光密度仪等仪器用于测量骨量方面,会上也有一些报告,但有待严格的临床研究后,才能证实其性能的优劣。大量研究证据显示,骨量测定是目前用来预测发生骨折危险性的最精确方法。尤其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近端股骨骨量,预测股骨骨折的发生率明显优于其他检测方法。因此骨量测定被会议推荐为筛选人群中发生骨质疏松危险的最好方法,也适用于诊断可疑骨质疏松症,判断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效果,以及其他一些骨骼疾病的情况时。

    生化检测除了目前常规用于观察骨吸收的尿羟脯氨酸、尿钙、血清骨钙素和碱性磷酸酶外,已经建立起新的对骨吸收状态更为敏感的生化检测方法(尿脱氧吡啶酚排泄测定)和反映骨形成的方法,如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和前胶原连接肽测定。把骨量测定和生化检测进行综合判断,可用于观察骨丢失时间速率,明显提高骨量测定的预测能力。
, 百拇医药
    三、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研究

    目前尚无有效和安全的方法使已经疏松的骨骼恢复为高质量的骨骼,加强骨质疏松症的预防是最为重要的,预防和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峰值骨量和减少绝经后及增龄性骨质丢失,降低患者发生骨折的危险性。

    1.钙和营养因素:应增加儿童和青少年骨量,减少随增龄而发生的骨丢失。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给予高于正常人摄入量的钙治疗,但高钙摄入对抑制绝经后的骨丢失无立即的保护作用或作用较小。会议推荐的钙摄入量成年女性1.0g/日,绝经后妇女1.5g/日,青少年1.2g/日。也有人报道当维生素D、B6、B12缺乏时也导致发生骨质疏松症。一些研究表明给予适当的1.25(OH)2D3或它的类似物治疗,可使骨质疏松症患者骨量增加或骨折发生率减少。

    2.运动:已观察到积极的运动可促进骨骼发育,使骨量增加;而制动(如长期卧床、失重状态)则可引起明显的骨量丢失。对老年人和骨质疏松症患者适量的运动除可增加骨量外,最大的好处是可促进四肢关节的灵活性,锻炼肌肉紧张和协调功能,减少老年人摔跤的可能性。
, 百拇医药
    3.雌、孕激素:比较一致的意见认为雌激素是预防绝经后骨丢失的首选药物,对绝经较久的妇久也有减少骨丢失的作用。专家们建议:如果无禁忌症,应给所有易患骨质疏松症的妇女使用雌激素进行预防。每天给予雌二醇1~2mg或结合性雌激素0.625mg即可有效地抑制骨丢失。雌激素不论采用口服或皮肤吸收给药的方法均有效。

    4.降钙素:一些研究证实降钙素可以减少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使用安全,并有较强的止痛作用,对急性骨质疏松症,即新发生骨折伴有疼痛的患者治疗效果满意。但其应用因费用较高而受到一定限制,在进行降钙素治疗的同时给予钙剂治疗是非常必要的。

    5.双磷酸盐:双磷酸盐可使绝经后和类固醇性骨质疏松症的骨丢失明显减少,但是否可减少骨折的发生率仍有等进下证实。如过量使用,可导致衰老骨的堆积进而导致骨折的发生。

    6.氟化物:有些研究报告认为小剂量氟化物治疗,对骨量增加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在大剂量氟化物治疗时,患者皮质骨骨折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五、骨质疏松症的研究动向

    当前,骨质疏松的研究动向有以下几方面:(1)了解不同种族、地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各种因素对不同年龄阶段骨量的影响。(2)建立新的非创伤性临床研究方法,优化生化检测指标用以帮助诊断骨质疏松症,评估骨形成和骨吸收状态。(3)研究减少老年摔跤频率和损害的方法。(4)寻找和发展新的骨质疏松症预防和治疗手段。(5)了解引起继发生性骨质疏松症的机制,加强对男性骨质疏松症的研究。(6)了解人类骨转化的细胞基础,以及局部、整体的各种因子和自然力对骨转化的调节机制,建立防治新策略。

    (收稿:1993-05-03),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