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壁细胞迷走神经切断术前后壁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
作者:李世拥 陈佩兰 刘超英 安 萍 陈良标 苑树俊
单位:100700北京军区总医院外一科(李世拥、苑树俊),电镜室(陈佩兰、刘超英、安 萍、陈良标)
关键词:
中华医学杂志931123 我院自1979年以来采用扩大壁细胞迷走神经切断术(EPCV)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及其并发症126例〔1~3〕。为了进一步探讨EPCV后胃酸分泌功能下降的机理,我们随机选择17例患者,观察其手术前后胃粘膜壁细胞超微结构改及胃酸分泌功能的变化。
一、资料和方法
本组17例,男16例,女1例。睥龄28~58岁,平均42.5岁。术前观察17例,术后半个月~6个月8例,术后2~3年4例,10年以上5例。标本经胃镜分别取自胃体大弯侧、小弯侧、胃底和胃窦部,切片染色后在电镜下观察及摄片。17例同时行上消化道造影和胃镜检查及胃酸分泌功能测定,包括基础酸(BAO),五肽胃泌素刺激后最大酸分泌量(MAO)和高峰酸分泌量(PAO),均证实无溃疡病复发。
, 百拇医药
二、结果
术前壁细胞超微结构:每个壁细胞分泌盐酸的面积扩大,胞质中有非常丰富的分泌小管,密集成堆,大量微绒毛较细长,分泌小管开口与胃底腺腺腔相通;胞浆里充满圆形或孵圆形的线粒体,其内含有多量致密基质,染色深,并有许多细长平行排列的小嵴,亦偶见少量膜面光滑的管泡系统(图1)。在这一期胃酸分泌功能明显高于正常水平,术前平均BAO为8.2±3.1mmol/h,MAO为34.1±4.6mmol/h,PAO为42.6±8.2mmol/h。
图1 术前壁细胞内分泌小管腔内微绒毛丰富,密集成堆,线粒体多,有许多平行排列小嵴,管泡系统少 ×(20000)
手术后半个月~6个月,壁细胞超微结构发生显著改变:每个壁细胞分泌盐酸面积明显缩小;胞质内分泌小管数量明显稀少,管腔变细,管腔内微绒毛变短粗,且数量减少。另一个突出的改变是胞质内可见到大量膜面光滑的管泡系统,聚集在分泌小管的周围;线粒体数量也明显减少,致密基质消失;透明小囊泡形成,致密体增加(图2)。在这一期胃酸分泌功能明业下降,平均BAO(1.2±1.7)比术前下降85%,MAO(12.5±7.1)下降63%,PAO(16.8±6.4)下降60%,P均<0.001。
, 百拇医药
图2 术rg 1/2~6个月壁细胞内分泌小管少,线粒体减少,嵴疏散,破坏或消失 ×(25000)
手术后2~10年:壁细胞超微结构改变又逐渐恢复到术前形态,表现为术后2~3年时壁细胞内分泌小管数量增多,管腔内的微绒毛数量增多且变长;胞质内的管泡系统数量明显减少,胞浆里线粒体的数量增加(图3)。尤其术后10年时整个壁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几乎完全恢复至术后6个月时下降的低水平,平均BAO(1.6±1.1)下降82%,MAO(13.2±4.7)下降61%,PAO(17.7±5.2)下降58%,P均<0.001。
图3 术后2年壁细胞内分泌小管增多,微绒毛增多,管泡系统少,线粒体增多,小嵴排列密集 ×(20000)
, 百拇医药
图4 术后10年整个细胞超微结构几乎完全恢复到术前形态 ×(15000)
三、讨论
本组结果表明,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术前胃酸分泌的结果都显著高于正常人水平,同时壁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为分泌盐酸的面积扩大,分泌小管密集成堆,管腔内充满微绒毛,相反管泡系统少,线粒体数量增多,有许多细长平行的小嵴。这些超微结构改变进一步证实了在十二指肠溃疡发病中,高胃酸分泌因素起着最重要的作用。继续观察术后半个月~6个月时,壁细胞超微结构非常明显的改变,及短期内壁细胞分泌盐酸活动的迅速抑制,正是基于壁细胞去除了迷走神经支配的原因。这一点为迷走神经切断术奠定了组织形态学基础。观察结果表明,尽管术后2~10年,尤其是术后10年时壁细胞超微结构改变又几乎完全恢复到术前的形态,但胃酸分泌功能仍保持在术后6个月时的低水平。事实上,这些壁细胞已不具备大量分泌盐酸的能力〔4〕。所以,壁细胞迷走神经切断术后远期能保持续稳定降酸是建立在壁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上〔5,6〕,而这种改变又是壁细胞迷走神经切断术后远期良好效果稳定的基础。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 李世拥,苑树俊,于建,等。扩大壁细胞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中华外科杂志,1986,24∶373。
2 李世拥,安萍,梁振家,等。扩大壁细胞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并发穿孔、出血和狭窄远期效果。中华外科杂志,1991,29∶321。
3 Li Shi-yong,An Ping,Liang Zhen-jia,et al.Extended parietal cell vago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perforation,heamorrhage and stenosis duo to duodenal ulcer.Chinese Medical Journal,1992,105∶289。
4 Romeo G,Sanfilippo G,Basile F,et al.Ultrastructural study of parietal cells before and after parietal cell vagotomy in patients with duodenal ulcer.Surg Gyhecol Ob,1981,153∶61。
, 百拇医药
5 Aase,S,Roland M,Olsen BR,et al.Ultrastructural of parietal cells before and after proximal gastric vagotomyin duodenal ulcer patients.Scand J Gastroenterol,1976,2∶55。
6 Helander HF.Electron Microscopical observation on the secretory procees of the parietal cells.Scand J Gastroenterol,1974〔suppl〕(9)∶20。
(收稿:1993-06-30 修回:1993-08-16), http://www.100md.com
单位:100700北京军区总医院外一科(李世拥、苑树俊),电镜室(陈佩兰、刘超英、安 萍、陈良标)
关键词:
中华医学杂志931123 我院自1979年以来采用扩大壁细胞迷走神经切断术(EPCV)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及其并发症126例〔1~3〕。为了进一步探讨EPCV后胃酸分泌功能下降的机理,我们随机选择17例患者,观察其手术前后胃粘膜壁细胞超微结构改及胃酸分泌功能的变化。
一、资料和方法
本组17例,男16例,女1例。睥龄28~58岁,平均42.5岁。术前观察17例,术后半个月~6个月8例,术后2~3年4例,10年以上5例。标本经胃镜分别取自胃体大弯侧、小弯侧、胃底和胃窦部,切片染色后在电镜下观察及摄片。17例同时行上消化道造影和胃镜检查及胃酸分泌功能测定,包括基础酸(BAO),五肽胃泌素刺激后最大酸分泌量(MAO)和高峰酸分泌量(PAO),均证实无溃疡病复发。
, 百拇医药
二、结果
术前壁细胞超微结构:每个壁细胞分泌盐酸的面积扩大,胞质中有非常丰富的分泌小管,密集成堆,大量微绒毛较细长,分泌小管开口与胃底腺腺腔相通;胞浆里充满圆形或孵圆形的线粒体,其内含有多量致密基质,染色深,并有许多细长平行排列的小嵴,亦偶见少量膜面光滑的管泡系统(图1)。在这一期胃酸分泌功能明显高于正常水平,术前平均BAO为8.2±3.1mmol/h,MAO为34.1±4.6mmol/h,PAO为42.6±8.2mmol/h。
图1 术前壁细胞内分泌小管腔内微绒毛丰富,密集成堆,线粒体多,有许多平行排列小嵴,管泡系统少 ×(20000)
手术后半个月~6个月,壁细胞超微结构发生显著改变:每个壁细胞分泌盐酸面积明显缩小;胞质内分泌小管数量明显稀少,管腔变细,管腔内微绒毛变短粗,且数量减少。另一个突出的改变是胞质内可见到大量膜面光滑的管泡系统,聚集在分泌小管的周围;线粒体数量也明显减少,致密基质消失;透明小囊泡形成,致密体增加(图2)。在这一期胃酸分泌功能明业下降,平均BAO(1.2±1.7)比术前下降85%,MAO(12.5±7.1)下降63%,PAO(16.8±6.4)下降60%,P均<0.001。
, 百拇医药
图2 术rg 1/2~6个月壁细胞内分泌小管少,线粒体减少,嵴疏散,破坏或消失 ×(25000)
手术后2~10年:壁细胞超微结构改变又逐渐恢复到术前形态,表现为术后2~3年时壁细胞内分泌小管数量增多,管腔内的微绒毛数量增多且变长;胞质内的管泡系统数量明显减少,胞浆里线粒体的数量增加(图3)。尤其术后10年时整个壁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几乎完全恢复至术后6个月时下降的低水平,平均BAO(1.6±1.1)下降82%,MAO(13.2±4.7)下降61%,PAO(17.7±5.2)下降58%,P均<0.001。
图3 术后2年壁细胞内分泌小管增多,微绒毛增多,管泡系统少,线粒体增多,小嵴排列密集 ×(20000)
, 百拇医药
图4 术后10年整个细胞超微结构几乎完全恢复到术前形态 ×(15000)
三、讨论
本组结果表明,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术前胃酸分泌的结果都显著高于正常人水平,同时壁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为分泌盐酸的面积扩大,分泌小管密集成堆,管腔内充满微绒毛,相反管泡系统少,线粒体数量增多,有许多细长平行的小嵴。这些超微结构改变进一步证实了在十二指肠溃疡发病中,高胃酸分泌因素起着最重要的作用。继续观察术后半个月~6个月时,壁细胞超微结构非常明显的改变,及短期内壁细胞分泌盐酸活动的迅速抑制,正是基于壁细胞去除了迷走神经支配的原因。这一点为迷走神经切断术奠定了组织形态学基础。观察结果表明,尽管术后2~10年,尤其是术后10年时壁细胞超微结构改变又几乎完全恢复到术前的形态,但胃酸分泌功能仍保持在术后6个月时的低水平。事实上,这些壁细胞已不具备大量分泌盐酸的能力〔4〕。所以,壁细胞迷走神经切断术后远期能保持续稳定降酸是建立在壁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上〔5,6〕,而这种改变又是壁细胞迷走神经切断术后远期良好效果稳定的基础。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 李世拥,苑树俊,于建,等。扩大壁细胞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中华外科杂志,1986,24∶373。
2 李世拥,安萍,梁振家,等。扩大壁细胞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并发穿孔、出血和狭窄远期效果。中华外科杂志,1991,29∶321。
3 Li Shi-yong,An Ping,Liang Zhen-jia,et al.Extended parietal cell vago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perforation,heamorrhage and stenosis duo to duodenal ulcer.Chinese Medical Journal,1992,105∶289。
4 Romeo G,Sanfilippo G,Basile F,et al.Ultrastructural study of parietal cells before and after parietal cell vagotomy in patients with duodenal ulcer.Surg Gyhecol Ob,1981,153∶61。
, 百拇医药
5 Aase,S,Roland M,Olsen BR,et al.Ultrastructural of parietal cells before and after proximal gastric vagotomyin duodenal ulcer patients.Scand J Gastroenterol,1976,2∶55。
6 Helander HF.Electron Microscopical observation on the secretory procees of the parietal cells.Scand J Gastroenterol,1974〔suppl〕(9)∶20。
(收稿:1993-06-30 修回:1993-08-16),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