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 1998年第1期
编号:10238495
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复位方式与效果
http://www.100md.com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1998年第1期
     作者:吴福春1 蒋建清1 林权德1

    单位:1 福建省龙岩市第一医院骨科 364000

    关键词: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980109 我院自1992年以来应用Dick、RF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106例。作者通过对X线片、CT片进行观测、分析,拟对骨折复位方式及其效果进行探讨。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6例,男75例,女31例,年龄18~56岁,平均29.8岁。坠落伤69例,压砸伤21例,车祸9例,其他7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2h~17d,平均4.4d。
, http://www.100md.com
    1.2 骨折类型及部位

    压缩型18例,爆裂型65例,屈曲分离型4例,骨折脱位19例。受伤部位:T10 3例,T11 16例,T12 29例,L1 45例,L2 10例,L3 2例,L4 1例。

    1.3 观测项目及方法

    取手术前后X片观测后凸Cobb角,按杨惠林等介绍的方法,测量上、下校正钉杆角(α)〔1〕。取手术前后CT片测量椎管矢径。

    伤椎中点高度(%)=(侧位伤椎中点高度)/(侧位伤椎上下位椎体中点高度的均数)×100

, 百拇医药     2 手术方式

    Dick系统采用两种复位方式。手术Ⅰ:按常规先矫正脱位,恢复后,前柱高度单纯依靠内固定器械的力量复位。手术Ⅱ:恢复后让伤椎对准腰桥,使胸腰椎背伸,台下人员协助牵引,辅以器械的杠杆力量恢复前柱高度。RF系统手术:置入椎弓根螺钉后,亦如手术Ⅱ;使胸腰椎背伸,装上连接杆,夹紧角度螺钉,回复脊柱生理弯曲,再同向旋转角度螺钉前后螺帽,沿生理弯曲轴向撑开伤椎。

    3 结果

    3.1 本组Dick系统固定82例,RF系统固定24例,钉杆角与后凸Cobb角恢复的关系见表1。α≥175°,后凸Cobb角均获良好矫正。而α≤174°对后凸Cobb角的矫正明显较差(P<0.01)。

    表1 钉杆角与后凸Cobb角矫正的关系 α
, 百拇医药
    例数

    后凸Cobb角(度)

    P值

    术前()

    术后()

    ≥180°

    42

    22.3°

    3.6°

    <0.01

    175°~179°
, 百拇医药
    35

    23.8°

    4.2°

    <0.01

    171°~174°

    22

    21.4°

    10.2°

    <0.01*

    ≤170°

    7

    22.1°

    15.7°
, 百拇医药
    <0.01*

    *与α≥175°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

    3.2 本组手术前后均行CT检查者共59例,按α,椎体复位情况分为4组:椎体侧位中点高度恢复≥85%,α≥175°者为Ⅰ组,<175°为Ⅱ组;椎体侧位中点高度恢复<85%,α≥175°者为Ⅲ组,<175°为Ⅳ组。各组椎管矢径恢复情况见表2。

    3.3 三种手术方式椎体恢复情况见表3。手术Ⅰ有2例出现弯钉。

    4 讨论

    钉杆角与脊柱损伤后凸畸形矫正关系报导较多〔1~3〕。在椎弓根螺钉与中位线平行的情况下,有一个较为恒定的钉杆角。能恢复钉杆角,也就能使脊柱后凸畸形得以矫正。本组Dick系统采用两种复位方式,结果显示,单纯手术器械力量复位效果较差,并且过分利用器械杠杆的
, 百拇医药
    表2 各组观测情况比较 组别

    例数

    Cobb角()(度)

    椎体中点高度()(%)

    椎管矢径()

    术前

    术后

    术前

    术后
, http://www.100md.com
    术前(mm)

    术后(mm)

    P值

    Ⅰ

    28

    23.9

    2.4

    55.6

    95.0

    5.6

    12.1

    <0.01

    Ⅱ
, http://www.100md.com
    11

    24.0

    11.8

    54.2

    93.1

    5.7

    10.3

    <0.01

    Ⅲ

    12

    22.7

    3.1

    55.1
, 百拇医药
    72.6

    6.0

    9.6

    <0.01

    Ⅳ

    8

    21.9

    13.1

    51.6

    69.3

    5.7

    9.1

    <0.01
, http://www.100md.com
    表3 椎体恢复情况的比较 手术方式

    例数

    伤椎中点高度()(%)

    P值

    术前

    术后

    手术Ⅰ

    32

    53.6

    79.6

    <0.01

    手术Ⅱ
, 百拇医药
    50

    54.2

    91.8

    <0.01

    RF

    24

    55.1

    94.3

    <0.01

    力量复位,使局部力量过大,易引起弯钉。恢复椎体前柱高度主要应依靠俯卧位胸腰椎过度背伸的力量,内固定器械的力量较次要。

    RF系统除依靠胸腰椎过度背伸的力量外,还应先回复脊柱的生理弯曲,沿生理弯曲轴向撑开伤椎,骨折复位程序较为合理,效果较好。
, 百拇医药
    解剖复位,恢复神经管道是胸腰椎骨折治疗的目标。在三维空间内多重作用力下产生的形态复杂的骨折,必须在三维空间内多重作用力下才能恢复原有形态。单纯轴向撑开力不能达到脊柱的解剖复位和最有效的恢复椎管容积。表2显示,术后各组椎管矢径均有显著意义的增大,脊柱生理弯曲、椎体高度恢复好的病例椎管减压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各组(P<0.01)。我们体会到,脊柱长轴有不同方向上的生理弯曲,轴向撑开力沿脊柱生理弯曲均匀传导,能使椎管获得更好的减压。

    恢复脊柱序列、生理弯曲及椎体高度可使骨折块回纳,达到椎管减压效果。但陈旧性骨折椎体复位不理想,后纵韧带损伤、骨块旋转等,都将影响骨块回纳。因此,预计椎管内致压物难以复位的病例,加用椎管前壁成形术,即利用伤椎与上位椎板部分切除开窗,去除或锤平致压物是可取的。

    本组手术前后均行CT检查者中,有28例行椎管前壁成形术,CT复查见椎管获显著意义增大,椎管前壁平顺,术后矢径平均11.3mm。未行椎管前壁成形术31例中,有2例爆裂型骨折椎体后上部有骨块突出4mm。术后矢径平均9.9mm,较差于椎管成形术组。

    5 参考文献

    1 杨惠林,唐天驷,朱国良,等.椎弓根固定器对胸腰椎骨折的复位作用.中华骨科杂志,1992,12:181.

    2 杨惠林,唐天驷,朱国良,等.钉杆角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研究.中华骨科杂志,1995,15:570.

    3 许立,杨惠林,胡慧敏,等.中华医学会骨科学会第四届全国脊柱外科学术会议总结.中华骨科杂志,1995,15:252. 收稿日期:1996-12-23 修回日期:1997-09-02, 百拇医药(吴福春1 蒋建清1 林权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