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 1998年第1期
编号:10238507
移行椎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
http://www.100md.com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1998年第1期
     作者:叶应荣1 聂长根1 袁宏伟1 路 闯1 许卫东1 陈向荣1

    单位:1 解放军159医院骨科 463000 河南省驻马店市

    关键词: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980119 腰骶椎先天畸形很常见,其中移行椎占10%左右〔1〕。由于腰椎骶化或骶椎腰化,腰椎的数目改变,如发生腰椎间盘突出,对诊断和治疗都有一定影响。我院1990年2月至1997年1月,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20例, 其中移行椎合并椎间盘突出22例,约占同期腰椎间盘手术病人的6.8%。

    临床资料 本组男10例,女12例。平均年龄34岁(26~59岁)。平均病程2.7年(0.5~12年)。以腰痛为首发症状者16例,腰腿痛同时出现者5例,以下肢疼痛为主者1例。诊断根据临床症状及CT或MRI检查作出,同时摄X线平片。骶椎腰化19例,腰椎骶化3例。 L4~5突出2例,L5~6突出6例,L6~S1突出7例,L4~5、L5~6突出4例,L4~S1突出3例。中央型突出5例,侧方突出17例。22例均经手术治疗,随访16例,6例失访,平均随访时间2.1年(0.4~5年)。疗效优12例,良3例,症状改善2例。
, 百拇医药
    讨论 腰椎骶化和骶椎腰化在脊柱先天畸形中比较常见。Trotter(1944年)在1 225例骶骨研究中发现腰椎骶化占10.2%,郭世绂(1956年)在400例骶骨标本中发现移行椎占8.8%。各作者统计有一定差距,总的来说,腰椎骶化常见,骶椎腰化少见。腰椎骶化对下腰部稳定在解剖结构上比较有利〔1〕。本组病例只有3例为腰椎骶化合并椎间盘突出, 小于总数的1%,从临床上支持这一观点。骶椎腰化,腰椎为6节,长度增加,杠杆变长,下腰部的稳定性减弱,加上移行椎体之间的椎间盘发育不全,移行椎的上一个或下一个椎间盘的负重增加,使椎间盘反复发生损伤,局部压力增加,特别是椎体移行不完全时,在骶椎间常呈半骨性或纤维融合〔1〕, 使椎体间的稳定性进一步减弱,最终发生椎间盘突出。

    从统计总体来看,移行椎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并未增加。但从腰椎骶化和骶椎腰化两种情况分别来看,前者在正常人群中的发生率高,而椎间盘突出的发病率低。郭世绂(1956年)统计800例X线片中,骶椎腰化只占0.87%。本组病例占同期腰椎间盘突出手术病例的5.8%,远高于正常人群骶椎腰化的发生率。
, 百拇医药
    腰骶部出现移行椎时,腰椎的数目发生改变,腰椎骶化时为4个腰椎,骶椎腰化时为6个腰椎,此种情况下发生椎间盘突出,其定位就不能以骶椎为参照物,应以腰椎的数目多少确定椎间盘突出的位置。腰椎骶化时应向上推一个节段,最低一个间隙为L4~S1,骶椎腰化时向下推一个节段,其最低一个间隙定位为L6~S1。要确定间盘突出的位置,需同时进行腰椎X线平片和CT或MRI检查。X线平片包括正侧位片,可确定腰椎的数目及移行椎的畸形状况。移行椎有时两侧不对称;骶椎腰化有时椎体为一个独立体〔2〕,椎板与其他骶椎融合在一起;有时椎板和棘突完全移行,而椎体与其他骶椎融合在一起,没有椎间隙。后两种情况在手术中都遇到过。

    移行椎合并腰椎间盘突出如果手术治疗,关键在于定位。CT诊断椎间盘突出的阳性率很高,但定位往往以骶椎为参照物。骶椎腰化时,如突出发生在L6~S1,而CT定位报告为L5~S1,这时按髂嵴或髂后上棘定位手术时则找不到突出的椎间盘。因此,必须摄X线平片,确定腰椎的数目,在下一个间隙探查椎间盘。

    参考文献

    1 刘润田主编.脊柱外科学.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392.

    2 郑克来.少见型椎间盘突出症.中华骨科杂志,1987,7:120.收稿日期:1997-06-02 修回日期:1998-01-04

    , http://www.100md.com(叶应荣1 聂长根1 袁宏伟1 路 闯1 许卫东1 陈向荣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