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珠菌败血症10例报告
作者:贾杰
单位:570311 海口,海南省人民医院
关键词:
中华传染病杂980230 侵袭性念珠菌病为最常见的严重真菌感染性疾病之一,其败血症具有极高的病死率[1~3]。现将我院1994年1月~1996年3月确诊的10例念珠菌败血症的临床资料与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病例资料
10例患者临床均有明显感染征象,如发热、中毒症状和外周血白细胞升高,并至少两次血培养念珠菌阳性,详细资料见附表。
二、临床表现的特征
, http://www.100md.com 10例患者中除例9诊断为原发
附表 10例念珠菌败血症患者临床资料 病例号
性别
年龄(岁)
基础疾病
曾应用抗生素种类
肾上腺皮质激素
特殊治疗
(其他念珠菌
感染表现)
治疗药物(天数)
结果
, http://www.100md.com
1
男
1
右侧脓胸
头孢唑啉,苯唑西林
胸腔闭式引流
鹅口疮
氟康唑(8)
治愈
2
男
1/3
支气管肺炎
, http://www.100md.com
氨苄西林、依诺沙星、头孢唑啉
鹅口疮
氟康唑(14)
治愈
3
男
65
再生障碍性贫血
地塞米松
强的松
氟康唑(14)
改善
4
, 百拇医药
男
40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强的松、化疗
口角灰白斑、皮疹
酮康唑(4)
死亡
5
男
19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强的松、化疗
皮疹
, 百拇医药
二性霉素B(7)
死亡
6
男
32
复合伤(颅、胸、腹)
头孢哌酮、氯霉素、头孢唑啉、阿米卡星、头孢他啶
地塞米松
颅、胸、腹多处插管
氟康唑(10)
死亡
7
, 百拇医药 男
33
70%烧伤
(Ⅲ°占12%)
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哌拉西林、环丙沙星、阿米卡星、邻氯西林、苯唑西林、安灭菌、头孢噻肟
皮肤白斑
氟康唑(20)
治愈
8
男
78
败血症,肝肾衰竭
, http://www.100md.com
头孢哌酮、头孢塞肟、氯霉素、头孢唑啉
血透2次
念珠菌唇炎、皮疹
氟康唑(2)
死亡
9
男
39
风心病
青霉素、依诺沙星、阿米卡星、培氟沙星、氯霉素
皮疹
氟康唑(30)伊曲康唑(3)
, 百拇医药
死亡
10
女
45
急性脑梗塞、高血压、糖尿病
青霉素、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头孢曲松、氯霉素、红霉素
地塞米松
(10mg/d×7)
-
死亡
性念珠菌心内膜炎外,在念珠菌败血症发生前均存在细菌感染或癌性发热性疾病。
1. 发热 10例患者发生念珠菌败血症后,6例体温无明显波动,2例升高0.5~1.0°C,2例升高1°C以上。
, http://www.100md.com
2. 念珠菌病变的局部表现 2例儿童、1例老年患者和1例白血病患者有消化道粘膜念珠菌病改变,即鹅口疮或念珠菌性唇炎,涂片检查均发现念珠菌。
3. 皮疹 10例患者发生念珠菌败血症后4例出现血行播散性皮疹,除例9散见于全身外,另3例主要见于躯干及双下肢。皮疹为多形性,有瘀点、瘀斑、丘疹、结节(0.3~0.8cm)等,其中2例丘疹中心有白色小点,似脓疱改变,刮片均查见念珠菌。例7烧伤皮肤处出现少量白色膜性物,亦查见念珠菌。
4. 外周血检查 红细胞及血小板无明显改变。白细胞5例基本维持原水平,3例升高0.5~1.0×109/L,2例升高>2.0×109/L。
三、治疗与结果
10例患者中7例接受氟康唑、1例接受酮康唑、1例接受二性霉素B治疗。2例儿童及1例烧伤者治愈,1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病情改善,该4例均为接受氟康唑治疗者。死亡6例。
, http://www.100md.com
讨 论
由于广谱、高效抗生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广泛应用,并发真菌感染已非少见。本组10例患者中死亡6例,其中部分死者的基础疾病尚属非致命性疾病,直接死亡原因确为念珠菌播散,足见其严重性。
本组患者因其基础疾病多为发热性疾病或感染性疾病,仅靠发热、白细胞升高,难以作出诊断。但10例中4例出现消化道粘膜病变,4例有皮疹,经检查均发现念珠菌,应高度重视其诊断价值。
念珠菌在血行中为时短暂,随即滞留于器官组织中。因此,血培养必须及时、多次,方可提高阳性率。近来文献报告[4,5],应用免疫学技术如检查血清中抗体,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血清中念珠菌DNA,可改善念珠菌败血症的诊断。
念珠菌败血症治疗成功的关键为早期诊断,尽可能停用或减少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抗生素,及时、有效的应用抗真菌药物。二性霉素B治疗包括念珠菌败血症在内的深部真菌感染的成功率约为46%,对免疫损伤宿主而言,应答率更低,且毒副反应多。近来多主张使用氟康唑,它为水溶性三唑类抗真菌药,血浆半减期长,有很好的组织吸收力,对免疫损伤宿主亦有效,副作用少,已成为二性霉素B的替代药物。本组患者疗效尚不满意,其原因与使用时间过迟、用量不足(多为200mg/d)以及疗程不够相关。念珠菌心内膜炎患者尤须接受全剂量(400mg/d)、长疗程治疗,疗程至少6~8周以上,甚至数月。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Stamos JK, Rowley AH. Candidemia in a pediatric population. Clin Infect Dis, 1995,20:571-575.
2 Nguyen MH, Peacock JE, Tanner
DC, et al. Therapeutic approaches in patients with candidemia. Arch Intern Med, 1995,155:2429-2435.
3 Debusk CH, Daoud R, Thirumoorthi MC, et al. Candidemia epidemiologic characteristics and a long-term follow-up of the survivors. Scand J Infect Dis, 1994,26:697-703.
, http://www.100md.com
4 Chakrabarti A, Roy P, Kumar D, et al. Evaluation of three serological tests for detection of anti-candidal antibodies in diagnosis of invasive candidiasis. Mycopathologia, 1994,126:3-7.
5 Chryssanthou E, Andersson B, Petrini B, et al. Detection of candida albicans DNA in serum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Scand J Infect Dis, 1994,26:479-485., http://www.100md.com
单位:570311 海口,海南省人民医院
关键词:
中华传染病杂980230 侵袭性念珠菌病为最常见的严重真菌感染性疾病之一,其败血症具有极高的病死率[1~3]。现将我院1994年1月~1996年3月确诊的10例念珠菌败血症的临床资料与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病例资料
10例患者临床均有明显感染征象,如发热、中毒症状和外周血白细胞升高,并至少两次血培养念珠菌阳性,详细资料见附表。
二、临床表现的特征
, http://www.100md.com 10例患者中除例9诊断为原发
附表 10例念珠菌败血症患者临床资料 病例号
性别
年龄(岁)
基础疾病
曾应用抗生素种类
肾上腺皮质激素
特殊治疗
(其他念珠菌
感染表现)
治疗药物(天数)
结果
, http://www.100md.com
1
男
1
右侧脓胸
头孢唑啉,苯唑西林
胸腔闭式引流
鹅口疮
氟康唑(8)
治愈
2
男
1/3
支气管肺炎
, http://www.100md.com
氨苄西林、依诺沙星、头孢唑啉
鹅口疮
氟康唑(14)
治愈
3
男
65
再生障碍性贫血
地塞米松
强的松
氟康唑(14)
改善
4
, 百拇医药
男
40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强的松、化疗
口角灰白斑、皮疹
酮康唑(4)
死亡
5
男
19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强的松、化疗
皮疹
, 百拇医药
二性霉素B(7)
死亡
6
男
32
复合伤(颅、胸、腹)
头孢哌酮、氯霉素、头孢唑啉、阿米卡星、头孢他啶
地塞米松
颅、胸、腹多处插管
氟康唑(10)
死亡
7
, 百拇医药 男
33
70%烧伤
(Ⅲ°占12%)
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哌拉西林、环丙沙星、阿米卡星、邻氯西林、苯唑西林、安灭菌、头孢噻肟
皮肤白斑
氟康唑(20)
治愈
8
男
78
败血症,肝肾衰竭
, http://www.100md.com
头孢哌酮、头孢塞肟、氯霉素、头孢唑啉
血透2次
念珠菌唇炎、皮疹
氟康唑(2)
死亡
9
男
39
风心病
青霉素、依诺沙星、阿米卡星、培氟沙星、氯霉素
皮疹
氟康唑(30)伊曲康唑(3)
, 百拇医药
死亡
10
女
45
急性脑梗塞、高血压、糖尿病
青霉素、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头孢曲松、氯霉素、红霉素
地塞米松
(10mg/d×7)
-
死亡
性念珠菌心内膜炎外,在念珠菌败血症发生前均存在细菌感染或癌性发热性疾病。
1. 发热 10例患者发生念珠菌败血症后,6例体温无明显波动,2例升高0.5~1.0°C,2例升高1°C以上。
, http://www.100md.com
2. 念珠菌病变的局部表现 2例儿童、1例老年患者和1例白血病患者有消化道粘膜念珠菌病改变,即鹅口疮或念珠菌性唇炎,涂片检查均发现念珠菌。
3. 皮疹 10例患者发生念珠菌败血症后4例出现血行播散性皮疹,除例9散见于全身外,另3例主要见于躯干及双下肢。皮疹为多形性,有瘀点、瘀斑、丘疹、结节(0.3~0.8cm)等,其中2例丘疹中心有白色小点,似脓疱改变,刮片均查见念珠菌。例7烧伤皮肤处出现少量白色膜性物,亦查见念珠菌。
4. 外周血检查 红细胞及血小板无明显改变。白细胞5例基本维持原水平,3例升高0.5~1.0×109/L,2例升高>2.0×109/L。
三、治疗与结果
10例患者中7例接受氟康唑、1例接受酮康唑、1例接受二性霉素B治疗。2例儿童及1例烧伤者治愈,1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病情改善,该4例均为接受氟康唑治疗者。死亡6例。
, http://www.100md.com
讨 论
由于广谱、高效抗生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广泛应用,并发真菌感染已非少见。本组10例患者中死亡6例,其中部分死者的基础疾病尚属非致命性疾病,直接死亡原因确为念珠菌播散,足见其严重性。
本组患者因其基础疾病多为发热性疾病或感染性疾病,仅靠发热、白细胞升高,难以作出诊断。但10例中4例出现消化道粘膜病变,4例有皮疹,经检查均发现念珠菌,应高度重视其诊断价值。
念珠菌在血行中为时短暂,随即滞留于器官组织中。因此,血培养必须及时、多次,方可提高阳性率。近来文献报告[4,5],应用免疫学技术如检查血清中抗体,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血清中念珠菌DNA,可改善念珠菌败血症的诊断。
念珠菌败血症治疗成功的关键为早期诊断,尽可能停用或减少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抗生素,及时、有效的应用抗真菌药物。二性霉素B治疗包括念珠菌败血症在内的深部真菌感染的成功率约为46%,对免疫损伤宿主而言,应答率更低,且毒副反应多。近来多主张使用氟康唑,它为水溶性三唑类抗真菌药,血浆半减期长,有很好的组织吸收力,对免疫损伤宿主亦有效,副作用少,已成为二性霉素B的替代药物。本组患者疗效尚不满意,其原因与使用时间过迟、用量不足(多为200mg/d)以及疗程不够相关。念珠菌心内膜炎患者尤须接受全剂量(400mg/d)、长疗程治疗,疗程至少6~8周以上,甚至数月。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Stamos JK, Rowley AH. Candidemia in a pediatric population. Clin Infect Dis, 1995,20:571-575.
2 Nguyen MH, Peacock JE, Tanner
DC, et al. Therapeutic approaches in patients with candidemia. Arch Intern Med, 1995,155:2429-2435.
3 Debusk CH, Daoud R, Thirumoorthi MC, et al. Candidemia epidemiologic characteristics and a long-term follow-up of the survivors. Scand J Infect Dis, 1994,26:697-703.
, http://www.100md.com
4 Chakrabarti A, Roy P, Kumar D, et al. Evaluation of three serological tests for detection of anti-candidal antibodies in diagnosis of invasive candidiasis. Mycopathologia, 1994,126:3-7.
5 Chryssanthou E, Andersson B, Petrini B, et al. Detection of candida albicans DNA in serum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Scand J Infect Dis, 1994,26:479-485.,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