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 1998年第3期
编号:10212344
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进展
http://www.100md.com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
     作者:李廷阳

    单位:广西百色地区人民医院 (百色 533000)

    关键词: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9903109 高血压脑出血预后不良,以往多采用内科治疗,一般病死率为50%~60%[1]。近年来由于CT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已使高血压脑出血的诊断变得迅速、准确,随着显微外科、立体定向等技术的发展,手术精确性提高,对脑组织的创伤已大大减少,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适应证不断拓宽,目前该病趋向于手术治疗[2]。国内外统计资料显示手术死亡率为3%~51%[3],外科治疗死亡率悬殊与病例选择等诸多因素有关。现就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方法、手术适应证及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进行综述如下:

    1 手术方法

    1.1 骨瓣或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 此法清除血肿彻底,止血可靠,能迅速解除脑组织压迫。朱凤清[4]报告超早期手术治疗高血压壳核出血119例,达到ADLⅢ级以上的病人,在轻型组为100%、中型组84%、重型组60%,极重型组为5%。张楷文等[5]报告91例幕上血肿行去骨瓣减压61例,认为开颅血肿清除后去骨瓣能有效减低颅内压,减轻脑组织受压,改善血液循环,发挥脱水药物的效力,可挽救部分垂危病人。去掉骨瓣的骨窗也便于观察脑搏动和颅内压,可及时发现再出血,为再次手术争取时间。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术中操作精细,把脑组织的损伤降到最低限度,从而提高了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 百拇医药
    1.2 锥颅或钻孔血肿吸引术 高血压脑出血传统的手术治疗多需在全麻下进行,且开颅时间长,清除血肿过程又增加了脑的损伤,致手术后死亡率增加[6]。为此人们都在寻找疗效好、创伤小的新途径[8]。近年国内开展了各种穿刺治疗脑内血肿的研究[7~11]。俞苏寰等采用骨窗B超引导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内血肿16例,术后神志恢复清醒12例,存活11例,死亡5例[3]。刘宗惠等[112]报告,CT引导立体定向手术清除高血压脑出血103例,平均死亡率仅为7.8%。与传统开颅手术比较,目前国内外利用B超、CT导引血肿穿刺碎吸术,具有操作简便、准确、迅速、创伤小、疗效确切的优点,但存在血块碎吸不完全的状况,故血肿溶解术又应运而生。赵玉林等[12]开展尿激酶溶血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动物实验研究,随后投入临床应用取得满意疗效。贾保祥使用他本人发明并已获国家专利的射流血肿清除器,配合血肿液化剂(肝素、尿激酶、透明质酸酶混合液)治疗202例病人,无手术死亡病例[10]。该法是在手电钻动力驱动下数秒钟内穿通颅骨,把针形粉碎器置入血肿腔,通过冲洗→液化→引流方法清除血肿。作者近期用此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病人14例,存活12例,死于术后并发症2例[13]。临床实践证明此种方法是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的有效方法,特别有利于高龄和危重患者的救治。
, 百拇医药
    1.3 脑室引流、血肿溶解术 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采用非手术治疗病人很难生存,过去认为即使手术也难挽救,列为手术禁忌[3]。近年来通过手术治疗,尽可能清除脑室内血肿有半数病人获救。胡家正等[14]报告脑室引流及尿激酶冲洗治疗脑出血破入脑室32例,存活19例(59.31%),死亡13例(40.63%)。目前总的趋势是穿刺侧脑室置管外引流,解决脑室梗阻,用尿激酶灌注溶解血块引流,效果是良好的,脑室内尿激酶推荐用量1~2万U。

    2 手术适应证

    外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适应证迄今尚无统一标准。王永和等[15]认为,幕上血肿>40ml或幕下血肿>10ml者,Hunt分级Ⅲ~Ⅳ级采用手术治疗;也可根据血肿发展方向及中线移位情况而定:外囊型、内囊型、外囊混合型、内囊混合型、脑叶血肿、小脑血肿一般采用血肿清除术,丘脑型、丘脑混合型一般采用脑室引流,或脑室引流加定向血肿吸引术。贾保祥[10]认为经皮穿刺血肿碎吸术损伤轻微,适应证可扩展到桥脑、延髓部位以外的大脑、小脑半球深或浅部血肿,血肿量在20~30ml,从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角度也列入手术适应证的范围。脑干(多为桥脑)出血病死率高达87.5%[16]。自1932年,Dandy[17]首先成功地切除1例桥脑出血后,国内外陆续有手术成功的病例报告,但例数少。也有的作者主张积极手术治疗脑干血肿[18]
, 百拇医药
    3 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

    3.1 意识状态 术前意识障碍的程度、GCS计分的高低对手术效果影响很大。GCS是临床上手术指征、估计病情及预后的重要指标[19]。Lessenhop根据神志和病情轻重将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分为三型:Ⅰ型:病人神志清楚或嗜睡,内外科治疗均无死亡;Ⅱ型:病人嗜睡或木僵,手术死亡率为8%,内科治疗死亡率为12%;Ⅲ型:病人昏迷,手术死亡率为77%,内科治疗死亡率为100%[3]。另据报道[20]:不论幕上出血还是幕下出血GCS≤7分者死亡率比7分者明显增高,提示意识障碍的程度和病情的轻重与预后密切相关,故对发病后即出现意识障碍或其进行性加重者要尽早手术治疗,方可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

    3.2 手术时机 按发病后7h内为超早期,8~72为早期,3天以上为延期。有学者认为急性期患者病情尚不稳定,有再出血的危险性,故多不主张超早期手术。许多研究证明脑出血常在发病后20~30min形成血肿,且出血自行停止,6h后血肿周围发生水肿并逐渐加剧,血肿压迫时间越长,周围脑组织不可逆损伤越严重,致死、致残率就越高[22]。保板泰昭等报告超早期手术组84例的死亡率为9.5%,而非早期手术组35例的死亡率为22%;朱凤清报告超早期手术治疗高血压被壳出血119例,达到ADLⅢ级以上的病人数在轻型组为100%、中型组为84%、重型组为60%,极重型组仅为5%[4],提示超早期手术疗效显著。因此在脑疝或严重脑受压发生前手术清除血肿,减轻压迫对抢救生命及降低残废程度至关重要,故目前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对高血压脑出血应采用超早期(发病后6~7h内)手术治疗。
, 百拇医药
    3.3 血肿类型及血肿量 高血压脑出血的分型繁多。马景监根据出血部位把幕上出血分为浅表型(外囊、壳核及皮层下)、深部型(内囊、基底节区)、脑室型;幕下出血分为外侧型(小脑半球)、中间型(蚓部和脑干)、混合型(蚓部加小脑半球)。据统计幕上深部型死亡率为16.7%,而浅表型死亡率较低,幕下中间型和混合型病死率分别为11.6%和16.7%,外侧型病死率低[19]。血肿破入脑室可明显增加病死率,影响病人的预后。王永和等[15]报告,血肿破入双侧脑室加Ⅲ、Ⅳ脑室8例,死亡5例,占62.5%。胡家正等[14]报告脑室引流及尿激酶冲洗治疗脑出血破入脑室32例,死亡13例,占40.63%。

    血肿量是直接关系到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血肿量愈大,对脑组织损伤愈大,手术效果也愈差。重要部位如桥脑、丘脑、内囊等处的血肿,即使很小其手术效果也不佳,而大脑半球白质内的血肿即使很大,术后也能获得良好的疗效。

    3.4 其他因素 ①发病年龄与血压:Mckissock总结一组病例结果为有高血压者手术死亡率58%。血压正常者死亡率为35%。车万民报告年龄在70岁,血压在24/12.7kPa以上的病例术后死亡占80%[21]。②消化道出血:是下丘脑、脑干与边缘系统严重受损的表现。有人统计1003例脑出血,合并消化道出血191例(19%),死亡168例,占80%[22]。③继续出血:Joseph(1990)[23]报告继续出血率占研究病人的75%。诸晓凡等[24]报告对50例脑出血尸解病例研究,结果证实在脑出血死亡病例中,继续出血约占52%,因此认为高血压脑出血继续出血是导致病人死亡的重要因素。④全身综合情况:高血压合并有心、肺、肝、肾功能障碍者手术效果不佳,合并糖尿病者手术危险性更大,多脏器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 MOF)严重影响高血压脑出血的预后,病死率极高。
, 百拇医药
    综上所述,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治疗已成为了一种趋势。高血压脑出血手术预后与出血类型、出血量、有无穿破脑室和继续出血、发病年龄、意识状态、血压水平、有无重要器官疾患,有无并发症等因素有关。只要掌握好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防治各种并发症,就能提高手术的成功率,从而提高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阎洪法,龚惠云,左鸿,等.高血压脑出血的内外科治疗效果对比研究.脑与神经疾杂志,1996;4(3):153

    2 Kobayashi S, sato A Kageyama Y, et al. Treatment of hypertensive Cerebellat hemorrhage Surgical or conservative management? Neurosurgical,1994;34(2):246
, 百拇医药
    3 胡家正,陈立强,席考庄,等.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进展.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分册),1994;21(6):307

    4 朱凤清.超早期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壳核出血的分析.中华神经精神病杂志,1987;8(2):135

    5 张楷文,崔博智,陈荷红,等.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天津医药,1996;24(3):152

    6 王忠诚,吴中学,赵继宗,等.高血压脑出血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0;6(增刊):73

    7 Kandel EI, Peresedov VV. Stereotactic of Spontaneous intracerbral hematomas stereotatic Funct Neurosurg,1990;54~55:427
, 百拇医药
    8 Kanno T, Nagata J, Nonomura K et al. New approaches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stroke(suppl 1),1993;24:96

    9 陈牺光,主编.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新技术.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80

    10 贾保祥,孙仁泉,顾征,等.穿刺射流及液化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初步报告.中国神经精神病杂志,1996;22(4):233

    11 刘宗惠,李士月,田增民,等.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4;10(3):159

    12 赵玉林,张丕逊,后斌,等.锥孔碎吸药物溶血引流治疗脑出血的基础实验与临床应用研究.脑与神经疾病杂志,1995;3(1):1
, 百拇医药
    13 李廷阳,谢昌林,陆绍强,等.CT定位颅内血肿抽吸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4例分析.广西医学,1998;20(2):209

    14 胡家正,黄思庆,陈鲁芹,等.脑室引流及尿激酶冲洗治疗脑出血破入脑室.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1997;2(1):56

    15 王永和,吴玲,张文阁,等.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29例临床分析.淮坊医学院学报,1996;18(1):53

    16 彭兴义,崔佳嵩,熊辉,等.自发性脑干血肿手术治疗(摘要).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8;14(2):123

    17 Dandy W. The Brain, in Lewis D. ed, Practice of Surgery Vol 12. Hagerstown Md: Wfprior Co,1959:673
, 百拇医药
    18 Juvela s, Heiskanen D, Pornen A, Treatment of Spontaneous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J Neurosurgery,1989;70:755

    19 马景监,杨树源,鲁玉华.高血压脑出血的分型与治疗.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5;11(1):35

    20 朱毅,李原泽,韩世福,等.立体定向手术治疗超早期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实验研究.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5;12(4):216

    21 车万民,顾洪库,罗睿,等.影响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死亡因素分析.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6;12(4):252

    22 隋帮森,主编.脑血管疾(MR.CT.DSA与临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222

    23 Joseph P Thomas G, Thomas T, et al. ultra-early evalution of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J Neurology,1990;72:195

    24 诸晓凡,曲松滨,石峰,等.高血压脑出血继续出血问题研究(附50例CT与尸体解剖研究).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0;15(1):25

    (1998-01-01收稿),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