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皮肤科 > 皮肤肿瘤 > 色素痣
编号:10241925
太田痣发病时间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1998年第3期
     作者:汪治中 卫连坤 牟贤龙

    单位:200433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皮肤外科

    关键词:

    980315.htm 太田痣的发病原因迄今未明,我们对上海长海医院皮肤外科随访的131例太田痣的发病时间进行了调查,以完善我国太田痣流行病学的资料,为进一步探索太田痣发病原因提供参考。

    一、病例和方法

    患者:上海长海医院皮肤外科自1990年以来收诊患者,均为典型的太田痣病例。尽管有人认为颧部褐青色痣是太田痣的一种异型[1],但因尚无定论,因此本文不予录入。

    方法:主要是通过患者及其家属的口述。详细记录初发时间、发病诱因及经过、病情加重因素和家族史。
, 百拇医药
    二、结果

    1.调查结果:受调查患者131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104例,男女性别比为1∶3.85。发病时间在0~20岁之间。家族史阳性者2例,占1.53%;出生时即分布皮疹者54例,占41.22%;出生时无皮疹而后天发病者77例,占58.78%。感染诱发者5例,占6.49%;外伤诱发者15例,占19.48%;诱因不明者57例,占74.03%。

    2.发病时间的比较:男女患者在先天和后天发病的例数见附表。经χ2检验,χ2=1.5862,P>0.100,说明男性和女性患者在先天和后天发病的构成比无差别,先天和后天发病的性别构成比亦无差别。

    表1 不同性别患者中先天和后天发病人数的对比

    先天发病人数

    后天发病人数
, 百拇医药
    总计

    男性

    14

    13

    27

    女性

    40

    64

    104

    总计

    54

    77

    131

    P>0.100
, 百拇医药
    104例女性患者的初次发病时间(图1),在0~1岁和10~15岁存在2个峰值。27例男性患者的初次发病时间(图1),在0~1岁和15~20岁存在2个峰值。

    104例女性患者中有42例次出现不同程度的原有皮疹突然加重,如皮疹面积突然扩大,或皮疹颜色突然加深,其年龄分布图(图2),可见10~15岁和20~25岁时出现峰值。男性患者27例中有8例出现类似病情,但因例数较少,本文未予显示。

    图1 不同性别各年龄组的发病频率

    图2 女性患者原有皮疹加重时的年龄分布

    三、讨论
, 百拇医药
    Hidano等[2]在1967年分析了240例太田痣的发病年龄,发现在儿童早期和十几岁期间存在2个发病高峰。我们的结果与之基本相似,女性患者在0~1岁和10~15岁各有一发病高峰,男性患者在0~1岁和15~20岁各有一发病高峰,男女患者第2个发病高峰的年龄差异可能与男女青春发育期开始的早晚相关,女性第2个发病高峰内常在初潮前半年至2年内发病。

    104例女性患者中有42例次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其峰值位于10~15岁和20~25岁。第1峰可能与青春期性激素水平相关,第2峰为女性生育年龄段,性腺激素分泌活跃,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真皮黑素细胞的活性。但是在25~30岁年龄段内无1例病情加重,是否因例数尚少所致,仍需进一步探索。

    综上所述,男性太田痣患者存在2个发病高峰:0~1岁和15~20岁;女性太田痣患者存在3个发作高峰:0~1岁、10~15岁和20~25岁。太田痣中真皮黑素细胞的活性可能与性激素密切相关。

    参考文献

    1卫连坤,汪治中,王寒枫,等.颧部褐青色痣68例.中华皮肤科杂志,1997,30:24.

    2Hidano A,Kajima H,Ikeda S,et al.Natural history of nevus of Ota.Arch Derm,1967,95:187.

    (收稿:1997-12-10), 百拇医药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皮肤科 > 皮肤肿瘤 > 色素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