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骨科 > 骨折 > 脊柱、脊髓损伤
编号:10222406
脊髓损伤病人的便秘
http://www.100md.com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1998年第4期
     作者:王 兰1

    单位:1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脊柱脊髓外科 100077 北京市丰台区角门北路10号

    关键词: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980435 ICD(国际疾病分类)研究指出,神经性疾病包括脊髓损伤发生便秘的比例很高,这是由于中枢神经损伤致腹部的躯体和内脏的感觉和运动功能失调,肠蠕动和肛门括约肌的自主运动丧失所至。

    Krause对90例L2以上完全性脊髓损伤的患者进行了问答式调查研究。其中男63人,女15人;平均年龄37.5岁(18~72岁)。完全损伤5个月以上,平均损伤时间7年(5个月~22年)。外伤71人,疾病7人。四肢瘫痪23人,截瘫55人(T10以上32人,T10以下23人,最低损伤平面在L2)。调查内容包括年龄、性别、受伤原因、时间、损伤平面、药物使用情况(抗胆碱、肌肉松弛剂和缓泻药)、饮食管理、排便习惯(包括次数、辅助方法即手法排便还是依靠肛门的张力、是否使用坐药和大便的硬度)、是否有腹痛、腹胀、有无大便失禁、大便的刺激感觉和直肠的感觉等。

    便秘的标准(ROME标准):(1)每周排便2次或2次以下;(2)使用缓泻药或灌肠每周1次以上;(3)每次排便均用手法协助。根据以上标准分为C组(便秘组)和NC组(无便秘组)。结果显示:C组45人(占58%),NC组33人。23人排便每周少于2次,15人每次都用手法辅助,15人常规使用缓泻药;应用肛门反射排便64人,占82%。

    便秘的标准原以正常人定义,本研究仅用标准中的排便次数和辅助方法的使用两项。以往报导脊髓损伤患者便秘发生率为20%,而本组为58%,原因是以排便次数为主要依据。本组74%的四肢瘫的患者发生便秘,T10以下和L2以上损伤的便秘发生率为30%,而高位截瘫便秘发生率为69%(P<0.002),明显低于四肢瘫。原因为截瘫患者的肠内容物通过结肠的时间缩短,同时多采取坐位排便,又有腹肌的参与,而颈髓损伤既无腹肌的协助又多采用卧位排便。

    服用抗胆碱药物与便秘的发生明显相关(P<0.03),由于药物延长胃的排空和在结肠停留时间。肌肉松弛剂与便秘没有发现相关性。

    痔疮出血17人(C组10人,NC组7人),其发病高于正常人群,但与便秘无相关关系。

    大便的硬度分为非常硬、硬、正常和软四种,在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因此硬度只能作为客观的指标而不能作为便秘的分类依据。

    大便失禁在半数患者完全没有发生,在另一半患者中也罕见。因此,大便失禁与便秘无统计学上的差异。

    (摘自Krause JS.Spinal Cord,1998,36:63.) 收稿日期:1998-04-06 修回日期:1998-06-01, 百拇医药(王 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