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氯酚酸钠滴眼液控制内眼术后炎症反应的疗效
作者:郭晓亮 韩丽荣 刘志勇 柳 林
单位:
关键词:内眼术后炎症;双氯酚酸钠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21岁,因皮肤轻度黄染15年,加重伴右上腹隐痛2周,于1998-11-23入院。查体:皮肤、巩膜重度黄染。心肺未见异常。腹软,莫菲征阳性,肝肋下2.0 cm,质中等,无触痛,脾肋下3.0 cm,质中等,边缘锐,无触痛。双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 Hb 104 g/L, WBC 4.5×109/L,N 0.86, PBC 100×109/L,网织红细胞0.032。ALT 210 U/L,TBIL 867.1 μmol/L,DBIL 325.3 μmol/L,红细胞脆性试验:开始溶血0.50% NaCl溶液,完全溶血0.40% NaCl溶液。Coombs试验阴性,尿含铁血黄素试验阴性。外周血形态学观察:椭圆形红细胞增多(25%),并见少部分盔形及不规则红细胞。B超提示:胆囊炎、胆石症;家系调查:其父为丙酮酸激酶(PK)缺乏症(PK活力57%),其母是无症状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E)患者,患者PK活力55%,G6PD活性正常,红细胞膜蛋白电泳正常。结合临床诊断为PK缺乏症伴HE溶血性贫血,胆囊炎、胆石症。给予消炎、利胆等治疗,病情改善,继而行脾脏、胆囊切除治疗。术后3 d,实验室检查:Hb 121 g/L, WBC 11.6×109/L, PBC 207×109/L,网织红细胞0.015。ALT正常,TBIL 31.8 μmol/L,DBIL 17.7 μmol/L。1周后康复出院。
2 讨论 PK是无氧酵解途径中的一个关键酶,有4种同工酶(PKL、PKR、PKM1、PKML2),其遗传基因分别位于1号染色体长臂2区1带和15号染色体2区2带。因各种变异酶活性不同,贫血与酶缺陷程度不相平行,杂合子酶活力下降50%,可无溶血。患者其父即属此类。国内报告该病发病率为2%,但至今文献报道仅300多例。1994年Bararciani等采用PCR技术,在胎儿羊水细胞中明确了PK结构基因的DNA突变点,使产前基因诊断成为可能。HE是由于红细胞膜支架异常引起,最常见的缺陷在收缩蛋白的α链;国内报告发病率为0.2‰,分为球形细胞型、口形细胞型及普通型,以后者最常见,其中仅10%患者有轻、中度溶血性贫血,极少数人终身表现为慢性溶血。而两种疾病同时存在的双杂合子溶血性贫血则极为罕见,国内尚未见报道。
目前PK缺乏症及HE的治疗无大的进展,仍以输血及脾脏切除为主。PK缺乏症大多在儿童期发病。本例患者15年前曾因溶血性黄疸在外院误诊为“蚕豆病”,并拒绝切脾治疗,以致长期慢性溶血并发胆石症、胆囊炎。一般认为,为减少PK缺乏症所致严重并发症,手术时机选择在学龄期前后较为合适。曾有人报告用重组红细胞生成素治疗PK缺乏症患者,并取得一定疗效。但这些治疗均不能从根本上治愈PK缺乏症或HE患者。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从基因水平治疗该类疾病有望成为现实。
中图分类号 R 556.61 文章编号:0258-879X(1999)12-1024-01 文献标识码:B
作者简介:孙顺平,男,1966年3月生,主治医师
(1999-09-17收稿,1999-11-12修回), http://www.100md.com
单位:
关键词:内眼术后炎症;双氯酚酸钠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21岁,因皮肤轻度黄染15年,加重伴右上腹隐痛2周,于1998-11-23入院。查体:皮肤、巩膜重度黄染。心肺未见异常。腹软,莫菲征阳性,肝肋下2.0 cm,质中等,无触痛,脾肋下3.0 cm,质中等,边缘锐,无触痛。双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 Hb 104 g/L, WBC 4.5×109/L,N 0.86, PBC 100×109/L,网织红细胞0.032。ALT 210 U/L,TBIL 867.1 μmol/L,DBIL 325.3 μmol/L,红细胞脆性试验:开始溶血0.50% NaCl溶液,完全溶血0.40% NaCl溶液。Coombs试验阴性,尿含铁血黄素试验阴性。外周血形态学观察:椭圆形红细胞增多(25%),并见少部分盔形及不规则红细胞。B超提示:胆囊炎、胆石症;家系调查:其父为丙酮酸激酶(PK)缺乏症(PK活力57%),其母是无症状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E)患者,患者PK活力55%,G6PD活性正常,红细胞膜蛋白电泳正常。结合临床诊断为PK缺乏症伴HE溶血性贫血,胆囊炎、胆石症。给予消炎、利胆等治疗,病情改善,继而行脾脏、胆囊切除治疗。术后3 d,实验室检查:Hb 121 g/L, WBC 11.6×109/L, PBC 207×109/L,网织红细胞0.015。ALT正常,TBIL 31.8 μmol/L,DBIL 17.7 μmol/L。1周后康复出院。
2 讨论 PK是无氧酵解途径中的一个关键酶,有4种同工酶(PKL、PKR、PKM1、PKML2),其遗传基因分别位于1号染色体长臂2区1带和15号染色体2区2带。因各种变异酶活性不同,贫血与酶缺陷程度不相平行,杂合子酶活力下降50%,可无溶血。患者其父即属此类。国内报告该病发病率为2%,但至今文献报道仅300多例。1994年Bararciani等采用PCR技术,在胎儿羊水细胞中明确了PK结构基因的DNA突变点,使产前基因诊断成为可能。HE是由于红细胞膜支架异常引起,最常见的缺陷在收缩蛋白的α链;国内报告发病率为0.2‰,分为球形细胞型、口形细胞型及普通型,以后者最常见,其中仅10%患者有轻、中度溶血性贫血,极少数人终身表现为慢性溶血。而两种疾病同时存在的双杂合子溶血性贫血则极为罕见,国内尚未见报道。
目前PK缺乏症及HE的治疗无大的进展,仍以输血及脾脏切除为主。PK缺乏症大多在儿童期发病。本例患者15年前曾因溶血性黄疸在外院误诊为“蚕豆病”,并拒绝切脾治疗,以致长期慢性溶血并发胆石症、胆囊炎。一般认为,为减少PK缺乏症所致严重并发症,手术时机选择在学龄期前后较为合适。曾有人报告用重组红细胞生成素治疗PK缺乏症患者,并取得一定疗效。但这些治疗均不能从根本上治愈PK缺乏症或HE患者。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从基因水平治疗该类疾病有望成为现实。
中图分类号 R 556.61 文章编号:0258-879X(1999)12-1024-01 文献标识码:B
作者简介:孙顺平,男,1966年3月生,主治医师
(1999-09-17收稿,1999-11-12修回),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