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断脾血管行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的实验研究与应用
作者:曹金铎 朱明炜 唐大年 苏伟 王舒 于治国 金秀然
单位:100730 北京医院(曹金铎、朱明炜、唐大年、苏伟、王舒、于治国);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金秀然)
关键词:
中华外科杂志/980420 近年来,我们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临床采用切断脾血管行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疗效满意,现简要报告如下。
1.动物实验:小型雄性猪8头。猪龄6~12个月,体重11.5~23.0 kg。自身对照,随机分两组:核素组、免疫组。两组麻醉、手术操作均相同。
核素组:先行脾核素显像。所获数据经计算机处理获得脾脏摄取99mTc-植酸钠的感兴趣区大小、放射性计数和脾肝计数比值(其中肝的感兴趣区选择在左肝,面积与脾相等)。后开腹手术。切除胰体尾组织和脾动静脉一段(约1cm),妥善止血,肉眼观察脾脏稍变暗紫色,逐层关腹。切除胰体尾组织称重平均为0.74 g(0.6~1.1 g)。术后3个月再次行核素显像。
, 百拇医药
脾核素显像结果:(1)手术前后脾感兴趣区大小分别为174.00±14.14、174.75±28.77。(2)手术前后放射性计数分别为7838.25±2638.03、6217.0±2748.10。(3)手术前后脾肝计数比值分别为6.5370±2.2850、6.0875±1.8219。其结果显示切断脾血管前后,脾脏的血流灌注及其吞噬细胞功能无明显变化,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
免疫组:开腹先取外周血10 ml和脾组织(1 cm×1 cm)作免疫功能检查;3个月后再次开腹检查脾脏,取外周血和脾组织,分别分离淋巴细胞检测其免疫功能。结果:(1)术前脾淋巴细胞增殖应
答0.03888±0.00153、术后为0.03623±0.00001,其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2)测量血浆、外周血和脾脏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的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的含量,手术前后sIL-2R含量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说明切断脾血管后对淋巴细胞产生及释放sIL-2R功能无明显影响。(3)全组术前、术后3个月行外周血细胞检验,结果显示周围血白细胞、红细胞及血小板计数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4)术后3个月开腹观察脾脏大小、形态、颜色无明显变化。脾病理切片未见明显细胞变性及坏死。
, 百拇医药
2.胃网膜左和胃短血管尸体解剖:测量25具尸体(北京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提供)的胃网膜左血管、胃短血管距脾门的距离。结果:胃网膜左动脉距脾门0~4.5 cm(1.9±0.9 cm);胃网膜左静脉距脾门0~4.5 cm(1.9±0.9 cm);胃短血管距脾门0~2.5 cm(1.1±0.9 cm)。
3.临床资料:1985年11月至1993年3月临床实施该手术12例(胰腺外伤4例、急慢性胰腺炎5例、胰腺囊肿2例、胰岛细胞瘤1例),均保脾成功,痊愈出院。近期效果满意。
4.讨论:Mayo于1913年介绍胰腺部分切除术以来,临床上,施行胰体尾切除术同时切除脾脏一直被认为是传统或常规术式。但是,近年来对脾脏的重要功能有了深入认识,尤其是脾切除术后易发生凶险性感染。为证实切断脾血管行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的可行性,我们进行了动物实验,并且证实切断脾血管前后,脾核素显像其形态和血流灌注等无明显变化(P>0.05)。再次开腹检查未见脾脏萎缩、梗塞、坏死等表现。提示行切断脾血管而保留的脾脏,其正常的血液循环可不受明显的破坏。但需强调指出,临床为了保脾的成功,在全部手术过程中,尤其是在显露胰体尾部和脾门区,应避免损伤胃短血管和胃网膜左血管,并需远离脾门部位切断脾血管,以期保存良好的侧支提供脾脏有较为满意的血供。根据本组尸体解剖测量值,我们认为以选择距脾门4~5 cm处切断脾血管为宜。也可在拟切断的部位,先暂时阻断脾血管,如果胃网膜左和胃短动脉搏动仍存在,预示切断脾血管后其血供可有保障。此外,在关腹前需观察脾脏的色泽和胃短、胃网膜左动脉搏动情况借以判断脾脏的生机,如血供不良,应将其切除。
脾脏具有重要的免疫功能。本组动物实验证明,手术前后在核素组其吞噬细胞功能无明显变化(P>0.05);免疫组脾淋巴细胞增殖应答功能和淋巴细胞产生及释放细胞因子受体功能均无明显影响(P>0.05)。外周血细胞检查亦无明显变化(P>0.05)。
综合实验和临床资料,我们体会切断脾血管具有手术操作简便、易行、节省手术时间、减少出血等优点。因而是一种较为安全、可行的手术。
本组临床病例较少,切断脾血管后血液动力学的变化以及对肝脏功能的影响等,仍需深入探讨。, 百拇医药
单位:100730 北京医院(曹金铎、朱明炜、唐大年、苏伟、王舒、于治国);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金秀然)
关键词:
中华外科杂志/980420 近年来,我们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临床采用切断脾血管行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疗效满意,现简要报告如下。
1.动物实验:小型雄性猪8头。猪龄6~12个月,体重11.5~23.0 kg。自身对照,随机分两组:核素组、免疫组。两组麻醉、手术操作均相同。
核素组:先行脾核素显像。所获数据经计算机处理获得脾脏摄取99mTc-植酸钠的感兴趣区大小、放射性计数和脾肝计数比值(其中肝的感兴趣区选择在左肝,面积与脾相等)。后开腹手术。切除胰体尾组织和脾动静脉一段(约1cm),妥善止血,肉眼观察脾脏稍变暗紫色,逐层关腹。切除胰体尾组织称重平均为0.74 g(0.6~1.1 g)。术后3个月再次行核素显像。
, 百拇医药
脾核素显像结果:(1)手术前后脾感兴趣区大小分别为174.00±14.14、174.75±28.77。(2)手术前后放射性计数分别为7838.25±2638.03、6217.0±2748.10。(3)手术前后脾肝计数比值分别为6.5370±2.2850、6.0875±1.8219。其结果显示切断脾血管前后,脾脏的血流灌注及其吞噬细胞功能无明显变化,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
免疫组:开腹先取外周血10 ml和脾组织(1 cm×1 cm)作免疫功能检查;3个月后再次开腹检查脾脏,取外周血和脾组织,分别分离淋巴细胞检测其免疫功能。结果:(1)术前脾淋巴细胞增殖应
答0.03888±0.00153、术后为0.03623±0.00001,其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2)测量血浆、外周血和脾脏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的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的含量,手术前后sIL-2R含量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说明切断脾血管后对淋巴细胞产生及释放sIL-2R功能无明显影响。(3)全组术前、术后3个月行外周血细胞检验,结果显示周围血白细胞、红细胞及血小板计数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4)术后3个月开腹观察脾脏大小、形态、颜色无明显变化。脾病理切片未见明显细胞变性及坏死。
, 百拇医药
2.胃网膜左和胃短血管尸体解剖:测量25具尸体(北京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提供)的胃网膜左血管、胃短血管距脾门的距离。结果:胃网膜左动脉距脾门0~4.5 cm(1.9±0.9 cm);胃网膜左静脉距脾门0~4.5 cm(1.9±0.9 cm);胃短血管距脾门0~2.5 cm(1.1±0.9 cm)。
3.临床资料:1985年11月至1993年3月临床实施该手术12例(胰腺外伤4例、急慢性胰腺炎5例、胰腺囊肿2例、胰岛细胞瘤1例),均保脾成功,痊愈出院。近期效果满意。
4.讨论:Mayo于1913年介绍胰腺部分切除术以来,临床上,施行胰体尾切除术同时切除脾脏一直被认为是传统或常规术式。但是,近年来对脾脏的重要功能有了深入认识,尤其是脾切除术后易发生凶险性感染。为证实切断脾血管行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的可行性,我们进行了动物实验,并且证实切断脾血管前后,脾核素显像其形态和血流灌注等无明显变化(P>0.05)。再次开腹检查未见脾脏萎缩、梗塞、坏死等表现。提示行切断脾血管而保留的脾脏,其正常的血液循环可不受明显的破坏。但需强调指出,临床为了保脾的成功,在全部手术过程中,尤其是在显露胰体尾部和脾门区,应避免损伤胃短血管和胃网膜左血管,并需远离脾门部位切断脾血管,以期保存良好的侧支提供脾脏有较为满意的血供。根据本组尸体解剖测量值,我们认为以选择距脾门4~5 cm处切断脾血管为宜。也可在拟切断的部位,先暂时阻断脾血管,如果胃网膜左和胃短动脉搏动仍存在,预示切断脾血管后其血供可有保障。此外,在关腹前需观察脾脏的色泽和胃短、胃网膜左动脉搏动情况借以判断脾脏的生机,如血供不良,应将其切除。
脾脏具有重要的免疫功能。本组动物实验证明,手术前后在核素组其吞噬细胞功能无明显变化(P>0.05);免疫组脾淋巴细胞增殖应答功能和淋巴细胞产生及释放细胞因子受体功能均无明显影响(P>0.05)。外周血细胞检查亦无明显变化(P>0.05)。
综合实验和临床资料,我们体会切断脾血管具有手术操作简便、易行、节省手术时间、减少出血等优点。因而是一种较为安全、可行的手术。
本组临床病例较少,切断脾血管后血液动力学的变化以及对肝脏功能的影响等,仍需深入探讨。,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