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传染病杂志》 > 1998年第4期
编号:10242144
评《现代感染病学》
http://www.100md.com 《中华传染病杂志》 1998年第4期
     作者:顾长海 王宇明

    单位:400038 重庆,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关键词:

    中华传染病杂志980429 《现代感染病学》是由上海医科大学翁心华、潘孝彰、王岱明教授主编,戴自英、徐肇玥教授主审的一部巨型专著和权威性参考书。全书分基础理论篇、细菌疾病篇、病毒疾病篇、其它微生物疾病篇、真菌疾病篇、寄生虫疾病篇、系统器官感染综合征篇和特殊宿主感染篇。内容系统、全面、丰实、新颖。范围涉及内科、外科、小儿科、妇产科、五官科、皮肤科等临床学科发生的各种感染,共58章近270万字,信息量颇大。本书与我国各个时期出版的同类专著相比有诸多特点和创新,我们认为其中最突出者有两方面。其一是突出了“现代”二字,因为它比较充分地反映了本世纪90年代国内外感染病学领域不断涌现的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技术。由于现代病原学研究的进步,使一些病因不明感染病的病原体陆续得到证实,不少病原体的分类有了重大调整,新的感染病也不断被发现;现代感染免疫和免疫病理学的发展,使许多感染病的发病机制更加清楚,而且对感染病发病机制的研究逐渐从病原体致病性转向重视机体的反应性;现代分子生物学和免疫诊断技术的日新月异,使感染病的实验诊断正向更敏感、更特异、更微量、更精确的阶段推进;抗微生物药物,特别是新型头孢菌素和氟喹诺酮类等抗菌剂发展最为惊人,抗病毒药物发展也很迅速,抗寄生虫药物正不断更新,使许多感染病的治疗水平显著提高;在感染病预防方面,突破了传统制造疫苗的途径,基因工程疫苗、合成肽疫苗和其它新型疫苗已成现实,某些发病率很高的感染病有望不久得到控制。上述新成就无不洋溢着浓重的现代高科技气息,这种现代气息贯穿本书各篇章的始末。第二是在我国首次以专著的形式出版现代感染病学,有重大拓展性意义。长期以来,国内许多学者习惯将感染与传染视为同义词,某些传染病学专著在总论中明确指出:传染又叫感染,通常把Infectious diseases翻译成传染病。事实上,感染与传染的含义并非完全相同,感染不一定具有传染性,而传染则应属于感染范畴。虽然感染病(Infectious diseases)包含了“传染病”的含义,但具体表达“传染病”一词时应该用Communicable diseases或Contagious diseases而不是Infectious diseases。早在1981年,Wehrle和Top等主编的“传染病和感染病(Communicable and infectious diseases)”一书,其书名就明确展示了传染病与感染病的区别。严格地讲,感染病应包括传染性感染病(Communicable infectious diseases)和非传染性感染病(Noncommunicable infectious diseases)。1926年成立的日本传染病学会(The Japanese association for infectious diseases),已于1974年更名为日本感染症学会,其英文名称保持不变,说明日本学者已较早意识到“感染症”与“传染病”之不同。当前,国内传染病格局发生很大变化,使学科业务范围明显缩小,发展受限,而国外大多无传染病学科,其感染病学科则多以收治非传染性感染病为主,因而将国内现行的传染病学科改为感染病学科也是为学科发展及与国际接轨的需要。我国著名感染病学家戴自英教授多次在全国学术会议上呼吁,将传染病学改称为感染病学,将传染病科改称为感染病科,扩大病种收治范围,无疑是非常有远见的。《现代感染病学》的出版,显然顺应了时代潮流和感染病学发展方向。

    本书也有不足之处,例如欲查阅某种疾病时,无具体页码可循,似显不便,希望再版时加以完善。

    (收稿:1998-08-18),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