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相关因素及早年家庭环境分析
作者:刘开成 李均林
单位:刘开成,李均林,厦门市仙岳医院,361000
关键词: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980425.htm
一、对象:病例选自本院1997年6月~1998年6月期间入院的精神病人,入组标准:1.符合CCMD—2—R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2.住院期间及住院前二月内有严重攻击行为者。3.排除合并有脑器质性疾病与躯体疾病者。4.年龄在15~60岁之间。共计有40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随机抽样40例无攻击行为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分析。
二、工具
1.一般情况调查表:自编攻击行为某些相关因素调查表,包括年龄、性别、文化、既往史。攻击行为认定标准:任何伤害他人躯体并造成至少是轻伤后果的行为。
, http://www.100md.com
2.早年(18岁以前)不良环境问卷:根据CONVIT某些不良家庭问卷编制、包括:(1)家庭结构不完整(父母离婚、双亡;再婚;分居);(2)父和(或)母患精神病;(3)父和(或)母有犯罪记录;(4)父和(或)母有药物或酒精滥用;(5)曾遭受父母虐待;(6)曾被父母遗弃;其他不正常家庭环境。按0~1两级评分。
结 果一、一般资料:研究组中平均年龄25.3±4.1岁,首发年龄19岁,病程4.5±1.6年。住院次数3.1±4.5次。对照组平均年龄27±3.5岁,首发病年龄21.5±3.7岁,病程5.5±4.0年,住院次数4.1±3.7次。两组对照无显著性差异,P>0.05。
二、两组患者与攻击行为的某些相关因素对照情况见表1
表1 精神分裂症攻击组非攻击组某些相关因素对照
, 百拇医药
性别
年龄
文 化
既往攻击史
男
女
<30岁
>30岁
高中以上
初中以下
有
无
攻击组
, 百拇医药 23
17
25
15
12
28
32
8
n=40
对照组
18
22
14
26
, 百拇医药
19
21
10
30
n=40
χ2
1.25
6.05
2.58
24.26
P值
>0.05
<0.05*
, 百拇医药
>0.05
<0.01**
*有显著性差异 * *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三、精神分裂症攻击组与非攻击组不良家庭环境对照情况见表2
表2 精神分裂症攻击组与非攻击组年不良家庭环境对照
攻击组
(n=40例)
非攻击组
(n=40例)
χ2
, 百拇医药
P值
有
无
有
无
缺损家庭结构
15
25
7
33
4.01
>0.05
父和(或)母患精神病
, 百拇医药
11
29
3
37
5.54
<0.05*
父和(或)母有犯罪记录
1
39
0
40
1.01
>0.05
, 百拇医药
父和母药物和酒精滥用
18
22
6
34
8.57
<0.01**
曾受父母虐待
12
28
2
38
8.66
, http://www.100md.com
<0.01**
曾被父母遗弃
1
39
0
40
0
其他不正常家庭环境
14
26
3
37
9.04
, http://www.100md.com
<0.01**
不良家庭环境
32
8
13
27
18.34
<0.01**
*有显著差异,**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讨 论精神分裂症的攻击行为是个体内在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年龄在30岁以下,既往有攻击史者更容易发生攻击行为,与国内外文献报道基本一致,提示临床对该类人群多加监测,对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有一定意义。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中显示了有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与父和(或)母亲曾有酒精、药物滥用、曾受父母虐待及不良家庭环境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说明早年家庭环境对个体的行为模式形成起重要作用。也就是个体最早接受社会化的场所,不良的家庭环境常常影响个体的正常社会化过程。个体由于模仿而容易形成越轨的价值系统,而产生各种越轨行为[1],说明早年不良家庭环境对攻击行为的发生关系密切。因为我们认为临床除了积极采取传统抗精神病药及电休克和严格监护措施外,很有必要加强对早年不良家庭环境有人格和个性缺陷及有个体不良行为者加强心理治疗,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以人道主义和关心的态度对待他们,帮助他们,认识个性缺陷所在,鼓励他们树立信心,改造自己的性格[2],矫正不良行为模式,建立正确的价值系统。对减少早年不良家庭环境精神分裂症的攻击行为的发生率可能会有一定的好处。
参考文献[1]王小平,杨德森,李凌江,等.攻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环境因素对照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6,5卷(增刊):15.
[2]沈渔村主编.精神病学,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757.
(收稿日期:1998—07—06), 百拇医药
单位:刘开成,李均林,厦门市仙岳医院,361000
关键词: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980425.htm
一、对象:病例选自本院1997年6月~1998年6月期间入院的精神病人,入组标准:1.符合CCMD—2—R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2.住院期间及住院前二月内有严重攻击行为者。3.排除合并有脑器质性疾病与躯体疾病者。4.年龄在15~60岁之间。共计有40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随机抽样40例无攻击行为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分析。
二、工具
1.一般情况调查表:自编攻击行为某些相关因素调查表,包括年龄、性别、文化、既往史。攻击行为认定标准:任何伤害他人躯体并造成至少是轻伤后果的行为。
, http://www.100md.com
2.早年(18岁以前)不良环境问卷:根据CONVIT某些不良家庭问卷编制、包括:(1)家庭结构不完整(父母离婚、双亡;再婚;分居);(2)父和(或)母患精神病;(3)父和(或)母有犯罪记录;(4)父和(或)母有药物或酒精滥用;(5)曾遭受父母虐待;(6)曾被父母遗弃;其他不正常家庭环境。按0~1两级评分。
结 果一、一般资料:研究组中平均年龄25.3±4.1岁,首发年龄19岁,病程4.5±1.6年。住院次数3.1±4.5次。对照组平均年龄27±3.5岁,首发病年龄21.5±3.7岁,病程5.5±4.0年,住院次数4.1±3.7次。两组对照无显著性差异,P>0.05。
二、两组患者与攻击行为的某些相关因素对照情况见表1
表1 精神分裂症攻击组非攻击组某些相关因素对照
, 百拇医药
性别
年龄
文 化
既往攻击史
男
女
<30岁
>30岁
高中以上
初中以下
有
无
攻击组
, 百拇医药 23
17
25
15
12
28
32
8
n=40
对照组
18
22
14
26
, 百拇医药
19
21
10
30
n=40
χ2
1.25
6.05
2.58
24.26
P值
>0.05
<0.05*
, 百拇医药
>0.05
<0.01**
*有显著性差异 * *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三、精神分裂症攻击组与非攻击组不良家庭环境对照情况见表2
表2 精神分裂症攻击组与非攻击组年不良家庭环境对照
攻击组
(n=40例)
非攻击组
(n=40例)
χ2
, 百拇医药
P值
有
无
有
无
缺损家庭结构
15
25
7
33
4.01
>0.05
父和(或)母患精神病
, 百拇医药
11
29
3
37
5.54
<0.05*
父和(或)母有犯罪记录
1
39
0
40
1.01
>0.05
, 百拇医药
父和母药物和酒精滥用
18
22
6
34
8.57
<0.01**
曾受父母虐待
12
28
2
38
8.66
, http://www.100md.com
<0.01**
曾被父母遗弃
1
39
0
40
0
其他不正常家庭环境
14
26
3
37
9.04
, http://www.100md.com
<0.01**
不良家庭环境
32
8
13
27
18.34
<0.01**
*有显著差异,**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讨 论精神分裂症的攻击行为是个体内在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年龄在30岁以下,既往有攻击史者更容易发生攻击行为,与国内外文献报道基本一致,提示临床对该类人群多加监测,对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有一定意义。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中显示了有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与父和(或)母亲曾有酒精、药物滥用、曾受父母虐待及不良家庭环境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说明早年家庭环境对个体的行为模式形成起重要作用。也就是个体最早接受社会化的场所,不良的家庭环境常常影响个体的正常社会化过程。个体由于模仿而容易形成越轨的价值系统,而产生各种越轨行为[1],说明早年不良家庭环境对攻击行为的发生关系密切。因为我们认为临床除了积极采取传统抗精神病药及电休克和严格监护措施外,很有必要加强对早年不良家庭环境有人格和个性缺陷及有个体不良行为者加强心理治疗,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以人道主义和关心的态度对待他们,帮助他们,认识个性缺陷所在,鼓励他们树立信心,改造自己的性格[2],矫正不良行为模式,建立正确的价值系统。对减少早年不良家庭环境精神分裂症的攻击行为的发生率可能会有一定的好处。
参考文献[1]王小平,杨德森,李凌江,等.攻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环境因素对照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6,5卷(增刊):15.
[2]沈渔村主编.精神病学,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757.
(收稿日期:1998—07—06),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