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门静脉高压症外科的现状与发展
作者:黄延庭
单位:100034 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外科
关键词:
中华外科杂志/980601 第六届全国门静脉高压症专题研讨会于1997年10月在深圳召开,会议收到来稿214篇,43位代表在会议上做了发言。现就我国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现状与发展的几个问题和同道们讨论。
1.我国门静脉高压症流行病学简况:根据全国各地24所医院的调查资料可见,年平均住院患者数由60年代每年的29.2例逐步上升至90年代每年的33.4例,从地区来看,华北、西北、东北的住院人数增加更为明显,长江流域却有所下降,这可能与近些年来血吸虫病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有关。据5295例的表面抗原检测结果,71.96%患者为乙肝,提示肝炎坏死后性肝硬变仍是我国门静脉高压症的主要原因。这表明门静脉高压症一直是威胁我国人民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加强门静脉高压症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一步提高各种治疗方法的效果仍然是我国医务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 http://www.100md.com
2.关于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经验:自50年代我国开展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以来,我国外科医生对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经验已更加成熟,有效的治疗手段也增加了不少。急诊手术在全部手术中所占的比例已从60年代的25%降至11%,说明对急性出血病例的非手术止血措施,包括加压素、生长抑素、内镜硬化剂注射和结扎等,不但方法增多,而且行之有效,使更多的患者有机会接受择期手术治疗,而择期手术的病死率已从60年代的10%降至90年代的2.5%。这不但说明对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时机的掌握更为准确,手术技术更为娴熟,也说明包括麻醉、ICU等在内的综合医疗实力的显著提高。在手术类型方面,60年代是分流和断流两类手术平分秋色,而80年代以后,断流术与分流术的比率已增至2.2~2.7∶1,断流术更加规范化,而分流术也并未被淘汰,但比较注意控制性分流,远端脾肾分流也有开展。断流术和分流术联合应用已有更多的经验。所以对手术方式的选择应结合手术者本人的技术条件和比较成熟的经验,最重要的依据是手术疗效,以患者能得到最满意的结果为目标。
3.我国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的特色:40多年来,特别是80年代以后,不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国外已开展的新技术和新疗法在我国都已开展,只是肝移植因我国肝硬变主要是坏死后性,而酒精性较少,以及存在着经济能力、供体等问题暂不能妥善解决,所以开展不多。我国已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欧美已很少做预防性手术和断流手术,而我国预防性手术一直占择期手术的1/3左右,断流术更是较欧美普遍,但又不像日本已基本上放弃了分流术。分流断流联合手术也只有在我国开展。在基础和实验研究方面,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在血流动力学、液递物质、激素及其受体、门静脉高压性胃粘膜损害、一氧化氮的作用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研究。不少成果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并有所创新。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而又从我国的实际出发,保持和发扬我国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应该是我国门静脉高压症外科发展的方向。
4.建立队伍问题:我国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是已故的曾宪九、黄萃庭、健在的裘法祖等教授和老一辈学术带头人开创和奠基的。从1983年第一届全国门静脉高压症研讨会到第六届会议仅正式代表就增加了3倍,而且很多研究成果是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研究范围更加扩大,也更加有深度。在参加会议的代表中,近几届年轻人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后继有人,是我们事业兴旺发达的标志。老一辈外科学家留给我们的是他们对外科事业的奉献精神,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一切为患者的高尚医德,谦虚互敬的同道关系,还有对年轻人的培育爱护的责任感和期望他们能够成才的愿望,让我们继承和发扬老一辈外科学家在学术界的优良传统,使我国门静脉高压症外科的发展更上一个新台阶。, 百拇医药
单位:100034 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外科
关键词:
中华外科杂志/980601 第六届全国门静脉高压症专题研讨会于1997年10月在深圳召开,会议收到来稿214篇,43位代表在会议上做了发言。现就我国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现状与发展的几个问题和同道们讨论。
1.我国门静脉高压症流行病学简况:根据全国各地24所医院的调查资料可见,年平均住院患者数由60年代每年的29.2例逐步上升至90年代每年的33.4例,从地区来看,华北、西北、东北的住院人数增加更为明显,长江流域却有所下降,这可能与近些年来血吸虫病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有关。据5295例的表面抗原检测结果,71.96%患者为乙肝,提示肝炎坏死后性肝硬变仍是我国门静脉高压症的主要原因。这表明门静脉高压症一直是威胁我国人民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加强门静脉高压症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一步提高各种治疗方法的效果仍然是我国医务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 http://www.100md.com
2.关于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经验:自50年代我国开展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以来,我国外科医生对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经验已更加成熟,有效的治疗手段也增加了不少。急诊手术在全部手术中所占的比例已从60年代的25%降至11%,说明对急性出血病例的非手术止血措施,包括加压素、生长抑素、内镜硬化剂注射和结扎等,不但方法增多,而且行之有效,使更多的患者有机会接受择期手术治疗,而择期手术的病死率已从60年代的10%降至90年代的2.5%。这不但说明对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时机的掌握更为准确,手术技术更为娴熟,也说明包括麻醉、ICU等在内的综合医疗实力的显著提高。在手术类型方面,60年代是分流和断流两类手术平分秋色,而80年代以后,断流术与分流术的比率已增至2.2~2.7∶1,断流术更加规范化,而分流术也并未被淘汰,但比较注意控制性分流,远端脾肾分流也有开展。断流术和分流术联合应用已有更多的经验。所以对手术方式的选择应结合手术者本人的技术条件和比较成熟的经验,最重要的依据是手术疗效,以患者能得到最满意的结果为目标。
3.我国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的特色:40多年来,特别是80年代以后,不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国外已开展的新技术和新疗法在我国都已开展,只是肝移植因我国肝硬变主要是坏死后性,而酒精性较少,以及存在着经济能力、供体等问题暂不能妥善解决,所以开展不多。我国已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欧美已很少做预防性手术和断流手术,而我国预防性手术一直占择期手术的1/3左右,断流术更是较欧美普遍,但又不像日本已基本上放弃了分流术。分流断流联合手术也只有在我国开展。在基础和实验研究方面,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在血流动力学、液递物质、激素及其受体、门静脉高压性胃粘膜损害、一氧化氮的作用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研究。不少成果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并有所创新。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而又从我国的实际出发,保持和发扬我国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应该是我国门静脉高压症外科发展的方向。
4.建立队伍问题:我国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是已故的曾宪九、黄萃庭、健在的裘法祖等教授和老一辈学术带头人开创和奠基的。从1983年第一届全国门静脉高压症研讨会到第六届会议仅正式代表就增加了3倍,而且很多研究成果是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研究范围更加扩大,也更加有深度。在参加会议的代表中,近几届年轻人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后继有人,是我们事业兴旺发达的标志。老一辈外科学家留给我们的是他们对外科事业的奉献精神,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一切为患者的高尚医德,谦虚互敬的同道关系,还有对年轻人的培育爱护的责任感和期望他们能够成才的愿望,让我们继承和发扬老一辈外科学家在学术界的优良传统,使我国门静脉高压症外科的发展更上一个新台阶。,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