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学杂志》 > 1998年第12期
编号:10227189
老年医学
http://www.100md.com 《中国医学杂志》 1998年第12期
     作者:王士雯

    单位:100853 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血管病研究所

    关键词:

    中华医学杂志981210 随着各学科的先进技术向老年医学领域的渗透和转移,在衰老和抗衰老、老年病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在临床诊治上也突破了以往的年龄限制,各种新的介入诊断和治疗技术在老年人应用进一步得到推广。一年来召开了老年流行病、呼吸、神经、中西医和老年康复医学等大型学术研讨会,代表 着老年医学的发展方向。在各类刊物上发表涉及老年医学的文章3800余篇。简述如下。

    一、衰老与抗衰老研究

    衰老机理研究主要集中在神经细胞、造血和免疫细胞的衰老上。煤炭医学院等用抗体诱发 动物急性红细胞溶血的方法建立了一种新的红细胞在体同步衰老的模型。采用小鼠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无血清培养建立神经细胞老化实验模型,为进一步研究细胞衰老的发生发展规律创造了条件。并在此模型基础上以M受体放射性配基分析术研究发现精氨酸加压素可使实验性神经细胞M受体位点数下降,这可能是其延缓实验性神经细胞老化的机制之一。兰州医学院等对大鼠中枢神经系统衰老的形态学研究发现,红核神经元核周体中脂褐素随增龄增多,出现核膜内折现象,附近线粒体的形态和核周体中其他细胞器也随增龄而形态改变。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嗅球在不同年龄阶段的fas基因表达,其出现顺序是颗粒细胞-僧帽细胞-小球层细胞,而消失的顺序则相反,提示分化越早的细胞其保持分化的能力越长,而分化越晚的细胞其保持分化的能力越短。此外,武警医学院等证实衰老过程中一氧化氮合成酶阳性神经元的数量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海马结构内生长抑素(SS)水平降低,SS阳性神经元的数目减少,SS mRNA神经元的基因表达水平降低,衰老过程中机体锌水平的降低是触发这种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第四军医大学发现与青年大鼠比较老年雌性大鼠下丘脑和血浆β-内啡肽、亮啡肽、强啡肽含量减少,下丘脑POMC基因和proenkephalin基因mRNA水平明显低于青年大鼠,提示老年前期雌性大鼠下丘脑内阿片肽合成能力减退,衰老对下丘脑和垂体内阿片肽调节机制的影响有所不同。
, http://www.100md.com
    第三军医大学研究显示老化肝脏枯否细胞在受内毒素和血小板激活因子刺激后的膜变形性、吞噬功能、细胞因子谱、膜磷脂肌醇转化、胞内钙离子等均明显异常,认为这可能是老化宿主创伤或感染后系统器官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增多的原因。虽然老龄大鼠肝脏内源性糖异生速率无明显改变,但基质支持下的糖异生速率在灌注时以及在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刺激下的糖异生速率明显降低,显示老化肝脏糖异生功能障碍,这可能是老化机体应激时代谢不稳定、组织修复差、并发症增多的重要原因。而维生素E对老化枯否细胞膜磷脂功能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他抗衰老研究包括上海医科大学等报道茶多酚能增强老龄大鼠体内抗氧化能力;雌性激素可促进小鼠脑微管蛋白合成,有利于神经元轴突、树突的分化与发育,延缓神经元的萎缩、老化,延长小鼠的寿命。军事医学科学院发现地黄低聚糖可使快速老化模型小鼠体内的集落刺激因子产生明显增多,具有增强其造血功能的作用。

    二、老年疾病的病理生理和防治

    1.老年性痴呆研究:一年来从基因、转录、神经递质等多方面探讨了其发生机制。西安医科大学等在痴呆模型大鼠背海马结构各部均可见较多的β-淀粉样蛋白(β-AP)样免疫反应神经元,阳性反应产物主要位于神经元核周质和突起。证实海马齿状回、CA1区神经元结构的改变与老年性痴呆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同时也表明铝可引起β-AP在大鼠背海马结构神经元的沉积。运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和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研究淀粉样β-蛋白(β/A4)基因突变与Alzheimer病(AD)的关系,结果在AD患者和正常对照的β/A4基因均未发现C→T突变及其它异常SSCP泳动变位。提出APP基因β/A4编码区突变不是一突变“热点”,在AD不具有普遍意义。南通医学院研究了血管性痴呆的关联负变化(CNV),提出血管性痴呆CNV异常可能与血管疾病所致的脑实质损害、认知和智能障碍使CNV复杂的内源成分受损有关。第一军医大学观察乙酰胆碱脂酶阳性纤维在非痴呆老年人、AD及多发梗塞性痴呆患者大脑皮质和海马内的不同分布及密度改变,证实中枢胆碱能神经功能障碍与痴呆程度密切相关,但并不是AD的特异性发病因素。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发现AD与健康老年人在apoE基因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上的差异有显著性,apoEε4等位基因与AD之间有显著性关联,apoEε4可能是AD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 百拇医药
    2.冠状动脉疾病研究:白求恩和平医院对老年冠心病载脂蛋白Lp(α)多态性研究显示Lp(α)、血脂水平、apo(α)低分子表型在冠心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apo(α)表型分子量与Lp(α)水平呈显著负相关,认为apo(α)表型是Lp(α)水平的主要决定因素,其低分子量表型在临床上比Lp(α)水平更具有参考价值。中国人 民解放军总医院对不同胆固醇水平的动脉内膜和中膜厚度检测,显示颈动脉内膜和中膜厚度与年龄、收缩压、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内膜和中膜厚度增加者其高血压病、冠心病及脑梗死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内膜和中膜厚度正常者,它可作为老年人动脉硬化变化情况的无创性检查指标。广东新会市中医院研究显示老年冠心病的HDL-C和HDL-C/TC与血液粘度中的ηb低切和ηb高切具有良好的负相关,同时检测这些指标并观察其负相关关系,对协助诊断冠心病和预测心血管危险因子具有应用价值。青岛医学院研究显示在老年冠心病其早晨的白细胞滤过指数和白细胞粘附率较高,这种白细胞变形能力和粘附能力的动态变化与老年冠心病发病的早晨高发现象密切相关。
, http://www.100md.com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的调查显示老年外科手术围手术期的心肌缺血与冠心病、高龄、术中及术后心动过速、血压升高有关,老年冠心病患者围手术期心肌缺血主要表现为无症状心肌缺血;术后48小时内为心肌梗死发生的高危期,应予以密切注意。另外,北京急救中心和北京医科大学等采用静脉溶栓和PTCA等治疗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明显降低了病死率和休克、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与青年组比较其并发症、冠脉再通率等无明显差异,说明这些新的治疗技术在老年人应用是安全有效的。

    3.其他老年常见疾病研究:北京医科大学等观察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感觉神经外周端和中枢端释放的老年性改变,结果示老年CGRP在合成部位——脊髓背根神经节的mRNA水平增高,并证实CGRP组织含量和释放的老年性降低并不是发生于CGRP转录环节。推测CGRP的这种改变与老年时血管张力调节失衡,血管阻力增高有关。老年高血压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随年龄增加而更趋明显,这些可能是老年时高血压等心血管疾患发病率增高的机制之一。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与普通高血压(CH)在细胞膜离子转运方面存在差异,ISH细胞Ca2+内流增加致大动脉硬化产生高血压,而CH患者Na+转运异常导致Ca2+内流增加,外周阻力增高产生高血压。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等发现老年大鼠听性脑干反应阈值升高,耳蜗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减弱,节细胞胞浆内可见多个脂褐素颗粒,神经纤维排列稀疏,节细胞内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免疫活性下降,血管纹内S-100蛋白免疫活性减弱,提示听觉系统老化病变以末梢器官为主。高血压可造成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异常和听觉损害,促进了老年性耳聋的发生。在老年性骨质疏松研究领域,维生素D受体基因与骨量及骨代谢的研究受到许多学者的重视。

    (收稿:1998-09-05),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