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肝胆胰外科杂志》 > 1999年第1期
编号:10206846
T管拔除后迟发性胆汁漏二例报告
http://www.100md.com 《肝胆胰外科杂志》 1999年第1期
     作者:钱曙阳

    单位:泰顺县人民医院外科(325500)

    关键词:

    肝胆胰外科杂志990136 临床上T管拔除后迟发性胆汁漏大都发生在24小时之内,迟于一周后发生者极为罕见,我院于85年、94年共收治二例,最长时间距T管拔除后28天,现报告如下。

    例1男,37岁。因车祸致右肝破裂,胆总管破裂,空肠上段破裂。于85年3月在秦顺二医行肝修补肠修补,胆总管修补加T管支架引流。术后时有阵发性腹痛,无肠梗阻症状,诊断为肠粘连,术后92天,经T管造影无胆道狭窄将T管拔除。拔管后无不良反应,三天后隧道口闭合佳而出院。出院后三天,患者多量饮食后出现腹痛、呕吐、腹胀、肛门停止排气等典型的肠梗阻症状。在当地分医院行补液等治疗。36小时后突然疼痛加剧,转为持续性全腹痛,腹胀加重。再次转本院治疗。经剖腹探查发现腹腔内胆汁样液约2000ml,T管引流之隧道与胆总管交界处裂口约0.5cm,胆汁外溢空肠原修补处呈膜状粘连成角梗阻,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痛疤痕质硬,形成狭窄。梗阻近端肠管高度扩张。行胆总管T管引流,肠粘连松解,腹腔引流术。术后三周T管造影无胆道狭窄,拔除T管后痊愈出院,五年后胃大部切除未见胆道异常。
, 百拇医药
    例2,女,42岁。因肝内外胆管多发结石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中毒性休克于1994年1月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因患者处于休克状态,不能耐受长时间手术。故未能将肝内胆管结石取尽。术后恢复尚好。因春节将至,患者要求出院。故于术后18天带T管出院。嘱三个月后Ⅱ期手术。术后25天,患者睡眠中翻身不慎将T管拉脱。在当地医院行窦口包扎后无胆汁外漏、无腹痛、无黄疸。二天后窦口闭合。T管脱落后26天,患者出现右上腹痛,伴畏寒发热,巩膜黄染,在当地医院经补液抗生素治疗。第三天出现剧烈持续性腹痛、腹胀而再次入我院。剖腹探查见腹腔内胆汁样脓液约1500ml。胆总管原T管引流处裂口约0.6cm大小,胆汁外溢,胆总管下端结石约0.8cm,嵌顿于oddi氏括约肌。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腹腔引流。五个月后再行胆道内引流,术后无不良反应。

    讨论

    常规T管拔除后胆汁漏一般发生于营养不良,皮制裁激素的长期使用,或远端胆道狭窄、结石、蛔虫梗阻等。有报道拔除T管时操作不当,暴力等引起胆总管撕裂者。但大都发生于拔除T管后24小时之内,极少有超过三天者。本组例,因肠梗阻,未见同类文献报道。本组例2T管是属拉脱,但胆汁漏发生在28天后,不存在胆总管撕裂等问题。二例均无窦道愈合不良的潜在因素。
, 百拇医药
    本组二例发生胆汁漏前均有明显的诱发因素。例1有典型的肠梗阻症状,由于同时存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疤痕狭窄,肠梗阻发生后即形成一个闭袢环境,肠内压力不断升高,此压力向胆道内传播使胆汁不能外汇,形成一个类似胆道梗阻病理变化,终致胆总管与T管引流之窦道交界处存裂。例2有明显的胆道梗阻症状(夏科氏三联症),续而发生5例,同一部位存裂。临床上若能在胆汁漏发生之前及时解除胆道梗阻,即可避免此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故当T管拔除后近期内发生胆道梗阻时,宜应尽早手术探查,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迟发性胆汁漏由于距T管拔除时间长,其窦道已完全闭合,故均属于完全性内漏,临床上常易疏忽,误、漏诊率高。当近期T管拔除病,出现腹膜炎症状者均应考虑胆漏可能,作一简单腹腔穿刺即可帮助诊断。胆漏发生后均有严重的腹膜炎,甚至出现中毒性休克,手术应简单快捷为宜。本组2例行T管引流术后恢复均佳,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

    (收搞1998-12-21),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