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肠套叠30例误诊分析
作者:周一明 邓素坤 刘康海
单位:周一明 邓素坤 广西玉林地区人民医院(玉林 537000);刘康海 广西玉林地区卫校
关键词: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990165 肠套叠是小儿常见急腹症之一,其早期症状不典型或以某一局部症状为突出时易误诊。为避免误诊,减少治疗上的失误,现将我院1987~1997年间误诊的30例病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3个月~1岁4个月,其中1岁以内27例,占
90%,收入儿科及传染科22例,外科8例,其中1例收入外科后转至儿科,再转回外科。误诊时间最长3天,平均30h。误诊为急性菌痢8例,坏死性肠炎7例,肠炎9例,上消化道出血2例,颅脑外伤1例,呕吐原因待查3例。
, 百拇医药
1.2 治疗结果 30例均治愈,其中空气、钡剂灌肠复位3例,手术复位27例,因肠坏死行肠切除吻合术6例。
2 典型病例
2.1 误诊为菌痢:
例1,患儿女,6个月。因解粘液脓血便伴发热3天,呕吐1天收入院。体检:T38℃,P150
/min,R42/min。精神差,腹膨隆,腹壁软,未触及包块,肠鸣音减弱,未闻及气过水音。大便常规:RBC+++/HP,WBC+++/HP,脓球+/HP,腹部平片可见多个液平面,入院诊断急性菌痢并中毒性鼓肠。经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等治疗,腹胀未减,肛门指检指套有果酱样大便,做钡灌肠X线检查提示肠套叠而转外科手术复位(为回一结型肠套叠),痊愈出院。
2.2 误诊为肠炎
, 百拇医药
例2,患儿男,4个月。因发热、解水样便3天收入院。体检:T39℃,轻度脱水征,腹平软,未触及包块,肠鸣音减弱,血K+3.1mmol/L,入院诊断为小儿肠炎并低钾血症。入院第2天出现腹胀,无呕吐及便血,腹部未触及包块,腹平片示肠道气体多,未见液平面,经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补液补钾等治疗病情无好转,做钡灌肠X线检查提示肠套叠而转外科手术复位(为回一结型肠套叠),痊愈出院。
2.3 误诊为坏死性肠炎
例3,患儿男,6个月。因呕吐、解新鲜血便1天入院。体检:T37.3℃,P130/min,R32/min。精神差,无明显贫血外貌,腹平软,未触及包块,肠鸣音减弱,未闻及气过水音。大便常规RBC+++/HP,WBC+/HP,潜血++++/HP,钡灌肠X线检查未发现异常,入院诊断坏死性肠炎,予抗感染、补液、止血等治疗,入院7h后出现腹胀,继续解鲜红色血便,请外科会诊拟诊下消化道出血,肠套叠诊断依据不足。经输血、止血等综合治疗无效,3h后转外科剖腹探查(为回一结肠套叠、部分回肠已坏死),痊愈出院。
, 百拇医药
3 讨论
3.1 小儿肠套叠是小儿急性肠梗阻的最常见原因,临床上有阵发性腹痛(哭闹)、血便及肿物三者存在即可确诊[1],但临床上出现典型的肠套叠征象时疾病多属后期,为提高治愈率、缩短疗程,避免手术创伤,早期诊断是关键。分析本组30例误诊原因,主要是:①早期症状不典型,未及时做必要的检查,哭闹、呕吐不具有特异性,故难以鉴别。故应详细询问病史,保持对本病的警惕性,肠套叠患儿多为阵发性哭闹,伴屈腿、面色苍白,每次发作约10~20min,间歇期症状消失,约数十分钟后又突然发作,而肠炎、菌痢的腹痛不及肠套叠剧烈而有规律。②医生思想不重视,检查不仔细而造成误诊,蜡肠样腹部肿块是具有重要诊断意义的腹部体征,本病早期腹部检查可出现阴性结果,应动态观察病情。患儿缺乏叙述能力,体检不合作,在哭闹,腹胀情况下腹部触诊困难,本组14例入院后查体均发现有腹部包块。如患儿体检不配合,可适当应用半减期短的镇静剂如安定,使其安静后再检查。③以哭闹、呕吐、血便为主要症状的肠套叠易误诊为菌痢及坏死性肠炎,如典型病例1和3,未能仔细观察和分析大便性状,肠套叠血便常为暗红色果酱样便,亦可为新鲜血便或血水,不含粪质,一般无臭味;而菌痢排便次数多,含有大量粘液及脓血便,含粪质,有里急后重,腹部触不到肿块;坏死性肠炎大便频繁,呈洗肉水样,量较多,具有特殊腥臭味。④其它疾病也可诱发肠套叠,如典型病例1,在菌痢的基础上,因肠蠕动紊乱,也可并发肠套叠,肠炎既可为肠套叠的诱因,也可是其结果或并发症,本组有9例。故怀疑肠套叠存在而又不易与内科疾病鉴别时,应及时行钡灌肠X线检查进行确诊,对菌痢、肠炎患儿应加强观察,警惕诱发肠套叠。⑤忽视肛门指检对本病的重要诊断价值。肠套叠能自行排血便者占30%,直肠指检带出血便者占60%[1]。对2岁以下,特别是4~10月龄的急腹症患儿要常规做直肠指检,以便及早发现血便的存在。必要时可用少量生理盐水灌肠,以发现早期停留在结肠近段,未至直肠的血便。
参考文献
[1] 吴瑞萍,主编.实用儿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278
(1998-01-12收稿), 百拇医药
单位:周一明 邓素坤 广西玉林地区人民医院(玉林 537000);刘康海 广西玉林地区卫校
关键词: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990165 肠套叠是小儿常见急腹症之一,其早期症状不典型或以某一局部症状为突出时易误诊。为避免误诊,减少治疗上的失误,现将我院1987~1997年间误诊的30例病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3个月~1岁4个月,其中1岁以内27例,占
90%,收入儿科及传染科22例,外科8例,其中1例收入外科后转至儿科,再转回外科。误诊时间最长3天,平均30h。误诊为急性菌痢8例,坏死性肠炎7例,肠炎9例,上消化道出血2例,颅脑外伤1例,呕吐原因待查3例。
, 百拇医药
1.2 治疗结果 30例均治愈,其中空气、钡剂灌肠复位3例,手术复位27例,因肠坏死行肠切除吻合术6例。
2 典型病例
2.1 误诊为菌痢:
例1,患儿女,6个月。因解粘液脓血便伴发热3天,呕吐1天收入院。体检:T38℃,P150
/min,R42/min。精神差,腹膨隆,腹壁软,未触及包块,肠鸣音减弱,未闻及气过水音。大便常规:RBC+++/HP,WBC+++/HP,脓球+/HP,腹部平片可见多个液平面,入院诊断急性菌痢并中毒性鼓肠。经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等治疗,腹胀未减,肛门指检指套有果酱样大便,做钡灌肠X线检查提示肠套叠而转外科手术复位(为回一结型肠套叠),痊愈出院。
2.2 误诊为肠炎
, 百拇医药
例2,患儿男,4个月。因发热、解水样便3天收入院。体检:T39℃,轻度脱水征,腹平软,未触及包块,肠鸣音减弱,血K+3.1mmol/L,入院诊断为小儿肠炎并低钾血症。入院第2天出现腹胀,无呕吐及便血,腹部未触及包块,腹平片示肠道气体多,未见液平面,经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补液补钾等治疗病情无好转,做钡灌肠X线检查提示肠套叠而转外科手术复位(为回一结型肠套叠),痊愈出院。
2.3 误诊为坏死性肠炎
例3,患儿男,6个月。因呕吐、解新鲜血便1天入院。体检:T37.3℃,P130/min,R32/min。精神差,无明显贫血外貌,腹平软,未触及包块,肠鸣音减弱,未闻及气过水音。大便常规RBC+++/HP,WBC+/HP,潜血++++/HP,钡灌肠X线检查未发现异常,入院诊断坏死性肠炎,予抗感染、补液、止血等治疗,入院7h后出现腹胀,继续解鲜红色血便,请外科会诊拟诊下消化道出血,肠套叠诊断依据不足。经输血、止血等综合治疗无效,3h后转外科剖腹探查(为回一结肠套叠、部分回肠已坏死),痊愈出院。
, 百拇医药
3 讨论
3.1 小儿肠套叠是小儿急性肠梗阻的最常见原因,临床上有阵发性腹痛(哭闹)、血便及肿物三者存在即可确诊[1],但临床上出现典型的肠套叠征象时疾病多属后期,为提高治愈率、缩短疗程,避免手术创伤,早期诊断是关键。分析本组30例误诊原因,主要是:①早期症状不典型,未及时做必要的检查,哭闹、呕吐不具有特异性,故难以鉴别。故应详细询问病史,保持对本病的警惕性,肠套叠患儿多为阵发性哭闹,伴屈腿、面色苍白,每次发作约10~20min,间歇期症状消失,约数十分钟后又突然发作,而肠炎、菌痢的腹痛不及肠套叠剧烈而有规律。②医生思想不重视,检查不仔细而造成误诊,蜡肠样腹部肿块是具有重要诊断意义的腹部体征,本病早期腹部检查可出现阴性结果,应动态观察病情。患儿缺乏叙述能力,体检不合作,在哭闹,腹胀情况下腹部触诊困难,本组14例入院后查体均发现有腹部包块。如患儿体检不配合,可适当应用半减期短的镇静剂如安定,使其安静后再检查。③以哭闹、呕吐、血便为主要症状的肠套叠易误诊为菌痢及坏死性肠炎,如典型病例1和3,未能仔细观察和分析大便性状,肠套叠血便常为暗红色果酱样便,亦可为新鲜血便或血水,不含粪质,一般无臭味;而菌痢排便次数多,含有大量粘液及脓血便,含粪质,有里急后重,腹部触不到肿块;坏死性肠炎大便频繁,呈洗肉水样,量较多,具有特殊腥臭味。④其它疾病也可诱发肠套叠,如典型病例1,在菌痢的基础上,因肠蠕动紊乱,也可并发肠套叠,肠炎既可为肠套叠的诱因,也可是其结果或并发症,本组有9例。故怀疑肠套叠存在而又不易与内科疾病鉴别时,应及时行钡灌肠X线检查进行确诊,对菌痢、肠炎患儿应加强观察,警惕诱发肠套叠。⑤忽视肛门指检对本病的重要诊断价值。肠套叠能自行排血便者占30%,直肠指检带出血便者占60%[1]。对2岁以下,特别是4~10月龄的急腹症患儿要常规做直肠指检,以便及早发现血便的存在。必要时可用少量生理盐水灌肠,以发现早期停留在结肠近段,未至直肠的血便。
参考文献
[1] 吴瑞萍,主编.实用儿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278
(1998-01-12收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