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 1999年第1期
编号:10212319
巨细胞型骨肉瘤1例报告
http://www.100md.com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
     作者:石 喆 任占平

    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民医院(柳州 545001)

    关键词: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9901100 巨细胞型骨肉瘤是骨肉瘤的一种罕见类型,病理学上易误诊为骨巨细胞瘤。现将我院1例巨细胞型骨肉瘤的诊断体会报道如下:

    患者,男,40岁。因右膝部疼痛,行走乏力1月余入院。检查:右膝部肿胀,窝处见一5cm×6cm大小的肿块,固定,质硬,边界不清,肿物表面见曲张静脉。右膝内侧压痛,膝关节活动度20~80°(伸直位0°)。X线及CT诊断:右股骨下端肿瘤,不排除恶性变。术前病理活检诊断为骨巨细胞瘤Ⅱ级。术中见右内髁骨面变软,厚约3mm,打开骨面见股骨下段已呈蛋壳样破坏,有陈旧性出血约30ml。行右股骨下段肿瘤切除,送病检。

    大体检查:骨组织一块,17cm×14cm×7cm大小,股骨已切开,切面股骨结构被破坏,呈暗褐色碎渣状,可见出血、坏死,有沙砾感,骨皮质破坏,未见明显肿块。髓腔内有出血。镜下可见两种形态的瘤细胞。一种瘤细胞呈显著的多形性及异型性,大小不等,卵圆形或多边形。核大深染,核分裂像多见,细胞周围有较多的骨样基质即肿瘤成骨。另一种为大量的多核巨细胞,散在分布,巨细胞呈破骨细胞样,分化良好,核多,约10个以上。病理诊断:巨细胞型骨肉瘤。

    讨论 Unni[1]在《骨肿瘤》中将巨细胞型骨肉瘤列为一个独立的类型,并指出约25%的骨肉瘤含有破骨细胞样的良性巨细胞。因此巨细胞型骨肉瘤必须与骨巨细胞瘤区别。本例活检时诊断为骨巨细胞瘤,复查原切片及手术切片,有肿瘤细胞间有肿瘤性骨样组织和骨组织。骨巨细胞瘤亦可产生反应性骨样组织和编织骨,但边缘为良性骨母细胞围绕。本例含有大量的巨细胞,掩盖了背景中的恶性细胞,以致忽略了巨细胞与背景细胞恶性程度不一致这一特点。而在骨巨细胞瘤中巨细胞与背景的基质细胞核形态相似。

    正确的诊断决定适当的治疗。骨肉瘤应作整块切除、保留肢体或载肢术、关节离断术,辅以术前或术后化疗[2,3]。因此,病理医师要掌握巨细胞型骨肉瘤的特征,作出正确诊断,指导临床进行适当的治疗。

    参考文献

    [1] Unni KK. Bone tumors. New York Churchill Livstone,1988:117

    [2] 赫荣国,王浩.骨肉瘤外科治疗进展.中华骨科杂志,1991;(11):133

    [3] Glasser DB, Lane JM, Huvos AG, et al. Survvial prognosis and therapeutic response in osteogenic sarcoma. Cancer,1992;69:698

    (1998-06-23收稿)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