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 1999年第1期
编号:10212327
钻孔尿激酶灌注治疗颅内血肿52例报告
http://www.100md.com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
     作者:仇 洪 张传东 韦继明 莫艺忠 韦 舸 李鸿飞 牙韩珍

    单位:广西河池地区民族医院(河池 547000)

    关键词: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990192 自1996年以来,我科采用钻孔尿激酶灌注治疗颅内血肿52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52例,男41例,女11例,年龄2~76岁,平均34.2岁。8例为自发性颅内出血,44例为外伤性颅内血肿。起病到手术时间,<24h 4例;24~72h 4例;>72h 44例。GCS计分,3~8分 4例;9~12分 22例;≥13分 26例。

    1.2 头颅CT表现 硬膜外血肿32例,硬膜下血肿12例,脑内血肿8例。血肿量:≤30ml 18例,>30ml 34例,最大80ml。骑跨横窦沟血肿量为10~15ml。

    1.3 手术方法 本组病例均根据CT定位行血肿部位颅骨钻孔,仅钻一孔。麻醉方法:42例采用局麻,4例因合并伤处理作了插管全麻,6例小儿采用静脉复合麻。钻孔后,硬膜外血肿者,吸除部分血肿。脑内或硬膜下血肿者,切开硬膜,用脑穿刺入血肿内,吸除部分血肿。然后于血肿腔内置入14~16号尿管,管端2cm长范围内剪出两个侧孔以利引流冲洗。每天向血肿腔灌注含尿激酶1~2万U的生理盐水混合液2~4ml,然后夹管保留6h,6h后开放引流管引流溶解的血肿,以上操作每天进行1次,注意引流量及颜色。

    2 结果

    本组病例引流管留置时间最短3天,最长9天,平均5.6天,术后均经CT复查血肿基本引流干净。本组无并发症发生,均治愈出院。

    3 讨论

    3.1 尿激酶是一种外源性非特异性纤溶酶原直接激活剂,它亦能清除抑制因子对纤溶酶的抑制作用,因此能溶解血肿。文献[1]报道,尿激酶无抗原性,对脑组织无导致炎症和出血作用。因而被广泛应用在自发性和创伤性颅内出血所致的血肿[2,3],本组均达到引流血肿之目的,而无并发出血,或导致炎症及加重脑水肿。

    3.2 手术适应证及时机 本方法应选择无脑疝或脑疝形成倾向,无合并严重或广泛脑挫裂伤及较重脑水肿的颅内血肿[1]。手术时机选择:本组手术时机为24h~12天,平均4.5天,这也与王恩海[1]介绍的2~6天相似。因此我们认为手术宜在亚急性期进行,其一避免在病程之急性期耐受力差而不利于手术;其二避免急性期血肿引流后减压导致再出血。

    3.3 本法优点为手术简单、损伤少,常不需全麻及输血,尤其适用于年老体弱及脑内血肿的病人。我们认为,选择有适应证的病例,在亚急性期,局麻下钻孔,尿激酶灌注引流治疗颅内血肿,效果较好,在临床上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恩海.尿激酶溶解引流硬膜外血肿.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5;11(3):182

    [2] 赵卫忠,等.继发性脑室出血的治疗.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5;11(1):51

    [3] 方乃成,等.大口径多孔引流管装置加尿激酶灌注治疗创伤性脑室出血(摘要).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6;12(3):136

    (1998-06-06收稿)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