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华夏医学》 > 1999年第1期
编号:10216413
经宫腔镜子宫纵隔矫形术32例疗效分析
http://www.100md.com 《华夏医学》 1999年第1期
     作者:任小青

    单位:梧州市工人医院妇产科 广西梧州市 543005

    关键词:宫腔镜;子宫手术;纵隔矫形术

    华夏医学990153 子宫纵隔是子宫发育畸形之一,是引起不孕、习惯性流产、胎位异常、早产以至不育的公认病因,传统的治疗方法是经腹行子宫矫形手术[1,2],但由于盆腔内粘连和以后分娩常需剖宫产结束,促使人们寻找一种新的手术方法,近年来,随着妇科内镜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发展,使子宫纵隔的矫形手术得以在微创伤的环境下完成。现将笔者在北京复兴医院进修期间收集的该院自1992年4月至1998年1月,应用宫腹腔镜手术矫形子宫纵隔畸形32例并随访其疗效,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 百拇医药
    1992年4月至1998年1月在该院行宫腔镜子宫纵隔矫形手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septa,TCRS)32例,其中完全子宫纵隔4例,不全子宫纵隔28例,患者平均年龄29.68岁(24~39岁),以习惯性流产就诊者15例,流产次数最高达5次,自然流产1~2次者8例,1例孕7个月早产,婚后2年以上未孕者6例,体检发现子宫纵隔畸形者2例。

    1.2 器械

    宫腔镜检查选用日本olympus HF-P型或IT型软镜,尖端外径分别为3.5~4.5mm;宫腔镜手术选用日本olympus 21 Fr电切镜,外鞘为7.0mm;腹腔镜选用电视腹腔镜及摄像显像系统,由美国Baxter公司生产;B超选用日本Aloka-210型或日本RT-2600型实时线阵超声仪,探头频率3.5MHz。

    1.3 方法

, 百拇医药     1.3.1 术前均行宫腔镜B超联合检查,患者取截石位,膀胱适量自然充盈,常规外阴阴道消毒,铺无菌巾,宫腔镜检查前及检查同时B超探查子宫大小,形状及双侧附件情况,通过膨宫液进入宫腔,B超图像更清晰,可见子宫分成两腔,不全纵隔在宫颈内口或以上分为两个腔,完全纵隔自宫底到近宫颈外口分为两个腔,而且能测出纵隔的长度、宽度、厚度。明确诊断后,制定手术方案。

    1.3.2 手术方法:对宫腔镜B超联合检查确诊的子宫纵隔患者,于月经干净3~8d施行手术,手术前晚9时宫颈放置宫颈扩张棒1根。

    ①宫腔镜手术方法:患者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截石位,常规外阴阴道消毒,铺无菌手术巾。经导尿管向膀胱注入生理盐水至子宫充分显影。放置阴道窥器,Hegar扩张宫颈口至7~8号,置入已安装好灌流和显像系统的宫腔电切镜,由外向内再次观察宫内情况,然后自纵隔末端至基底部左右交替对称切割,利用B超监导切割深度及方向,至纵隔基底部时,每切割一刀,注入灌流液膨起宫腔,同时B超观察子宫形态,切勿切入过深,伤及子宫底,造成子宫穿孔。当声像图显示子宫底部厚度与宫体前后壁厚度一致,宫底部宫腔成弧形,宫腔镜下切割面平整时,手术结束。
, 百拇医药
    ②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方法:腹腔镜监护的患者采用全麻。截石位,常规腹部、会阴及阴道消毒,铺无菌大孔手术巾,暴露腹部及会阴部术野,放置导尿管排空膀胱。按腹腔镜检查操作步骤,置镜后检查子宫形状,排除双角或双子宫,同时检查盆腔脏器的病变情况,确诊后应先行宫腔内操作。如需B超监护宫腔镜手术者,可行撤去腹腔镜照明系统,排出腹腔内二氧化碳气体,腹壁贴无菌手术薄膜,宫腔镜下切除子宫纵隔,手术方法如前述。待宫腔镜手术结束后,取下腹部无菌手术薄膜,再次腹腔内充气,置镜,经阴道举宫,观察子宫浆膜层有无破损、出血、或电切过深所致组织变性的苍白痕迹,输卵管和盆腔有无积血、积液及病变情况。根据需要增加辅助穿刺套管,继续腹腔镜手术。术毕放置IUD预防宫腔内粘连,两月后取出,同时应用雌孕激素人工周期2~3月。

    2 结果

    2.1 宫腔镜直视下子宫纵隔切除共施术32例,其中切除不全子宫纵隔28例,完全子宫纵隔4例,17例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①宫腔镜手术时间:平均30.83min(20~45min);②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时间:平均52.64min(40~80min)。③全部手术经过顺利,无1例子宫穿孔。术后给予静脉滴注替硝唑及甲氟哌酸各0.4g预防感染,术后6h患者能下床活动进正常饮食。仅1例合并泌尿系统感染,余31例体温均在正常范围。
, 百拇医药
    2.2 宫、腹腔镜联合手术中发现卵巢囊肿、盆腔粘连6例,行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盆腔粘连松解术,7例行输卵管美蓝通液术。

    2.3 术后随访时间最长6年,最短3个月。术后随访1年以上者23例,17例妊娠,11例足月分娩。分娩患者的年龄均在35岁以下,其中8例有自然流产史,最高流产次数4次,1例有婚后4年未孕史,1例有婚后13年未孕史。尚未生育的病例中,包括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夫妻离异1例,不要求生育1例,有内分泌功能异常1例,术中发现盆腔粘连2例,腹腔镜下粘连分离并行输卵管美蓝通液,3条输卵管通畅,1条输卵管因粘连扭曲不通。术后分娩率为64.71%(11/17)。

    3 讨论

    胚胎发育期子宫、宫颈、阴道上部为两侧苗勒氏管的融合,如两管的中间部未消失,则形成持续存在的纵隔,纵隔的存在而影响着床或纵隔纤维组织较多及血供不足,不能满足胚胎的发育,从而导致流产、早产、死胎等[3,4]
, 百拇医药
    传统方法对子宫纵隔的治疗是经腹切开子宫,剪去宫腔纵隔,再予缝合[1,2],手术损伤大,术中术后合并症多,术后的瘢痕子宫需两年后才能妊娠,常须剖宫产结束分娩[3]

    宫腔镜手术的问世,使几乎所有宫腔内良性病变得以在宫腔镜下治疗,该术损伤小,术中术后合并症少,恢复快,国外已出现了宫腔镜手术代替开腹手术的趋势。应用宫腔镜子宫纵隔畸形矫形术,避免开腹,子宫不留瘢痕,术后3个月即可妊娠。本组10例患者术后3个月B超检查宫腔形态正常,4例患者宫腔镜B超联合检查宫腔形状正常,宫腔无粘连及疤痕。对随访1年以上的23例结果分析,除5例有明确导致不孕因素外,术后分娩率达64.71%。所以认为:宫腔镜子宫纵隔矫形术,疗效明显,方法简便,但手术有一定技术难度。宫腔镜手术应在监护下进行,纵隔子宫切除更需监护以指导手术切除纵隔及预防子宫穿孔。目前有B超监护及腹腔镜监护两种,B超监护安全、简便,给术者明确提示手术切除的程度与是否完全,但由于手术主要在宫腔内实施,有时灌流液的渗透、切割组织碎屑的残留,导致声像图上宫腔回声杂乱,使B超难以发现子宫穿孔,故应用腹腔镜监导宫腔镜手术,不仅能直视下及早发现子宫穿孔,弥补单纯超声监导的局限性,同时又有对术前尚未发现的盆腔病变进行诊断和处理,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从而为子宫纵隔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准确、全面的治疗方法。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苏应宽.刘新民主编.妇产科手术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353~354

    [2] 王淑贞主编.实用妇产科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863~864

    [3] 杨延林摘译.王世阆校.经宫腔镜行子宫成形术.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1989,16(5):318

    [4] 戚俐珠,李晓玲.子宫纵隔的诊断及治疗.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4,10(1):5

    (收稿 1998-11-20)

    [责任编辑 邓德灵 王慧瑾],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