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天忠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经验
作者:谷凌云 姜玉峰
单位:谷凌云 北京军区总医院(100700);姜玉峰 解放军总医院95级研究生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不全;中医药疗法;老中医经验;谢天忠
湖北中医杂志990103 笔者有幸随谢天忠教授学习,现就谢老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六法,归纳总结如下:
1 六法产生的理论基础
慢性肾功能不全属于中医学的水肿、癃闭、虚劳、呕吐、关格的范畴。病变机理错综复杂,但不外乎正虚和邪实两个方面。谢老认为,正虚以脾肾虚弱为主,涉及肺、心、肝和三焦;而邪实有风、湿、瘀、热、燥、毒等。各种肾脏疾病初期均与肺相关,风邪易先犯肺,既病之后风邪易除,而湿邪重浊粘滞,久羁不祛。脾胃为水谷运化之脏腑,病邪滞留日久,郁而化热,湿热瘀毒相结,阻遏三焦,升降功能失常,而致内伤脾胃,下注伤肾。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水谷精微生化无权;肾主气化,司水液之开阖,为水之下源,脾肾受损,则津液失于运化,升降开阖失常,终致浊阴内生不化,清浊相杂,形成浊阴弥漫之标实本虚之证。此外脾肾俱虚,气虚推动无力又可致血瘀;或邪闭经脉,离经之血不祛亦可形成血瘀。湿浊与瘀血相搏,进一步损害脏腑功能,出现一系列肾功能不全的表现。谢老从错综复杂、虚实并存的证候中,抓住疾病各个阶段不同变化的主要矛盾,审因论治,总结出一套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方法。
, 百拇医药
2 治疗方法
2.1 益肾排毒,化瘀通腑
该法适用于慢性肾功能不全各期,血肌酐、尿素氮增高者,轻、中、重证皆可通用。谢老认为,此为六法之首,不论出现哪种主证,必先用此法,再兼顾其它诸法。因肾不健则毒不排,瘀不化则腑不通,毒不祛则症不除。内服药:何首乌、枸杞子、山萸肉、草决明、元明粉(冲)、地龙、泽泻、猪苓各15g,生大黄6~10g(后下),丹参、赤白芍、茯苓各30g。随证加减,水煎分服。另配合中药灌肠,通过泄下,达到从肠道排除毒素,改善症状之目的。方药:生大黄20~30g, 生龙牡各30g,蒲公英、海藻各20g。浓煎取汁300ml,作保留灌肠。嘱其抬高臀部,右侧卧位,持续30分钟以上,使药汁与毒素交换,对促使毒素排泄,降低血中氮质有较好疗效。此法寓固肾与泻浊于一体,不但使肾得补,而且浊阴得从下窍泄出,从而使血中氮质滞留情况得以改善,从根本上祛除加重肾衰的各种因素,改善肾功能。
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各个阶段,均可出现瘀血证。该病迁延日久,久病多虚,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更因脏腑功能失调,气机失于流畅,血行缓慢,久病入络形成瘀血,故常加化瘀药丹参、赤芍等。应用活血药能缓解肾脏高凝状态,改善肾脏微循环。这与现代医学所说的慢性肾功能不全,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伴血小板聚集,纤维蛋白沉积的理论,是相吻合。
, 百拇医药
2.2 健脾强胃,降逆止呕
多用于慢性肾功能不全伴明显消化道症状者。症见面色萎黄,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体倦懒言,大便溏薄,舌质淡或红,苔腻,脉细濡弱。方药:丁香6g,黄连、竹茹、清半夏、陈皮各12g,太子参、柿蒂、黄芩、旋复花、党参、白术各15g,代赭石20g,茯苓、黄芪各30g。随证加减,水煎分服。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肾阳气互相资助。谢老认为,本法正是通过调理脾胃,改善患者消化道症状,不仅使肾得滋补,而且可改善机体对水湿的运化功能,从而降低血肌酐、尿素氮,改善肾功能。
2.3 平肝潜阳,滋养肝肾
适用于高血压明显的肾衰患者。症见眩晕、耳鸣、头胀痛,急躁易怒,两胁胀痛不适,少寐多梦,口苦而干,舌质红,苔黄,脉弦。方药:生地12g,菊花、草决明、枸杞子、何首乌、山萸肉、杜仲、玄参、女贞子、密蒙花各15g,石决明20g。重度顽固高血压者可配合西医降压药物。谢老认为,肝肾同源,母病必及其子,不可忽视滋补肝阴。肝阴足则肾得补,从而延缓肾衰的发展。
, http://www.100md.com
2.4 养心定志,解痉安神
临床上可见精神萎靡不振,头晕,失眠,忆力减退,口舌生疮,四肢酸软无力,麻木不仁,时有下肢痒痛感,手足热痛,耳鸣、耳聋,吞咽困难,排尿困难或潴留,或有谵语,肌肉颤抖,甚则昏迷。方药:丝瓜络12g,玄参、太子参、远志、柏子仁、五味子、天麻各15g,石决明、酸枣仁、夜交藤、合欢皮、菖蒲、钩藤各20g,丹参、生龙牡、赤白芍、生黄芪各30g。中医认为,心肾是水火相济关系,心火下降于肾,以助肾阳,使肾水不寒;肾水上济于心,以滋心阴,使心阳不亢。肾病日久必致心阴不足,水火失济。谢老认为,临床上不可忽视补心阴。心肾相交,水火既济,有助于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治疗。
2.5 益肾生髓,补血止血
临床多表现为心悸怔忡,健忘、失眠、多梦,面色无华,头晕目眩,四肢疲乏无力,甚者便血、衄血、呕血,两脉细数无力,舌淡体胖,苔薄白。方药:何首乌、枸杞子、杜仲、狗脊、玄参、太子参、当归、阿胶(烊化)、白芍、仙鹤草、茜草各15g,生熟地各12g,白茅根20g,生黄芪30g,随证加减。谢老认为,脾肾衰败,中焦不能变气取汁,化气生血,肾精不足,不能化生血液,同时气虚也致不摄血,故临床上见贫血、出血的患者,除了补脾外,应注意从补肾着手。
, http://www.100md.com
2.6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临床上见汗出恶风,头痛,鼻塞,流清涕,口干微渴,咽红肿痛,咳嗽,咯黄白痰,口有尿素味,皮肤干燥,瘙痒,舌苔薄白或黄,脉浮。方药:蜜麻黄、杏仁各10g,川贝母、陈皮、桔梗各12g,黄芩、板蓝根、芦根、牛蒡子、射干、紫菀、款冬花、白藓皮各15g,银花、连翘各20g,随证加减。中医认为,肺为水之上源,肾为气之根,主水液蒸腾排泄,为水之下源。肺肾二脏,生理相关,病理相系,肺病及肾,肾病及肺。临床所见,感冒或感染可使肾病反复发作,导致肾功能衰竭。所以控制感染可较好延缓肾功能衰竭。谢老认为,肾病治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3 典型病例
郎某,女,63岁,1993年10月初诊。有慢性肾盂肾炎病史十年余,慢性肾功能不全病史4年余,呈渐进性发展。刻诊见:面色白 光白,神疲乏力,腰膝酸软,纳差、恶心,尿频、尿有灼热感,舌质暗淡,苔腻微黄,脉细涩。化验:尿常规PRO:(++)~(+++),WBC:3~5个/HP,RBC:1~3个/HP;血常规Hb:76g/L,WBC3.5×109/L,RBC:3.2×1012/L;血BuN:13.56mmol/L,血Cr:382.6umol/L;B超显示:双肾弥漫性损害,双肾萎缩。
, 百拇医药
治宜益肾排毒,化瘀通腑。方药:生黄芪、赤白芍、茯苓、生龙牡各30g,山萸肉、何首乌、鸡血藤、草决明、泽泻、猪苓各15g,丹参20g,清半夏、陈皮各12g,生大黄8g(后下),水煎分服,1剂/d。配合中药灌肠,药用:生大黄、生龙牡各30g,蒲公英、海藻各20g,1次/d。
治疗月余,复诊时乏力、恶心、腰膝酸软等症明显好转,尿频、尿灼热感消失。复查血Cr:282.3umol/L,血BuN:10.1mmol/L,停外用方药。此时以正虚为主,宜健脾强胃,益肾养肝,祛瘀泄浊,继用内服方药加白术、党参、仙灵脾各15g,代赭石20g,藿香、防风各10g,减泽泻、猪苓、草决明治疗4年余,患者病情稳定。1997年8月复查血Cr:105umol/L,血BuN:7.62mmol/L。
按:本例患者肾盂肾炎18年,湿热久蕴,损伤气阴。初诊时,湿热瘀毒俱全,正虚邪实并存,谢老以固肾和泻浊之法并施,标本兼治,使祛邪而不伤正,补虚而不助邪。复诊时以正虚为主,又减外用法,以益肾健脾为主,以保护胃气。古人云:“有胃气则生”。临床实践说明,只要抓住疾病的主要矛盾,审因论治,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确有一定疗效。
(收稿日期:1998-08-12), http://www.100md.com
单位:谷凌云 北京军区总医院(100700);姜玉峰 解放军总医院95级研究生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不全;中医药疗法;老中医经验;谢天忠
湖北中医杂志990103 笔者有幸随谢天忠教授学习,现就谢老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六法,归纳总结如下:
1 六法产生的理论基础
慢性肾功能不全属于中医学的水肿、癃闭、虚劳、呕吐、关格的范畴。病变机理错综复杂,但不外乎正虚和邪实两个方面。谢老认为,正虚以脾肾虚弱为主,涉及肺、心、肝和三焦;而邪实有风、湿、瘀、热、燥、毒等。各种肾脏疾病初期均与肺相关,风邪易先犯肺,既病之后风邪易除,而湿邪重浊粘滞,久羁不祛。脾胃为水谷运化之脏腑,病邪滞留日久,郁而化热,湿热瘀毒相结,阻遏三焦,升降功能失常,而致内伤脾胃,下注伤肾。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水谷精微生化无权;肾主气化,司水液之开阖,为水之下源,脾肾受损,则津液失于运化,升降开阖失常,终致浊阴内生不化,清浊相杂,形成浊阴弥漫之标实本虚之证。此外脾肾俱虚,气虚推动无力又可致血瘀;或邪闭经脉,离经之血不祛亦可形成血瘀。湿浊与瘀血相搏,进一步损害脏腑功能,出现一系列肾功能不全的表现。谢老从错综复杂、虚实并存的证候中,抓住疾病各个阶段不同变化的主要矛盾,审因论治,总结出一套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方法。
, 百拇医药
2 治疗方法
2.1 益肾排毒,化瘀通腑
该法适用于慢性肾功能不全各期,血肌酐、尿素氮增高者,轻、中、重证皆可通用。谢老认为,此为六法之首,不论出现哪种主证,必先用此法,再兼顾其它诸法。因肾不健则毒不排,瘀不化则腑不通,毒不祛则症不除。内服药:何首乌、枸杞子、山萸肉、草决明、元明粉(冲)、地龙、泽泻、猪苓各15g,生大黄6~10g(后下),丹参、赤白芍、茯苓各30g。随证加减,水煎分服。另配合中药灌肠,通过泄下,达到从肠道排除毒素,改善症状之目的。方药:生大黄20~30g, 生龙牡各30g,蒲公英、海藻各20g。浓煎取汁300ml,作保留灌肠。嘱其抬高臀部,右侧卧位,持续30分钟以上,使药汁与毒素交换,对促使毒素排泄,降低血中氮质有较好疗效。此法寓固肾与泻浊于一体,不但使肾得补,而且浊阴得从下窍泄出,从而使血中氮质滞留情况得以改善,从根本上祛除加重肾衰的各种因素,改善肾功能。
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各个阶段,均可出现瘀血证。该病迁延日久,久病多虚,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更因脏腑功能失调,气机失于流畅,血行缓慢,久病入络形成瘀血,故常加化瘀药丹参、赤芍等。应用活血药能缓解肾脏高凝状态,改善肾脏微循环。这与现代医学所说的慢性肾功能不全,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伴血小板聚集,纤维蛋白沉积的理论,是相吻合。
, 百拇医药
2.2 健脾强胃,降逆止呕
多用于慢性肾功能不全伴明显消化道症状者。症见面色萎黄,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体倦懒言,大便溏薄,舌质淡或红,苔腻,脉细濡弱。方药:丁香6g,黄连、竹茹、清半夏、陈皮各12g,太子参、柿蒂、黄芩、旋复花、党参、白术各15g,代赭石20g,茯苓、黄芪各30g。随证加减,水煎分服。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肾阳气互相资助。谢老认为,本法正是通过调理脾胃,改善患者消化道症状,不仅使肾得滋补,而且可改善机体对水湿的运化功能,从而降低血肌酐、尿素氮,改善肾功能。
2.3 平肝潜阳,滋养肝肾
适用于高血压明显的肾衰患者。症见眩晕、耳鸣、头胀痛,急躁易怒,两胁胀痛不适,少寐多梦,口苦而干,舌质红,苔黄,脉弦。方药:生地12g,菊花、草决明、枸杞子、何首乌、山萸肉、杜仲、玄参、女贞子、密蒙花各15g,石决明20g。重度顽固高血压者可配合西医降压药物。谢老认为,肝肾同源,母病必及其子,不可忽视滋补肝阴。肝阴足则肾得补,从而延缓肾衰的发展。
, http://www.100md.com
2.4 养心定志,解痉安神
临床上可见精神萎靡不振,头晕,失眠,忆力减退,口舌生疮,四肢酸软无力,麻木不仁,时有下肢痒痛感,手足热痛,耳鸣、耳聋,吞咽困难,排尿困难或潴留,或有谵语,肌肉颤抖,甚则昏迷。方药:丝瓜络12g,玄参、太子参、远志、柏子仁、五味子、天麻各15g,石决明、酸枣仁、夜交藤、合欢皮、菖蒲、钩藤各20g,丹参、生龙牡、赤白芍、生黄芪各30g。中医认为,心肾是水火相济关系,心火下降于肾,以助肾阳,使肾水不寒;肾水上济于心,以滋心阴,使心阳不亢。肾病日久必致心阴不足,水火失济。谢老认为,临床上不可忽视补心阴。心肾相交,水火既济,有助于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治疗。
2.5 益肾生髓,补血止血
临床多表现为心悸怔忡,健忘、失眠、多梦,面色无华,头晕目眩,四肢疲乏无力,甚者便血、衄血、呕血,两脉细数无力,舌淡体胖,苔薄白。方药:何首乌、枸杞子、杜仲、狗脊、玄参、太子参、当归、阿胶(烊化)、白芍、仙鹤草、茜草各15g,生熟地各12g,白茅根20g,生黄芪30g,随证加减。谢老认为,脾肾衰败,中焦不能变气取汁,化气生血,肾精不足,不能化生血液,同时气虚也致不摄血,故临床上见贫血、出血的患者,除了补脾外,应注意从补肾着手。
, http://www.100md.com
2.6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临床上见汗出恶风,头痛,鼻塞,流清涕,口干微渴,咽红肿痛,咳嗽,咯黄白痰,口有尿素味,皮肤干燥,瘙痒,舌苔薄白或黄,脉浮。方药:蜜麻黄、杏仁各10g,川贝母、陈皮、桔梗各12g,黄芩、板蓝根、芦根、牛蒡子、射干、紫菀、款冬花、白藓皮各15g,银花、连翘各20g,随证加减。中医认为,肺为水之上源,肾为气之根,主水液蒸腾排泄,为水之下源。肺肾二脏,生理相关,病理相系,肺病及肾,肾病及肺。临床所见,感冒或感染可使肾病反复发作,导致肾功能衰竭。所以控制感染可较好延缓肾功能衰竭。谢老认为,肾病治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3 典型病例
郎某,女,63岁,1993年10月初诊。有慢性肾盂肾炎病史十年余,慢性肾功能不全病史4年余,呈渐进性发展。刻诊见:面色白 光白,神疲乏力,腰膝酸软,纳差、恶心,尿频、尿有灼热感,舌质暗淡,苔腻微黄,脉细涩。化验:尿常规PRO:(++)~(+++),WBC:3~5个/HP,RBC:1~3个/HP;血常规Hb:76g/L,WBC3.5×109/L,RBC:3.2×1012/L;血BuN:13.56mmol/L,血Cr:382.6umol/L;B超显示:双肾弥漫性损害,双肾萎缩。
, 百拇医药
治宜益肾排毒,化瘀通腑。方药:生黄芪、赤白芍、茯苓、生龙牡各30g,山萸肉、何首乌、鸡血藤、草决明、泽泻、猪苓各15g,丹参20g,清半夏、陈皮各12g,生大黄8g(后下),水煎分服,1剂/d。配合中药灌肠,药用:生大黄、生龙牡各30g,蒲公英、海藻各20g,1次/d。
治疗月余,复诊时乏力、恶心、腰膝酸软等症明显好转,尿频、尿灼热感消失。复查血Cr:282.3umol/L,血BuN:10.1mmol/L,停外用方药。此时以正虚为主,宜健脾强胃,益肾养肝,祛瘀泄浊,继用内服方药加白术、党参、仙灵脾各15g,代赭石20g,藿香、防风各10g,减泽泻、猪苓、草决明治疗4年余,患者病情稳定。1997年8月复查血Cr:105umol/L,血BuN:7.62mmol/L。
按:本例患者肾盂肾炎18年,湿热久蕴,损伤气阴。初诊时,湿热瘀毒俱全,正虚邪实并存,谢老以固肾和泻浊之法并施,标本兼治,使祛邪而不伤正,补虚而不助邪。复诊时以正虚为主,又减外用法,以益肾健脾为主,以保护胃气。古人云:“有胃气则生”。临床实践说明,只要抓住疾病的主要矛盾,审因论治,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确有一定疗效。
(收稿日期:1998-08-12),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