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疾病控制杂志》 > 1999年第1期
编号:10235804
21世纪初期我国的疾病控制对策
http://www.100md.com 《疾病控制杂志》 1999年第1期
     作者:王声

    单位:暨南大学医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32

    关键词:疾病控制;对策

    疾病控制杂志990102

    【指示性摘要】 阐述了21世纪初我国传染病、非传染病及意外伤害的流行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控制疾病流行的对策。

    【中图分类号】 R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6013(1999)01-0002-04

    The strategy of disease control in the early part of the next century in China

    Wang Shengyong.
, http://www.100md.com
    Medical College of Jina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2, China

    【Indicative abstract】 The epidemical trend and influential factors of infectious diseases, non-infective diseases and accidental injury of next century are discribed and the strategy of disease control is showed here.

    【Key words】 disease control; strategy

    1 背景

    20世纪上半叶,传染病肆虐全球,猖獗流行。共和国成立以后,随着卫生防疫站的建立和疫情报告制度的健全,甲、乙类传染病的总报告发病率在1970年达到高峰后开始平稳下降,死亡率也相应逐年减少[1]。从1950年到1970年,我国的疾病控制对策以急性传染病、虫媒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为重点,防治麻疹、天花、黑热病和疟疾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传染病,目的在于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控制流行和防止爆发。1960年天花被消灭,鼠疫、霍乱基本被控制,脊髓灰质炎、麻疹、白喉、百日咳、破伤风等发病率明显下降;黑热病基本被消灭,丝虫病和血吸虫病等寄生虫病在大部分地区得到有效控制[2]。传染病在死因构成中的位次从原来的第2位退居为第8位。80年代以来,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与年俱增;与此同时,感染性腹泻、病毒性肝炎等高发病率低死亡率的传染病和某些虫媒传染病仍高踞不下,间或有局部地区流行发生。因此疾病控制工作进入到慢性病和传染病两者并重的阶段。现代化、机动化进程加快,伤害上升为第四位死亡原因,伤害早死所致寿命减损年数估计每年为1 680万,占总减寿年数的24.5%[3],伤害对居民健康和社会安全的危害已渐露端倪。“预防疾病和伤害,促进和维护健康”是现代医学的基本目的[4]。因此我国21世纪的疾病控制必然包含传染病、慢性病和伤害三部分。
, 百拇医药
    2 传染病防治工作任重道远

    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维持在相对稳定的低水平,在这种形势下,出现了“传染病的问题已初步解决了”,“人类与疾病斗争的重点应该转移至位居死因前列的非传染性慢性病方面”的观点。思想上忽略了传染病控制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在预防策略和具体措施上的松懈,终于致使全球传染病发病率大幅度回升,流行、爆发的事件屡见不鲜[5]。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中岛宏在《1996年世界卫生报告》中惊呼:“我们正处于一场传染病全球危机的边缘,没有一个国家可能躲避这场危机”[6]。传染病再度肆虐人类的严峻现实,说明我国疾病控制工作的“重点转移”仍为时尚早。当前我国传染病可分为四种情况:

    2.1 疫苗能够预防的传染病(vaccine preventable infectious diseases) 1974年世界卫生组织吸取了消灭天花的经验,并参照包括我国在内的一些国家执行常规免疫,成功地降低麻疹、脊髓灰质炎等病发病率的经验,建立了“扩大免疫规划”(expanded program on immunization, EPI)[7]。我国早在1958年开始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工作,70年代制定了《全国计划免疫工作条例》,简称为“四苗防六病”;1992年把乙型肝炎疫苗纳入计免轨道。我国在1980年正式参加了EPI活动,“八五”期间以乡为单位“四苗”接种率达到85%的目标。麻疹、白喉、百日咳、破伤风已被有效控制,1995年以来再未检出脊髓灰质炎野毒株,儿童乙型肝炎发病率也开始下降。
, http://www.100md.com
    2.2 尚未被控制的传染病(pending control infectious diseases) 鼠疫、霍乱、病毒性肝炎、结核病、肾综合征出血热等急性传染病在我国仍未被有效控制。1990年以来,鼠疫疫源地鼠间鼠疫活跃,人间鼠疫明显增加[2];霍乱自从1961年传入我国以后,一直呈周期性流行,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病毒性肝炎是我国报告发病率和死亡率居前列的病种,乙型肝炎感染率几乎占人口的1/10,1988年上海发生30余万人口的甲型肝炎爆发流行;1990年结核病患病率比1950年下降了70%,但患病人数仍在600万上下[8];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源地已遍及全国30个省(市),全球90%以上的病人发生在我国[2];恶性疟疾流行范围扩大,发病人数上升,局部地区间日疟流行时有发生;在犬源型和野生动物型黑热病流行区内,新发病人从未间断;90年代初期全国抽样调查结果,除疟疾、血吸虫病、丝虫病和黑热病外,全国寄生虫感染率高达62.63%,感染人数约7亿多人,寄生虫病仍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和健康,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9]
, 百拇医药
    2.3 再度出现的传染病(re-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发病率已经下降到国家规定的基本控制标准以下,近年来报告病例数再度上升或出现流行,如性病、布氏菌病、登革热和血吸虫病等。60年代已经消灭的性病,80年代又死灰复燃,1995年以来每年报告数在40万左右,估计每年实际发生的性病人数在180万以上[10];布氏菌病在1970年以前发病率超过1/10万,1990年下降到0.08/10万,1993年以来人畜布氏菌病出现逐年上升势头,1993年全国只有329例新发生病人,2个爆发点,1996年新发病例3 366例,爆发点86个[11]

    2.4 新发现的传染病(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1985年我国发现第一例艾滋病病人到1998年9月全国31个省(市)共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1 170例,病人338例,死亡184例,我国艾滋病已进入快速进展期,实际感染人数20~25万人[12];1976年美国学者首先报道了军团病,1984到1996年间,我国先后发生了7起军团病小规模流行,共分离到42株军团菌菌株[13];1977年Stecre在美国康涅狄洛州莱姆镇发现第一例蜱叮咬所引起的关节炎,称之为莱姆病,并证实是由burgdorferi螺旋体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1987~1996年我国在22个省(市)调查证实,这22个省的林区人群均发现莱姆病感染,其中有17个省存在莱姆病的自然疫源地[14]。70年代以来世界各地已先后发现了30多种新的传染病[15],在我国除上述几种外,O139霍乱、幽门螺杆菌病、GBV-C/G与TTV型病毒性肝炎和禽流感在我国也已有报道。
, http://www.100md.com
    3 慢性病是我国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

    90年代我国慢性病的现患率达25%,占死亡总数79%,潜在寿命损失年数(YPLL)占50%,疾病负担(DALY)占58%[16],以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和心脏病为多。肺心病、哮喘、气管炎和肺气肿等慢性阻塞性肺病每年约造成100万人死亡和500~1 000万伤残[17]。居第二位死因的恶性肿瘤,90年代每年死亡130万人,占死亡总数的1/5,其中以肺癌增幅最大(由70年代的7.45/10万上升到90年代的17.88/10万),胃癌、肝癌和食管癌占全部癌症的58%。脑卒中和心脏病死亡占全部死亡的1/4,每年新发生脑卒中150万,死亡100万;每年有25万人死于冠心病;目前我国有8 000万成人有高血压,是脑卒中和冠心病的主要危险人群。除了上述三大类慢性病外,糖尿病是一个潜在的卫生问题,1997年11个省(市)抽样调查结果表明,糖尿病和糖耐量减低标化患病率为3.21%和4.76%,估计全国有糖尿病病人和糖耐量减低者在5 000万人以上[18],糖尿病患病率在10年中上升了4倍;与日俱增的心身病和精神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儿童精神障碍和老年痴呆、酒精依赖和药物依赖等也是不能漠视的社会问题,但是由于死亡资料很少涉及这个方面,医生和居民都缺乏对神经精神疾病的知识,至今尚不能确切地评价这类疾病的危害和选择适当策略;碘缺乏病、过敏性哮喘、龋齿和牙周炎等口腔疾病、骨质疏松和前列腺肥大等老年病等都是21世纪所面临的问题。
, http://www.100md.com
    4 伤害正在上升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我国每年有70万人死于伤害,占死亡总数的11%,死亡率高于心血管疾病居第四位,估计每年有2 000万因伤害需急诊处置和入院治疗者。伤害的严重性在于它的常见、多发、而且死亡率高,后遗伤残和失能多造成的损失最大,是青少年的第1、2位死亡原因[19]。伤害死亡的前三位原因是自杀、交通事故和淹死。自杀死亡率居世界第一位,大约有42%的自杀死亡发生在占世界人口25%的中国人口中,每年有22万人自杀身亡,15~34岁和大于60岁是自杀的高峰年龄段[20],至于自杀未遂或有自杀动机/意念者更难估其数;我国的车祸死亡率平均以每年10%的速度上升,到90年代车祸死亡人数和每万辆车死亡率位居各国之首,车祸已成为我国男性居民和城市人群的第一位伤害死亡原因;溺水是0~14岁儿童的第一位死因,在江南水网地区,伤害中以溺水为最多;其他诸如烧/烫伤、跌伤/坠落、意外中毒、医疗事故、窒息等因为死亡统计还不完善,更缺乏具体实际的监测和调查,因而统计数字尚难确切反映实际情况;职业伤害和职业中毒因三资企业和五小企业中未建立起报告和监督制度,工伤多因被隐瞒不报或“私了”而无法作出判断与估计。少年和儿童的伤害发生率和死亡率最高。伤害死亡所造成的潜在寿命损失远大于慢性病(每例死亡的YPLL,伤害25年,癌症9年,心脑血管病3年),伤害导致残疾、残疾障碍或失能的医药、康复和生活费用造成巨大的负担。由此可见,伤害给人群健康、经济和社会带来的总体损失最大。至于虐待、疏忽、家庭/社会暴力和他杀这一类有意伤害也渐显示其危害。据估测,到2010年我国每年将有140万人因伤害和自杀而夭逝,到2030年可能上升到250万人;如果把伤害纳入到疾病控制工作中,2010年每年将有50万人可以避免因伤害死亡,2030年每年将有170万人避免因伤害早亡[17]
, 百拇医药
    5 对策

    5.1 应考虑的因素

    中国幅员辽阔,人口结构上有两个特点:一是目前的青少年高峰将导致未来10~30年的婴儿出生高峰;二是期望寿命延长,老龄人口增多。因此21世纪初期我国面临的疾病将是纵横交错:传染病仍然不能掉以轻心,低年龄组的早亡,中、老年人正处于发生慢性病的风险中,老龄人口则为疾病、残疾与失能所困扰。

    经济基础薄弱,医疗条件和卫生设施不能满足需要,总体卫生水平较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大部分地区财政和居民收入尚难于承受医疗和保健的负荷。

    整个卫生战略依然改变不了“重治轻防”的现状,卫生费用总格局仍没有完全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和实现“人人享受健康”的目标。

    居民卫生知识和自我保健能力较差。
, 百拇医药
    经济发展,人口流动,国际旅行和商贸发展。

    全球气候变暖。

    5.2 传染病防制对策

    确立坚持不懈、长期斗争的战略思想;

    巩固现有的防治成效,严防已控制的传染病再燃;

    应重点控制的传染病是:性病和艾滋病、鼠疫、霍乱、病毒性肝炎、肾综合征出血热、结核病和其他疫苗能预防的疾病,血吸虫病、疟疾、钩虫病等肠道线虫病、包虫病、绦虫病、囊虫病、华支睾吸虫病、旋毛虫病、肺吸虫病;

    密切监视和严防新发现的传染病传入;
, 百拇医药
    建立快速反应防制队伍。

    5.3 慢性病控制对策

    开展社区初级卫生保健;

    做好“一级预防”,普及健康教育,提高居民自我保健能力,改变不良行为习惯;

    消除环境中的危害因素;

    加强对高危人群的检测,对恶性肿瘤、脑卒中、心脏病、高血压、阻塞性肺部疾患、糖尿病等高发病、高死亡、高伤残的慢性病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5.4 伤害的控制对策

    把伤害预防纳入疾病控制工作中;
, 百拇医药
    减少和排除公共设施的危险因素,降低环境因素中导致伤害的外部原因,消除隐患;

    加强安全教育,提高自我预防意识;青少年是重点教育的人群;

    做好职业防护的监督和监测;

    伦理、道德、观念和心理卫生的教育与咨询。

    6 措施

    继续做好计划免疫,逐步扩大免疫预防的疫苗和免疫覆盖面,有计划开展各项人群免疫水平监测,及时确定人群加强免疫的对象;

    加强疾病监测、进一步健全疾病监测机构和提高监测人员水平,把传染病、慢性病和伤害纳入总体监测内容,在继续做好人口、出生与死亡监测同时,开展疾病和伤害发生、转归、危险因素和干预效果等监测,逐步扩大监测的内容和范围;
, 百拇医药
    把建立卫生、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变不良行为习惯作为一项全社会共同参与工作,当务之急是广泛宣传吸烟的危害和采取适当措施,有效降低青少年吸烟率;

    做好环境保护和治理,最大限度减少公害,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

    加大疾病控制的科学研究的投入,应用先进技术,提高监测、检测和诊断水平,重视现场研究,加强信息系统建设,深入疫苗研制,努力使疾病控制的方法与手段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7 结束语

    未来25年的前10位死因是:心脏病、精神疾病、交通事故、脑血管疾病、肺癌、下呼吸道感染、结核、战争、严重腹泻和艾滋病。

    21世纪我国疾病控制工作将取决于:
, 百拇医药
    政府行为:政策、财政和资源的承诺与投入;

    居民行为:生活方式、心理、行为和习惯;

    生态环境: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

    作者简介:王声,男,61岁,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性病、肺癌病因学的研究和伤害预防与控制研究

    参考文献

    [1] 曾 光,张经坤,张 毅,等.中国跨世纪的传染病防治.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7,18(2):106~108.

    [2] 吴系科.我国传染病控制问题的前瞻.疾病控制杂志,1997,1(1):1~4.
, http://www.100md.com
    [3] 陈宁庆主编.预防医学.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1994.21.

    [4] 金大颉.继承发展传统的医学目的.健康报,1997-04-27(2).

    [5] 魏承毓.传染病再度肆虐人类的严峻现实与原因探讨.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7,18(2):102~105.

    [6] WHO. The World Health Report.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1996.1~62.

    [7] 王声.免疫预防.见:魏承毓主编.流行病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73.

    [8] 宋文虎.结核病全球告急与我国控制趋势.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7,18(2):109~111.
, 百拇医药
    [9] 汤林华.21世纪的中国寄生虫病控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7,18(2):112~113.

    [10] 王声.性病在中国基本控制的经验和再出现的原因.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9,20(1):7~10.

    [11] 尚德秋.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研究现况.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8,19(2):107.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二处.中国艾滋病流行与防治工作的情况.暨南大学学报,1998,19(6):12.

    [13] 万超群.军团病.见:于恩庶主编.新发现传染病.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197.

    [14] 张哲夫,万康林,张金声,等.我国莱姆病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7,18(1):8~11.
, 百拇医药
    [15] 王声.我国跨世纪的疾病控制.疾病控制杂志,1997,1(4):Ⅰ~Ⅵ.

    [16] 杨功焕,黄正京,谭 健,等.我国人群的主要卫生问题——全国疾病监测死亡资料分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6,17(4):199~202.

    [17] 世界银行中蒙局环境、人力资源和城市发展业务处.中国:卫生模式转变中的长远问题与对策.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4.30~56.

    [18] 王克安,李天麟,向红丁,等.中国糖尿病流行特点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8,19(5):282~285.

    [19] 王声.我国伤害流行病学研究急需开展.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7,18(3):131~133.

    [20] 杨功焕.中国人群的意外伤害水平和变化趋势.中华流行病学,1997,18(3):142~145.

    (收稿日期 1999-01-28),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