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 1999年第1期
编号:10251295
中西医结合对肝内外胆管多发性结石围手术期治疗57例观察
http://www.100md.com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
     作者:刘 毅 田小卫

    单位:刘 毅(湖南益阳卫校附属医院 益阳 413000); 田小卫(湖南益阳市中心医院 益阳 413000)

    关键词:胆结石;围手术期;疏肝;利胆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990134 提 要 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57例肝内外胆管多发性结石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治疗,并与57例单用西药治疗的同类患者比较,结果表明:治疗组在肝功能、转氨酶的恢复,黄疸消退,术后残石、结石复发等方面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疗程延长,疗效更显著,说明中西医结合疗法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中国图书分类号 R575.62

    肝内外胆管多发性结石,病理损害范围广泛,病情复杂。常并发有胆管梗阻、狭窄、感染、出血、肝脓肿等症。其主要病理损害是:梗阻性黄疸、毛细胆管炎、瘀胆性肝炎、胆汁瘀积性肝硬化等肝功能损害[1]。手术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通常选用胆管切开探查、取石、胆管成形作内外引流等术式。但术前、术后肝功能的恢复,是保证手术安全、成功的关键[2]。同时,胆汁分泌异常,体液失衡,术后持续黄疸,残留结石,结石复发等症,仍是目前临床棘手的问题。本院自1992年~1996年,对收治的此类病人57例,采用中西结合围手术期治疗,且与单纯用西药治疗的57例同类患者(外院)作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两组病人共114例,全部为住院择期手术病人。

    治疗组57例,年龄30岁以下者2例,31~39岁者8例,40~59岁者27例,60岁以上者20例,平均年龄43.13岁,男性28例,女性29例,病程11个月~21年,平均7年。术前:胁痛(肝胆湿热型)9例,黄疸(胆道阻滞型)5例,二者兼有43例。术后:胁痛(气血瘀滞)6例,黄疸(脾虚血亏、瘀血积滞)4例,二者兼有47例。

    对照组57例,年龄30岁以下3例,31~39岁者14例,40~59岁31例,60岁以上9例,平均年龄41.78岁,男性27例,女性30例,病程7个月~15年,平均6年。术前:胁痛(肝胆湿热)10例,黄疸(胆道阻滞)16例,二者兼有31例。术后:胁痛(气血瘀滞)9例,黄疸(脾虚血亏、瘀血停滞)13例,二者兼有35例。两组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
, 百拇医药
    1.2 诊断及排除标准

    全部病例除术前B超等诊断外,均经手术后确诊,肝功能正常者,胆管癌、胰头癌等肿瘤病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等急症手术病人,不列为观察对象。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人民卫生出版社《黄家驷外科学》第2版,中医诊断及辨证分型,参照上海中医学院主编,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内科学》第2版。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补液,维生素C,维生素B6,维生素K1、K3,联苯双脂,肌苷,三磷酸腺苷等护肝治疗。选用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甲硝唑、庆大霉素、二联或三联抗感染治疗,阿托品654-2等解痉止痛,33%硫酸镁口服利胆。

    治疗组:只选用上述方案中的部份抗生素和一般静脉补液,按中医诊断辨证分型:术前以大柴胡加金铃子散加五味子为利胆1号固定方(湿重型),龙胆泻肝汤加五味子为利胆Ⅱ号固定方(热重型);术后以茵陈五苓散加黄芪建中汤加海金沙、金钱草为疏肝1号方固定方(气虚为主型),茵陈五苓散合一贯煎加海金沙、金钱草为疏肝Ⅱ号方固定方(血虚为主型)。上述药物除甘草5g,其余均为15g。
, 百拇医药
    疗程:术前两组均治疗3~15d,术后治疗8~25d。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1.4.1 观察指标 术前入院后5、10、15d黄疸消退率(目测)、肝功能、转氨酶恢复正常率(正常值:总胆红素<17.1μmol/L、1分钟胆红素<6.84μmol/L、赖氏法转氨酶<30u)及治疗有效率(总胆红素、1分钟胆红素比初次检验结果低5μmol/L称为有效,转氨酶比初次检验结果下降25u以上称为有效)。

    术后第5、10、15天内黄疸消退率(目测)。肝功能、转氨酶恢复正常率(正常值同上)。

    出院时残余结石存在率和3年内结石复发率。

    1.4.2 观察方法 观察者由3人以上,含患者陪护(亲属)1人,参与黄胆目测与常人比较(巩膜,皮肤黄疸)。
, 百拇医药
    患者入院当天、手术日晨、术后第5、10、15天、出院前1天内,定期测定肝功能、转氨酶。

    术前,出院时各行B超检查1次,术中或术后“T”管拔除前行胆道逆行造影1次。

    对患者作3年以上随访,每年定时复查B超。

    2 结果

    2.1 手术前治疗后黄疸、肝功能及转氨酶改善情况

    手术前治疗15天后黄疸消退率治疗组为12.3%,对照组为15.8%;肝功能恢复 正 常 率:治 疗组为7%,对照组为5.3%,两组之间进行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手术前治疗5天、10天、15天后转氨酶好转率:治疗组分别为68.4%、82.5%及100%,恢复正常率分别为22.8%,33.3%及75.4%;对照组好转率分别为19.3%,45.6%及59.6%,正常率分别为3.5%,15.8%及36.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见表1。
, http://www.100md.com
    表1 术前治疗后转氨酶正常率及好转率 (n,%) 组 别

    n

    5d

    10d

    15d

    治疗组

    57

    好转率

    39(68.4)

    47(82.5)

    57(100)

    正常率

, http://www.100md.com     13(22.8)

    19(33.3)

    43(75.4)

    对照组

    57

    好转率

    11(19.3)

    26(45.6)

    34(59.6)

    正常率

    2(3.5)

    9(15.8)

    21(36.8)
, http://www.100md.com
    2.2 术后黄疸、肝功能及转氨酶改善情况

    术后15天黄疸消退率,肝功能及转氨酶恢复正常率,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见表2、表3。

    表2 术后黄疸消退情况 (n,%) 组 别

    n

    术后5d

    术后10d

    术后15d

    治疗组

    57

    13(22.8)

    33(57.9)
, 百拇医药
    54(94.7)

    对照组

    57

    9(15.8)

    21(36.8)

    37(64.9)

    表3 术后肝功能、转氨酶恢复正常率 (n,%) 组 别

    n

    术后5d

    术后10d

    术后15d

    治疗组
, 百拇医药
    57

    9(15.8)

    43(75.4)

    57(100)

    对照组

    57

    5(8.7)

    31(54.3)

    40(70)

    2.3 出院时残石情况

    出院时残石率治疗组为15.8%,对照组为3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 http://www.100md.com
    2.4 随访3年后结石复发率

    治疗组为12.3%,对照组为36.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结石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3 体会

    3.1 病机及治则分析

    肝内外胆管结石的病机,一般为肝胆气滞、疏泄失常,邪热蕴阻、运化失司;其病理转归或蕴热初起,或湿热薰蒸,或热毒化火,逆转营血等。但气血瘀滞,湿热薰蒸则贯穿整个疾病的发展过程。而术前又以肝瘀胆阻实证为主,故以大柴胡汤、龙胆泻肝汤为主,疏肝通腑,泄热利胆。术后则以脾虚血亏、肝阴不足、虚证为主,故术后以茵陈五苓散,一贯煎为主,补中益气,温中健脾,柔肝养阴。整个病程虚实并存,湿热夹杂,故须用利湿、清热、祛瘀药物,随证加减。

    3.2 并发症的治疗
, http://www.100md.com
    肝内外胆管结石,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术后肝衰,术前、术后肝功能的恢复是预防肝衰的关键,目前,各类护肝西药,其机理、疗效均不确切。现代药理证实,从肝脾论治,柔肝养阴,补脾健胃,能促进肝功能的恢复,疗效确切,其中,茵陈等有显著加快游离胆红素代谢,五味子有显著降低转氨酶的功效。

    3.3 有关残留结石治疗问题

    残留结石,尤其是有胆管相对狭窄,二级胆管以上的泥沙样结石,术中无法取净,极可能成为结石复发、梗阻的宿因,唯有保证胆道畅通,泌胆正常,才是预防、治疗的根本,茵陈、金钱草、柴胡等,有明显促进胆汁分泌,松驰奥狄氏括约肌的功能[5],对胆管起到内冲洗的作用。但对于利胆,须因势利导,如术前,须经B超或胆管造影了解结石的大小、数目、形态、位置等,对胆总管内结石梗阻,黄疸较深者,不宜通利太多,以免瘀阻加重。故术前重泄肝通腑,术后重疏肝化瘀,并加强对患者电解质的监测。

    3.4 重视术前、术后的治疗
, 百拇医药
    治疗过程中,从术前情况看,肝内外胆管机械性梗阻未解除前,两种治疗无差异,其黄疸消退、肝功能恢复也是极困难的。但转氨酶则可以下降,有利于提高患者手术的耐受性,故术前的治疗仍有一定意义。术后5天内或短期内中西医结合治疗无明显优势,但随着疗程延长,其疗效显著增强,说明中西医结合疗法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参考文献

    [1] 黄志强.我国肝内外胆管结石外科治疗的现况—全国4197例手术病例的分析.中华外科杂志,1988,26(9):513

    [2] 朱培庭,顾伯华.徐长生教授治疗慢性胆道感染胆石症274例的经验总结,上海中医药杂志,1986,(9):15

    [3] 李世忠.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胆道残余结石89例临床分析.中西医结合杂志,1985,(6):341

    (收稿日期 1998-06-09)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