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医方剂 > 常用方剂 > 解表剂 > 凉解表 > 桑菊饮
编号:10251301
分期辨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82例
http://www.100md.com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
     作者:汤淑兰 袁启福

    单位:汤淑兰(湖南中医学院教务处 长沙410007); 袁启福(湖南中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长沙410007)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小儿;分期;辨证施治;桑菊饮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990127 中国图书分类号 R574.61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以下简称复感儿)是由于儿童时期的小儿免疫功能低下。加之饮食不当,护养疏忽而发病。笔者1994~1997年在门诊用中药治疗,获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符合1987年全国小儿呼吸道疾病学术会议拟定的复感儿诊断标准[1]
, 百拇医药
    82例复感儿全部来自于门诊。男53例,女29例;年龄10个月~11岁,平均年龄4.2岁。原发疾病情况:支气管炎19例,哮喘3例,肺炎10例,支原体肺炎9例。半年内屡计发病次数为93次。

    1.2 治疗方法

    根据临床表现,采用分期辨证的方法进行治疗。感染期分风寒、风热型,恢复期分肺脾气虚、肺热阴虚型。

    1.2.1 感染期

    风寒型 见于虚胖面白患儿,有低热、鼻塞、流清涕,咳喘,舌淡红,苔薄白,指纹淡红达风关。以自拟姜葱薄荷汤(组成:生姜、葱白、薄荷、桔梗、紫苏叶)治疗。兼咳嗽者加杏仁、法夏、矮地茶;兼鼻塞流涕者加苍耳子散;声音嘶哑,咽部不适者加僵蚕、蝉衣;起病脉弱者加红参。疗程4天。

    风热型 见于消瘦,咽红经久不消患儿,有发热,咽红肿痛,口干,烦躁,咳喘,痰粘稠,舌红,苔薄黄,指纹淡紫达风关。用桑菊饮加减,鼻塞流涕者加辛夷、侧柏叶;咽红肿痛者加银花、山豆根、土牛膝;咳嗽较重者加浙贝、枳壳;同时含服六神丸;脉细者加太子参。疗程6天。
, 百拇医药
    1.2.2 恢复期

    本期特征为体温正常,呼吸道急性感染症状部分缓解或部分消失,表现为邪少虚多。如轻咳,多汗,纳呆,神疲,舌淡,苔少,脉虚。

    肺脾气虚型 低热不定,痰稀,大便溏,舌淡,苔白。用人参五味子汤加减,药物:人参、白术、黄芪、当归、桔梗、五味子、法夏,同时每日服胎盘粉3g。

    肺热阴虚型 低热如潮,干咳无痰,唇舌干红,苔少乏津,或花剥苔,用自拟养阴清热汤方,药物:枸杞、川贝、麦冬、西洋参(或太子参)、白芍、鱼腥草。配合食疗,冬虫夏草3g,炖水鸭100g。疗程4天。

    2 结果

    2.1 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时间为半年。半年内无发病者为痊愈;半年内复感次数减少3/4,症状明显减轻者为显效;半年内复感次数减少1/2,症状减轻者为有效;未达到有效指标者为无效。
, http://www.100md.com
    2.2 治疗结果

    治愈40例,显效22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5.1%。半年内屡计发病次数为17次。其症状、体征亦有明显变化,见附表。

    附表 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变化比较表 组 别

    例数

    山根

    色青

    饮 食

    面 色

    毛 发

    苔花剥

    量少
, 百拇医药
    正常

    欠佳

    红润

    少华

    光泽

    治疗前

    82

    50

    60

    22

    58

    24

    45

    37
, 百拇医药
    19

    治疗后

    82

    32

    21

    61

    38

    44

    32

    50

    10

    3 讨论

    中医学认为反复呼吸道感染以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护失宜或疾病迁延不愈,致使脾胃虚弱,腠理疏松,卫外不固,肺脾虚弱为发病的根本原因。根据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采用分期辨证的方法进行治疗,大多能痊愈。
, http://www.100md.com
    感染期祛邪务净,若邪气留恋,则正气难复,抗病力弱,某些复感儿之所以反复发病,与过早补益或停止治疗祛邪未尽有关。复感儿的邪尽不能以热退,咳嗽缓解,血象正常为标准,除以上症征之外,还应根据是否咽红、鼻塞(或鼻粘膜肿胀),双肺呼吸音由粗而减轻,深吸气,或哭后、喂药后,或夜间有无咳嗽为标准。有痰仍咳,即说明邪气留恋。由于痰与邪胶结,故感染期,既要解表,使邪从表皮肌腠而解,又要化痰祛痰,使邪随痰由里而出。又因复感儿年龄较小,稚阴稚阳,加上久病缠绵,故应使邪祛而不伤正。若发散太过,汗出过多,则伤阳败胃,或致病情反复。故风寒常用姜葱薄荷,风热常用桑菊连翘,轻轻发散,微汗为度。

    恢复期正气已虚,气阴不足,只宜缓补,不宜骤补、峻补,以防“虚不受补”之弊。故剂量宜轻,又因脾虚可生痰,肺热阴虚,炼液成痰,故仍须在健脾润肺的同时,略加燥湿化痰或润肺化痰之药,可预防复发或可减轻复发时病情的严重程度。否则痰浊(或痰热内伏)一遇外邪,痰与邪合,又可形成复发。 (收稿日期 1998-03-23)

    , http://www.100md.com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医方剂 > 常用方剂 > 解表剂 > 凉解表 > 桑菊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