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 1999年第1期
编号:10251687
论邓小平理论“三进”
http://www.100md.com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
     作者:陈子茂

    单位:广西中医学院社科部(南宁 530001)

    关键词: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990121 “教育部门要做好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的头脑的工作”〔1〕,邓小平理论“三进”是时代赋于教育工作者,特别是高校“两课”教师艰巨而光荣的使命。几年前笔者就设想“要从根本上加强和完善马列课,必须构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的马列课理论教育体系,这是培养跨世纪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接班人的需要,也是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发展的需要。”〔2〕这个期望由于邓小平理论“三进”成了现实。马列课的教育不仅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又有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重要阶段毛泽东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和最新成果邓小平理论。使马列课理论教育体系比较系统和完善,更适合我国国情。
, 百拇医药
    1 马列课改革的成果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的报告中指出:“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邓小平理论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3〕为了贯彻和落实十五大精神,我区高校从1998年秋起,把《邓小平理论概论》作为马列理论的主干课程来开设,为学习和宣传邓小平理论开辟了新的途径。因为它是当前办好高等院校,培养跨世纪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保证和紧迫任务。因为“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关系到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4〕高校学生是我国同龄青年中文化知识最高、思想最活跃、思维最敏捷的群体,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他们掌握邓小平理论,就为我们民族和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运用邓小平理论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国从现在起到下世纪的20年代前,是至关重要的历史时期。要保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跨上新的台阶,必须从邓小平理论中吸取思想、观点和方法,靠邓小平理论来凝聚人心,统一思想。同样,我们面对当今世界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复杂局面。也只有从邓小平理论中领会斗争原则的坚定性和斗争策略的灵活性,才能在国际交住中立于不败之地。
, http://www.100md.com
    从国际和国内的竞争和建设来看,都应当把学好邓小平理论作为我国当代大学生思想建设的基础工程。江泽民同志说:“邓小平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是我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也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对于我们牢固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必须认真学习和实践。”〔5〕邓小平理论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时代的选择。邓小平理论“三进”是时代的要求,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发展的必然,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是教育工作者、“两课”教师对马列课十多年改革的伟大成果,是我们广大师生引以自豪和应当倍加珍惜的。

    2 “三进”是系统工程

    近年来邓小平理论作为马列理论课的主要学科,进入各类高校,以“两课”教师为主体,以院校领导、知名专家教授、政治辅导员为补充的邓小平理论教育专、兼职教师队伍出现在高校讲台。他们通过系统讲授、专题讲座等独具特色,形式多样的方法使邓小平理论进课堂,深受学生的欢迎,掀起学习邓小平理论的热潮,反映当代大学生对邓小平理论的强烈渴求。随着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手段的更新以及各种载体的运用,必然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然而,要使这种积极性和自觉性不断深入和持久,必须使教学手段和方法不断改革和创新,建立邓小平理论课教学的系统工程。
, 百拇医药
    首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把软件引入课堂教学,建立稳定的教学实践基地。邓小平理论植根于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要学好它,一定要结合实际。课堂教学必须本着“要精、要管用”的基本要求,充分运用启发式的教学原则,突出重点、难点和热点。在学生了解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后,教师及时引导学生以班、小组或读书小组为单位举行讨论会、演讲会、辩论会,使他们在谈认识和体会中进一步提高认识。

    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就是把学校的课堂教学融入社会大课堂里。要提供学生走出校门的机会,到工厂、农村、街道等社会实践基地参观考察,更好地了解国情、社情和民情,在实践中更深刻领会和掌握邓小理论的精神实质,为邓小平理论课教学注入生机活力,使基本理论、社会实践、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三者结合的教学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感染力。因此,授课教师要充分运用教材,又不能仅局限于教材。在教研室组织的分工与协作、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结合的前提下,教师写出完善的教案,相互切磋后,然后到课堂讲授,就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才会受学生的欢迎,唤起他们的共鸣、激发思维、扩展思路,把他们引上兴趣、思考、接受的学习路子,使邓小平思想观点入耳入脑,变成信念,指导行动。
, 百拇医药
    其次建立邓小平理论教育网络体系,使之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邓小平理论学习讲坛、论坛、影坛、广播、校报、墙报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形成广泛的宣传、学习、交流邓小平理论的文化氛围,使学生不仅在课堂里,也在校园文化环境中,受到邓小平思想的熏陶。作为一门学科,要建立相适应的考核考试办法,既要求对它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完整的综合掌握,又要让学生独立思考、联系实际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和考核方式方法应当灵活多样,可以在课堂进行,也可以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开展,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对学习和运用邓小平理论知识施展自己的才华。

    最后加强邓小平理论课的学科建设,使它进一步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邓小平理论课不同于一般公共马列理论课,它涉及诸多领域和学科,理论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它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需要从各方面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6〕它所论及的任何问题,都有鲜明而强烈的时代气息,是亿万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践的科学概括。因此,这门渊源流长又新兴的学科,一开始就对理论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提出很高的要求。撰写的教材一定要准确体现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基本观点,又要适应培养高校学生的需要;既要与其他马列理论课教材相衔接,又要避免重复。理论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应当通力协作,在科学研究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完成以《邓小平理论概论》教科书为中心的学科建设,并使它随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而日益完善。
, 百拇医药
    3 “三进”的广阔前景

    邓小平理论课必须以邓小平同志的著作为依据,又要吸收我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的优秀思想和理论成果。因此,它不能仅局限于既成的邓小平同志著作,还要包含第三代党的领导集体和人民群众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践的智慧,确保邓小平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丰富和发展,使其科学体系充满生机活力。

    理论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特别是高校的“两课”教师,一定要抓住开设邓小平理论课的极好机遇,兴起学习和宣传邓小平理论的高潮,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推动学习研究和教学工作深入扎实的进行,使“三进”成为当今教改的动力和前进的方向,使邓小平理论进教材为基础、进课堂是手段、进学生头脑是目的的“三进”成为马列理论教育的新模式。为此,要求多学科的专家和教育工作者大胆探索、联合攻关。在科研或教学活动中,围绕深化邓小平理论及其在现代化建设这个主题,设立科研课题开展研究,有计划地撰写高质量的论文或专著,做到教学带科研、科研促教学的良性互动,使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建立在教学和科研的运行机制中。条件较好的院校要增设邓小平理论课程的硕士和博士点,也可以几所高校联合开设。通过培养硕士和博士更好地加强邓小平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建设。这是促进邓小平理论课程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重要保证。
, 百拇医药
    要提高马列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和促进学科建设,需要教师的刻苦努力,然而,这往往是不够的。为此,多年来区教委思政处进行一些有益的尝试。例如组织几所高校马列教师集中的备课讨论会、观摩课、学术讨论会以及编写教材等。通过这种高校之间的横向联系,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和力量,较好地解决单个院校难以解决的教学难题和科研难题。这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也适用于邓小平理论课。作为我国社会主义高校显著标志的马列课,经历了半个世纪的风雨。由于教师们的辛勤耕耘,不仅为培养一批批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了重要贡献,也积累了很多成功的教学原则和方法,这些成功的原则和方法,应当很好地运用到邓小平理论课的教学中,使这门新课从开始就在高起点、高质量、高效果的教学活动中运行,使它沿着邓小平同志开辟的道路前进。

    邓小平同志讲到法制教育时提出“要从娃娃开始,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7〕理论知识教育也应当这样。“三进”应进入中小学的课堂。“用邓小平理论教育广大青年特别是青年学生,是关系改革开放前途和二十一世纪国家面貌的大事,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长远大计。”〔8〕编撰适合青少年成长特点的邓小平理论常识读本,使他们早日接受邓小平理论的思想教育,就能使邓小平理论课教育的系统工程建立在更广泛的基础上,更深的扎根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社会里和各族人民的心中。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通知.光明日报.1998,7,1

    〔2〕陈子茂.充实内容 改进方法 提高实效.广西高教研究.1995,1:37

    〔3〕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1997.10~11

    〔4〕同〔1〕

    〔5〕江泽民.在学习邓小平理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光明日报.1999,7,18

    〔6〕同〔3〕.13

    〔7〕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1993.163

    〔8〕同〔1〕,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