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江苏医药》 > 1999年第2期
编号:10207849
罕见病因引起消化道出血8例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江苏医药》 1999年第2期
     作者:高存湘

    单位:新沂市人民医院外科(221400)

    关键词:

    江苏医药990239 1984年5月至1998年4月,我院收治罕见病因引起消化道出血8例,现报告与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经手术证实为Dieulafoy溃疡5例,年龄44~56岁,其中男4例,女1例。经手术切除及病理检查证实的小肠平滑肌瘤合并出血2例,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35岁、44岁。以上7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大量呕血及不同程度的休克。另1例为男性患者,28岁,出生10个月时曾作过肠套迭复位术。10余年前曾有数次粘连性肠梗阻,均保守治愈。2年半前首次便血,至手术时计有5次便血,每次量1000~3000毫升不等,便血前半小时~1小时心慌头晕。曾作数次B超检查及全消化道钡餐及胃镜检查都未能发现出血原因。第5次便血日急诊剖腹探查证实为小肠中段致密粘连,粘连面粘膜溃疡出血。
, http://www.100md.com
    二、治疗 本组8例患者均急诊手术治疗。其中Dieulafoy溃疡5例,在切开胃探查时有3例仍见明显活动性出血,另2例血凝块附着,轻拭去血凝块则又出血。1例在缝扎止血后作近端胃部分切除,其余4例仅作出血血管两端可靠的缝扎止血。2例小肠平滑肌瘤分别位于距屈氏韧带40cm、60cm之空肠系膜侧,在对系膜侧切开小肠探查,可见瘤体突入肠腔,表面肠粘膜有直径约5mm的溃疡,其中心略凹陷,凝血块复盖,拭去后可见活动性出血。2例均作连同包块在内的小肠部分切除,端端吻合。1例小肠中段粘连在仔细探查排除其他部位出血可能后,逐渐分离粘连,但发现有长约20cm段不能分离,其中央约10cm段尤为致密,肠壁菲薄,肠内积血较为明显。作粘连段肠管切除,术后切除标本检查证实为粘连面粘膜溃疡出血。

    结 果

    本组8例手术全部可靠止血,在经过补液输血抗休克治疗及抗感染等一般治疗后全部痊愈出院。随访1年~3年者6例,情况良好,已恢复劳动能力。未见消化道出血复发。
, 百拇医药
    讨 论

    一、罕见病因所引起的消化道出血在诊断和治疗上都很困难。大多数病人术前诊断不明。因此主要依靠术中检查。临床医师应掌握多方面的新知识,对各种罕见病因引起消化道出血应有充分的认识。术前做好充分准备,根据详细可靠的病史,观察和判断病人的出血时间及出血速度,估计休克程度,以及出血部位。术中探查应仔细、全面、系统性,首先是肠内积血情况如部位和数量,探查胃肠道是否有包块、溃疡、血管畸形、憩室等,可作肠管造影检查,或可在疑为出血部位作美兰注射试验,必要时在可疑部位作胃或肠切开探查,还可借助术中内镜籍以检查平时难以达到的盲区和发现消化道腔内的微小病变。近年急诊胃镜检查及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术前检查可提高术前的诊断水平,但仍不能尽人如意,尤其在基层医院困难很大。因此,目前仍应以提高经治医师的水平为主。

    二、Dieulafoy溃疡一般发生在胃或结肠,为直径不超过1cm的浅表溃疡,动脉变粗大、扩张,直径1.4mm左右,无炎症,非动脉瘤。胃内在贲门远侧6cm以内,多在近小弯侧。血管往往裸露,出血速度快,不易自止。所以病人往往表现为短时间内反复大量呕血,多为鲜红色,休克发生较早。因此须早期急诊手术治疗,靠近溃疡边缘的血管两端的缝扎止血是有效可靠的处理办法。

    三、小肠粘连后溃疡形成引起消化道出血极为罕见。观察切除标本粘连紧密段双腔长约20cm,中央段约10cm特别致密,肠壁菲薄,两贴紧面有均等的溃疡面约6cm×4cm,皱襞消失,粘膜平坦,并有水肿,有鲜红血迹。考虑其溃疡形成系肠管梗阻慢性长期扩张局部缺血所致,因溃疡紧靠系膜缘,其新生的血管质脆易于破裂是造成出血的主要原因。,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