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老年学杂志》 > 1999年第2期
编号:10209437
无症状性脑梗塞危险因素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中国老年学杂志》 1999年第2期
     作者:吴政 林岚 陈晓春

    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内科,福州 350001

    关键词:

    990229 无症状性脑梗塞(SBI)组共116例,既往无明确中风病史,经CT或MRI检查有小梗塞灶,年龄62~85岁。神经系统检查除68例掌颌试验阳性外,其余均阴性。临床主诉有头晕97例,头痛27例,肢体麻木79例,耳鸣19例,视物旋转16例,记忆力下降84例,睡眠欠佳51例,行走缓慢33例,饮水呛咳8例。既往有高血压病史89例,糖尿病(包括糖耐量异常)史73例,冠心病史80例,心房纤颤12例,高脂血症86例。对照组共83例,均经过CT或MRI检查,排除脑部器质性或占位性病变,年龄60~81岁。SBI组与对照组的对比研究显示,SBI组中高脂血症、糖尿病(包括糖耐量异常)、高血压病、冠心病、颈动脉硬化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表1)是本病的危险因素,其中以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发病率最高,进一步研究表明,颈动脉硬化使其内径缩小,影响了颈部血管血液动力学,使颈部的血流速度减慢,阻力增加(表2)。
, 百拇医药
    表1 无症状性脑梗塞的危险因素分析 组别

    SBI组

    对照组

    高血脂症

    86(74.14)

    26(31.33)

    糖尿病(包括糖耐量异常)

    73(62.93)

    30(36.14)

    高血压病

    89(76.72)

    40(48.19)
, http://www.100md.com
    冠心病

    80(68.97)

    38(45.78)

    心房纤颤

    12(10.34)

    5(6.02)

    颈动脉斑块形成

    93(80.17)

    42(50.60)

    以上两组数据用卡方检验:均P<0.005,()内为%

    表2 无症状性脑梗塞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 组别
, http://www.100md.com
    内径(cm)

    平均流速(cm/s)

    PI

    RI

    SBI组

    0.58±0.11

    34.27±7.61

    2.53±0.92

    1.25±0.76

    对照组

    0.63±0.161)

    38.91±5.342)
, 百拇医药
    1.80±1.062)

    0.83±0.572)

    t检验,1)P<0.05,2)P<0.01

    SBI是指无任何脑与视网膜症状的一类脑血管疾病,仅为神经影像学或尸检发现的梗塞,其症状可能未被认识或被病人遗忘或只有短暂缺血症状。随着CT及MRI的临床应用,本病的检出率也逐渐增高。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引起小动脉硬化是导致本病的主要原因。高血糖还可损害血脑屏障及使神经元线粒体肿胀和破坏。本病患者颈动脉硬化的较多,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明显增高。斑块脱落及血流速度的改变是本病微小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些研究表明,慢性心房纤颤易引发心源性微小栓子造成本病。本组房颤仅占10.34%,可能与本组均为老年人有关。本病无明显中风史,其主要是梗塞灶一般小于1.5cm,未累及感觉或运动传导束,处于脑的静区或非优势侧;另外,患者可能忽视或遗忘病史,或用其他原因解释。本资料显示,大多数病人是有症状的,如头晕、肢体麻木、记忆力下、睡眠障碍。这些“症状”是否作为诊断线索或部分依据,尚有待探讨。但SBI可引起或加剧智力障碍,多次的SBI可发展成为多灶性梗塞,而多灶性梗塞临床表现主要是血管性痴呆或/及假性球麻痹,故应加强SBI的研究。

    作者简介:吴 政,女,32岁,主治医师,主要从事老年心脑血管病的临床及研究工作

    〔1998-05-15收稿 1998-11-26修回〕,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