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实用医学杂志》 > 1999年第2期
编号:10210679
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与脑梗塞预后的关系
http://www.100md.com 《实用医学杂志》 1999年第2期
     作者:李莉莉

    单位: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综合科(510180)

    关键词:脑梗塞;血小板计数;血小板

    实用医学杂志990208摘 要 目的:研究脑梗塞急性期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与脑梗塞预后的关系,为临床预防及治疗脑梗塞提供参考。方法:根据Brain Stroke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价标准(改良SSS)对55例脑梗塞急性期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评分,把SSS评分减少18%以上者作为进步组(40例),评分减少18%以下者作为恶化组。在起病48~72小时内,测定其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结果:进步组和恶化组的血小板计数分别为(189.45±72.91)×109/L,(160.07±73.87)×109/L,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进步组和恶化组平均血小板体积分别为8.44±1.88 fl和9.67±2.87 f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脑梗塞急性期患者的平均血小板体积越大,其预后越差。
, 百拇医药
    近几年国内外对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的参考值在脑梗塞、心肌梗塞的改变与意义有较多的报告,发现脑梗塞急性期大量血小板被激活、消耗,使血小板数量减少[1,2]。而平均血小板体积的增加,可能发生在梗塞之前,是脑梗塞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目前对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与脑梗塞的预后尚无文献报道,在此,通过对55例脑梗塞急性期的病人进行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的测定,并在治疗前后用Brain Stroke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价标准(即改良爱丁堡的纳维亚评分,改良SSS)进行评分,旨在探讨脑梗塞病人的预后与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的关系。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55例脑梗塞急性期患者,其中男38例,女17例,年龄48~81岁,平均68.5岁。所有病人均有高血压病史。

    1.2 方法 采用美国康尔特JR型血细胞计数仪,全套试剂随机配备。在治疗前,发病48~72小时内采血,用塑料针管从前臂肘正中静脉采血1 ml装入有20 μ1 k2EDTA的硅化试管中混匀,采血后1~3小时内完成测定。用克栓酶治疗,并在治疗前后用改良SSS评分方法进行总体评分,评分减少18%以上的病人为进步组(40例),评分减少18%及以下的病人为恶化组(15例)。
, http://www.100md.com
    1.3 统计学处理 比较两组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的数据均用x±s表示,用SPSS 6.0统计软件包进行独立样本检验,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进步组与恶化组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测定结果,进步组的血小板数稍高于恶化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恶化组平均血小板体积高于进步组,有显著差异性,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值比较

    例数

    血小板计数(×109/L)

    平均血小板体积(fl)

    进步组
, http://www.100md.com
    40

    189.45±72.91

    8.44±1.18

    恶化组

    15

    160.07±73.87

    9.67±2.87

    t值

    -1.32

    2.27

    P值

    0.199

    0.027
, 百拇医药
    3 讨论

    国内外大多数学者认为,脑梗塞前血小板即被激活,血小板活性增强是脑梗塞的始动因素之一,也是造成脑梗塞后缺血性损害加重的因素之一。本研究发现,在梗塞后48~72小时的血细胞检查显示,平均血小板体积在脑梗塞预后差组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而血小板的数量则与之相反。其原因可能为:动脉硬化脑梗塞为广泛性较严重的脑动脉硬化,当一支或几支脑动脉出现闭塞和血栓形成时,不仅梗塞区发生缺血水肿,同时会加重原有的脑供血不足的程度,下丘脑缺血缺氧,使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紊乱,儿茶酚胺分泌增加,较年轻的血小板从血小板池释放到循环血中,同时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致水钠潴留,血液稀释,故显示平均血小板体积增大而不表现血小板数量明显增加。当出现严重大面积脑梗塞时,上述反应更严重,大量血小板被激活,释放到循环血中,平均血小板体积明显增大且与血小板数量呈负相关。本研究中两组的血小板数量无显著差异,可能与标本数量不充足有关,但预后差的血小板数量较预后良好组少,从另一方面推断梗塞程度更严重,虽经积极溶栓扩张脑血管处理,预后仍较差。
, http://www.100md.com
    血小板的体积与其功能是密切相关的,由于血小板无细胞核,故其功能形态取决于骨髓巨核细胞内DNA的含量,大体积的血小板含有更多的活性物质,其功能明显增强,在ADP、胶原激活后,可释放更多的致密颗粒,更易发生聚集反应,形成血栓,破坏血脑屏障,加重了脑缺血性损害[3]。因此本研究发现,脑梗塞急性期平均血小板体积大的病人预后差。近年来研究发现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骨髓巨核细胞DNA、核倍体数明显增加[2]。由此可见,在脑梗塞前巨核细胞—血小板轴已被激活,可产生具有更强参与血栓形成作用的血小板。在高血压病患者中,随年龄的增加,动脉硬化随之发展,血小板的粘附、聚集功能异常亢进,血小板处于高敏状态,活化阈值降低,更易形成脑血栓、脑梗塞。因此,对老年有高血压、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等危险因素的患者,应定期做血细胞检查,尤应注意平均血小板体积的变化,及早预防脑梗塞的发生。同时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的测定也可作为脑梗塞病情的动态观察、药物疗效及预后判断的客观指标。

    4 参考文献
, 百拇医药
    1 O' Malley T, Langhorne P,Etlon RA,et al. Platelet size in stroke patients. Stroke,1995,26(6):995~999.

    2 Kristensen SD. Megakaryocytes and atherosclerosis. Clin Sci Colch,1992,82(4):353~355.

    3 Joseph R,Riddle JM,Welch KMA,et al. Platelet ultrastructure and secretion in actue ischemic stroke. Stroke,1989,20:1316.,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