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 1999年第2期
编号:10212227
加味越婢汤合用安痛定治疗外感高热364例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
     作者:韦大陆

    单位:广西合山市北泗乡卫生院(合山 546505)

    关键词: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9902135 笔者近2年来,用加味越婢汤煎服[1],配合肌注安痛定注射液治疗外感高热患者36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观察对象 364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264例,女100例;年龄2~60岁,14岁以下者284例,14岁以上者80例。病程:发病24h以内者128例,24~48h者116例,48~72h者92例,72h以上者28例。

    1.2 临床表现 全部病例均以发热为主诉,T38~39℃者282例,39~40℃者82例。主要症状为恶寒、发热、头痛、咽痛、无汗或微汗出,口干微渴或有腹泻,尿黄。查体可见面赤唇红,眼结膜充血,眼睑或有水肿,咽及扁桃体可有不同程度充血、红肿、舌质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 百拇医药
    2 治疗方法

    2.1 肌肉注射安痛定注射液2ml,儿童用量以0.1ml/kg*d-1计。

    2.2 加味越婢汤 方剂组成:麻黄9g(先煎去沫)、石膏18g(先煎)、连翘10g、知母10g、生地

    10g、黄芩10g、生姜3片、甘草3g、大枣15g。儿童及年老体弱者药量酌减。常用加减法:咽喉肿痛者加射干、牛蒡子;咳嗽气喘者加前胡、杏仁;腹泻者加山楂、神曲;头痛者加葛根;气虚者加党参;阴虚者加沙参、麦冬、玉竹。服药方法:每日1剂,水煎服,每3~4h服药1次,服药后盖被取汗。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显效:服药后12~24h内体温降至正常不回升,症状明显缓解者;有效:24~48h内体温降至正常不回升,症状缓解者;无效:治疗48h后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者。
, 百拇医药
    3.2 疗效评价 显效者288例,占79.12%;有效者76例,占20.88%;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

    4 典型病例介绍

    张某,女,13岁。1997年9月22日初诊,高热(T39~40℃)持续不退8天。曾在外院经西医给予物理降温、输液及解热镇痛药、抗生素、激素类等治疗无效。现症见:壮热不退,无汗,两颊红赤,双眼睑水肿,双侧太阳穴疼痛,口渴不欲饮,身困不欲食,咳嗽,痰黄稠,时作欲呕状,大便燥结,小便色黄。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而大。检查外周血白细胞11.6×109/L,尿常规正常。X线胸平片报双肺无异常。中医辨证为:发热(风热挟湿型)。治疗给予解表、疏风清热利水。先给予肌肉注射安痛定注射液2ml后,投加味越婢汤。处方:麻黄5g(先煎去沫)、石膏15g(先

    煎)、连翘10g、知母9g、黄芩10g、前胡10g、生地10g、木通10g、葛根10g、甘草6g、生姜3片、大枣15g。每日1剂,加水500ml煎取300ml,分3次服,服药后盖被取汗。服药1剂后身热即减,服2剂后发热头痛之症全消。再以前方去麻黄,加党参9g、麦冬12g,连服2剂而病告痊愈。复查外周血白细胞7.0×109/L,随访2个月无复发。
, http://www.100md.com
    5 讨论

    外感高热为中医急症之一,其发病率高,传变迅速,热势不退,诸症迭起,为各种急性传染病的早期症状。本病系外感六淫外邪,风热侵袭,并挟湿为患。湿热留连,盘踞肌肤使皮毛闭塞,正邪相搏,津液结而不行,而作高热不退,无汗,眼睑浮肿等症。在治疗上,笔者认为当以发汗解表,清热利水为主。方拟加味越婢汤主之。取越婢汤宣肺解表,清热降火,利水消肿之功力。再配以连翘清热解毒;知母、黄芩、生地加强清热利水之作用。全方共能发汗、解表、清热、解毒、利水消肿。使风湿热之邪随汗解而愈。外感高热患者来诊应作西医必要的检查,而肌注安痛定注射液既能镇静止痛,又能解表清热,稳定了患者的情绪,缓解了病情,使中药汤剂更好的发挥作用,从而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南征.试论仲景《金匮》治热十一法.吉林中医药,1984;11(6):13

    (1998-04-16收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