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华夏医学》 > 1999年第2期
编号:10213029
频谱仪照射腹部切口预防术后腹胀
http://www.100md.com 《华夏医学》 1999年第2期
     作者:薛焕芬 朱新青

    单位: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 广西玉林市 537000

    关键词:腹胀;照射;频谱仪

    华夏医学990284 腹部手术后患者因手术创伤、原发病炎症的刺激和麻醉等对腹腔脏器的干扰,而导致术后血运障碍、胃肠麻痹、胃肠功能紊乱等生理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不能排便排气。传统的疗法是待患者出现腹胀后采用药物治疗、肛管排气等方法来解决[1],而忽视了腹胀的预防。笔者自1997年3月至1998年3月,采用WS周林频谱治疗仪(简称频谱仪)照射腹部切口预防术后腹胀,促进肛门排便排气,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对1997年3月至1998年3月在我科住院行腹部手术的147例患者,随机抽样分为两组。观察组75例,对照组72例,其中男85例,女62例。两组均具备以下条件:年龄21~71岁。麻醉方式为硬膜外麻、阻滞麻醉或/及不合并强化麻醉(静脉注射冬眠合剂1~3号)。麻醉方式无差异。两组手术种类及例数见表1。
, 百拇医药
    表1 两组手术种类例数分布 (n) 组 别

    阑尾炎腹

    膜炎术后

    胆囊、胆

    道术后

    脾切除

    断流术后

    肠粘连

    松解术后

    观察组

    43

    27

    3
, 百拇医药
    2

    对照组

    40

    24

    3

    5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在术后24h开始使用。因为此时间麻醉药作用已经消失,患者机体各脏器也逐渐恢复功能。采用北京周林频谱总公司和云南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研制的周林频谱治疗仪。操作方法:将频谱仪置患者床前,向患者说明使用该仪器的目的是促进肛门排气,以取得患者配合,然后让患者平卧,暴露腹部切口,接通电源,将频谱仪照射头直接面对准切口,距离腹部切口约10~20cm,以患者感到温和、舒适为宜,每日照射1次,每次照射时间为30min,直至肛门排气为止。对照组未采取此措施。

    1.3 观察腹胀指标 术后24h开始测量腹围,每日1次,根据腹胀程度及患者的自觉症状,将腹胀分为轻度及重度。轻度腹胀:腹围增大≤1.9cm,患者可以忍受,不需任何处理。重度腹胀:腹围增大>1.9cm以上,患者无法忍受,需药物或肛管排气等处理才能解除。
, http://www.100md.com
    2 结果(见表2和表3)

    表2 两组腹胀情况比较 (n) 组别

    例数

    腹胀

    发生率(%)

    轻度

    重度

    无

    观察组

    75

    6

    0

    69
, 百拇医药
    8

    对照组

    72

    26

    14

    32

    55.56

    表3 两组术后第一次排气时间比较 (t/h) 组别

    例数

    ≤37

    38~48

    ≥49

    观察组
, 百拇医药
    75

    48

    25

    2

    对照组

    72

    30

    32

    10

    观察组共75例,照射后2h内有温和、舒适、疼痛减轻感。

    表2和表3资料说明本组腹部术后患者进行频谱仪照射腹部切口,可有效地预防腹胀,促进肛门排气排便。在观察组中,仅有6例(占8%)发生轻度腹胀,不需作任何处理,最早肛门排气时间为29h,最迟肛门排气时间为66h。对照组中,轻度腹胀26例(占55.56%),需药物或肛管排气等方法才能解决。最早肛门排气时间35h,最迟肛门排气时间为78h。两组间术后腹胀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05),排气时间均有着显著的差异(P<0.01)。
, http://www.100md.com
    3 讨论

    腹部手术后肠袢会有一个麻痹静止期,之后肠蠕动逐渐恢复,一般需2~4d才能恢复正常的节律运动。在此期间如有大量的纤维渗出粘附,静止的肠袢间易于粘连[2],容易产生腹胀。此时,如能促进肠蠕动及早恢复,在某种程度上可减少或减轻腹胀的发生。关于腹部手术发生腹胀的预防,早在70年代已引起关注并开展许多中西药预防腹胀的实验和研究[3],并取得较满意的效果,我们利用频谱仪照射腹部预防术后腹胀的机理是根据频谱发生器释放的频谱,激发体内的基本粒子谐振,在腹部发生“内生热效应”和“生化反应”的原理进行的。频谱仪照射产生的红外线作用之一:热刺激作用,可反射地刺激胃结肠神经,引起肠蠕动加强,促进气体排出而减少肠腔积气,起到促进肛门排气预防腹胀的作用。作用之二:能降低神经末梢的兴奋性,从而起到镇静、止痛作用,可减轻切口疼痛,便于患者术后早期活动,及早恢复肠道蠕动功能,促进肛门排气,有效地预防腹胀。本观察组预防腹胀有效率达92%(69/75),轻度腹胀发生率8%,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排气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显著差异。此法操作简单,且无任何副作用,患者易于接受,实用性强,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周国静.点穴疗法用于腹部术后腹痛腹胀的观察.中华护理杂志,1993,28(4):105

    2 钱礼.现代普通外科.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4

    3 林师设.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65例体会.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1997,(1):31

    收稿 1999-03-08,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