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临床误诊误治》 > 1999年第2期
编号:10218392
重症肺结核一例误诊误治的教训
http://www.100md.com 《临床误诊误治》 1999年第2期
     作者:李红英 马玉英 李志宇

    单位:李红英 马玉英 李志宇(北京市北京军区总医院[100700])

    关键词:

    临床误诊误治990277 【病例】 女,18岁。于1997年4月始出现咳嗽,咳少量白色粘痰,发热,体温38℃左右,5月中旬体温持续39℃~40℃,住当地医院。X线胸片及CT检查诊断:支气管扩张。查血红蛋白70 g/L,诊断贫血,给予口服叶酸,肌内注射维生素B12,静脉滴注甲硝唑、氧氟沙星,治疗1个月后病情好转出院。7月中旬病情再次反复并加重,体温持续38℃~40℃,胸闷、气短、乏力,体重由52 kg降至35 kg,血红蛋白降至54 g/L,当地治疗无效,考虑“血液病”来京求治。查体:精神差,痛苦面容,面色苍白,体温39℃,脉搏120/min,呼吸20/min,血压12.0/6.7 kPa,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腹水征阴性。X线胸片:①支气管扩张;②左肺结核可疑;③肺泡癌待除外。CT示左支气管扩张继发感染。血白细胞12.8×109/L,中性粒细胞0.89,红细胞沉降率110 mm/h。骨髓象报告:①感染骨髓象;②红系统增生不良,提示继发性贫血。肥达、外裴试验均阴性,痰涂片连续3次未见抗酸杆菌和癌细胞,痰培养阴性,抗结核抗体、PCR检查均为阴性,OT试验5 U阴性。抗感染给予哌拉西林钠、甲硝唑、头孢噻肟钠治疗10天无效,体温持续39℃。纤维支气管镜检示:气管粘膜充血、水肿,凹凸不平,表面脓性分泌物,各段开口分嵴不同程度增厚,未见新生物。灌洗液送病理检查未见癌细胞,左下叶背段活检,粘膜组织呈急、慢性炎症,可见炎性坏死,抗酸染色找到抗酸杆菌,诊断:肺结核。纤支镜检后连续6次痰涂片,可见抗酸杆菌。始给予抗结核治疗,并辅以保肝药物口服。3天后体温降至正常,正常5天后体温又升至38.6℃,复查X线胸片,左肺结核,左侧胸膜炎,加奥复星0.2 g每日2次口服,治疗四周后体温降至正常,食欲增加,体重上升,复查血红蛋白升至92 g/L,出院后继续服药,随访半年,病人情况良好。

    本例病人先后4次拍X线胸片,2次胸部CT检查,均诊断为支气管扩张,忽略了早期痰结核菌检查是造成延误诊断的一个重要原因。痰涂片镜检简便易行,可多次重复,费用低且结果可靠,因此,对发热咳嗽、咳痰、胸闷、气短、乏力、体温下降治疗无效者,要及时行痰结核菌涂片检查。本例提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活组织病检可提供重要诊断证据,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起“激惹”作用,即在镜检后3~4天内连续查痰可提高病原学的检出率。本例行纤支维支气管镜检查后连续6次痰涂片找到抗酸杆菌,对诊断提供了可靠依据。

    (收稿时间1998-10-25),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