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新知杂志》 > 1999年第2期
编号:10218698
超声定位肾穿刺治疗肾脏囊性疾病146例
http://www.100md.com 《医学新知杂志》 1999年第2期
     作者:田斌群 李世文 李北平 肖红枝 万少平

    单位:湖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泌尿外科、B超室 武汉 430071

    关键词:

    医学新知杂志990217 肾脏囊性疾病是先天性、遗传性、获得性肾皮质或髓质囊性疾病的总称,临床上以单纯性肾囊肿和多囊肾常见。我院自1989~1997年利用不带穿刺探头的普通B超仪,进行超声定位肾穿刺治疗肾脏囊性疾病146例,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治疗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146例中,男84例,女62例,年龄24~76(平均42)岁。单纯性肾囊肿128例,其中左肾53例,右肾75例;上极57例,下极71例;囊肿直径3.1~10.6 cm,抽出囊液25~420 ml。多囊肾18例,双肾布满大小不等的囊肿,以最大囊肿计,囊肿直径4.2~8.3 cm,抽出囊液40~280 ml。
, 百拇医药
    1.2 治疗方法 患者取俯卧位,B超探头扫查肾脏,观察囊肿的部位、大小,将棉签置于探头与扫查的皮肤之间,定位出囊肿穿刺需要进针的部位,作好标记。为了避开胸膜,穿刺部位一般选在第12肋骨下,进针方向则随超声束指引的方向而定。一般而言,位于肾下极的囊肿,超声束可垂直达囊肿,穿刺针即沿超声束的方向垂直进针;而位于肾上极的囊肿,超声束往往要斜向上才能到达囊肿,有时还需患者取坐位,此时穿刺针应沿超声束指引的方向斜向上穿刺。只要穿刺的方向正确,往往一次穿刺即可成功。穿刺针进入囊肿后,要保持穿刺针不移动,此时用血管钳靠近皮肤夹住针头,接上带橡皮管的玻璃接头,再用注射器抽吸。抽吸完后注入硬化剂,常用的硬化剂有95%酒精、50%葡萄糖、四环素溶液等。硬化剂的注入量一般是抽出囊液量的1/5。硬化剂注入后作用5~10 min再将其抽出,操作完毕,视病情给予一定量的抗菌素预防感染。

    2 讨论

    2.1 病理特点 单纯性肾囊肿一般为单侧单发,但也有多发者,双侧发生少见,其发病机理至今尚未完全明了,一般认为囊肿起源于肾小管,首先是小管上皮细胞增殖,形成肾小管管壁囊状扩大或微小突出,随后囊壁细胞及其细胞外基质重组,不再与肾小管相通,形成有液体积聚的独立囊。由于囊壁细胞能分泌液体,所以囊肿不断扩大。
, http://www.100md.com
    多囊肾则是遗传性疾病,有家族聚积性,其致病基因与α-珠蛋白基因紧密连锁,位于16号染色体短臂1区3带。理论上,患者的病变在出生时即已存在,但绝大多数在成年时才出现症状,可能是囊肿非常微小,渐进长大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亦有可能是致病基因在成年时才开始启动。多囊肾病变广泛,绝大多数双肾发生,约有一半伴有肝囊肿。全肾布满大小不等的囊肿,并呈进行性增大,肾实质受压,功能性肾单位越来越少,最终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

    2.2 临床表现 单纯性肾囊肿一般没有临床症状,只有囊肿较大压迫肾脏时,才出现腰痛等症状。如果囊肿继发感染或出血,则腰痛加剧,并有发烧、全身不适等症状。

    多囊肾一般在40岁左右出现症状,主要症状分为三个方面:①腰痛;②高血压;③慢性肾功能不全。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头昏、贫血、四肢无力、体重下降等。

    2.3 诊断及治疗方法 借助B超、CT等现代仪器,单纯性肾囊肿和多囊肾易于诊断,最有价值者当推B超,它不仅能准确地诊断肾脏囊性疾病,而且能辅助治疗。过去单纯性肾囊肿和多囊肾的处理一般为观察,只有等到囊肿特别大、压迫肾脏、引起肾功能不全或出现感染等并发症时,才考虑手术。方法是将囊肿切开、去顶、放液,手术虽不复杂,但造成患者较大的创伤。近些年来,人们借助B超引导肾囊肿穿刺抽液,取得良好效果,具有疗效好、损伤小、费用低、操作简便、易于接受等优点。B超引导肾囊肿穿刺,需用特殊的穿刺探头,许多基层医院受条件限制,往往不能开展。我们摸索出了一套不需特殊穿刺探头、也不需特殊穿刺针、仅用普通探头和腰穿针即可进行B超定位囊肿穿刺法。
, http://www.100md.com
    B超定位肾囊肿穿刺抽液简便易行,但不能随便进行,要掌握穿刺适应证。单纯性肾囊肿是最佳的穿刺对象,经过一次或几次穿刺,往往能治愈。但是,如果囊肿直径小于3 cm,一般不予穿刺,随访观察,只有大于3 cm的囊肿才考虑穿刺。多囊肾穿刺抽液的效果不理想,因为囊肿多发,并且呈进行性增大。但是,对于大的囊肿,穿刺抽液可以减轻囊肿对肾脏的压迫,延缓肾功能的减退,具有积极的治疗意义。

    参考文献

    1 Walsh P C, Petik A B, Stamey A T, et al. Campbell's Urology. Vol1. Edt. 6th. Philadephia: W.B.Saaunders Co, 1992. 342~389.

    2 吴阶平主编.泌尿外科.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877~888

    3 董宝玮主编.临床介入性超声学.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231~235

    (1998-04-28 收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