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新知杂志》 > 1999年第2期
编号:10220429
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18例
http://www.100md.com 《医学新知杂志》 1999年第2期
     作者:骆向阳 庞郁兰

    单位:武汉钢铁公司第一医院眼科 武汉 430080

    关键词:

    医学新知杂志990223 慢性泪囊炎是眼科常见、多发病,目前仍靠手术治疗。自1904年Toti氏[1]倡导泪囊鼻腔吻合术以来,此术一直被公认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最理想的方法。其目的是在泪囊与鼻腔之间建立一条新通道来代替阻塞的鼻泪管引流泪液,以解除泪囊积脓和泪溢两大症状。手术时如果发生困难还可以改作泪囊摘除术[1]。但该术存在操作复杂、手术时间长等缺点。为减化手术进程,扩大手术适应证,笔者对传统的泪囊鼻吻合术进行了改良。共治疗18例,21只眼,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慢性泪囊炎患者18例,男6例,女12例,年龄45~66(平均55.2)岁,病史最短者1年,最长者10年,21只眼中,右眼9例,左眼12例,均确诊为慢性泪囊炎,术前均有泪溢史和脓性分泌物,冲洗泪道下冲上返,加压不通。
, 百拇医药
    2 手术方法

    2.1 切口 用2%利多卡因、75%布比卡因等量混合液做筛前神经阻滞及皮肤浸润麻醉。由内眦内侧5 mm,内眦韧带上方2 mm起向下弧形切开皮肤2.5 cm,于内眦韧带下方钝性分离软组织找泪前嵴,沿泪前嵴切开骨膜,用骨膜剥离器向下分离,使泪囊与骨膜一起剥至泪后嵴,充分暴露泪囊窝。

    2.2 造骨孔 用弯止血钳将泪囊窝下端薄弱的泪骨顶一孔,再用咬骨钳扩大骨孔,骨孔做成10 mm直径的圆孔,骨孔部鼻粘膜完全除去,如中鼻甲肥大可做部分切除。鼻粘膜出血,可用凡士林沙条或明胶海绵压迫止血。

    2.3 泪囊切开 横向牵拉内囊,切开、剪开内囊,使之成为一顶端指向骨孔的“U”形泪囊瓣,用2号橡皮导管2.5 cm两端缝线,置于切开之泪囊内,引流管上端穿出泪囊顶与皮肤面固定之,下端缝线从鼻骨孔引出鼻腔,将泪囊瓣前端缝于鼻侧的骨膜上,上、下两侧缝于内眦韧带或皮下组织上。
, 百拇医药
    2.4 切口缝合及术后处理 间断缝合眼轮匝肌、皮下组织及皮肤切口,一般包扎,为防止鼻粘膜出血,于鼻腔内填塞麻黄素纱条达中鼻道,术后2 d取出。术后6 d拆除皮肤缝线,术后10~14 d抽出引流管,并用庆大霉素冲洗泪道,每日1次,冲洗3 d,抽管后开始用抗菌素眼水。

    3 讨论

    泪囊吻合术是治疗慢性泪囊炎最理想的手术,但传统的手术方法其前后瓣吻合,操作困难,费时较长,且要求泪囊较大,鼻粘膜条件较好等[2],使手术的开展受到一定的限制。改良的泪囊鼻腔吻合术,省去泪囊与鼻腔粘膜吻合的步骤,放宽对泪囊和粘膜的要求,扩大手术适应证,使手术简单易行,且缩短了手术时间。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的原因多为泪囊鼻腔吻合不良或吻合腔内肉芽组织阻塞所致[3]。改良的泪囊鼻腔吻合术,通道宽敞,并放置了引流管可防止通道粘连,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术后随访时间最长4年,最短6个月,泪溢症状均消失。

    参考文献

    1 杨 钧.现代眼科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683

    2 徐永善.泪囊筛窦造也术.实用眼科杂志,1990,8(5):301~302

    3 蒋自强.泪囊鼻腔吻合失败原因分析.实用眼科杂志,1991,9(3):170~171

    (1997-12-17 收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