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误漏诊9例分析
作者:卓永隆
单位:广西宾阳县人民医院 宾阳 530405
关键词:
广西医科大学990229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是糖尿病的严重合并症之一,常见于老年人,且多数病例于发病前无糖尿病史或仅为轻型糖尿病,所以常易引起误诊、漏诊,现将我院1993~1998年误漏诊的9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9例中,男6例,女3例,年龄58~76岁,平均66.9岁。误诊3例:其中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1例,病毒性脑炎1例,肺结核1例;漏诊6例:其中原发病为脑出血2例,脑梗死4例。
1.2 临床检查结果:血糖38~50.3 mmol/L,尿糖(+++~++++),尿酮体(-~±),血Na+ 147.6~157 mmol/L,血浆渗透压350~370.2 mmol/L,其中昏迷6例,神志模糊3例,抽搐2例。所有病例最后均诊断为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 百拇医药
1.3 治疗及转归:9例确诊为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后均停用葡萄糖、激素等药、改用生理盐水加胰岛素(根据血糖确定胰岛素用量)等综合治疗,最后5例治愈,4例分别于住院第3,4,5,7天死亡。
2 典型病例
例1,女性,60岁,因咳嗽、低热、盗汗2个月,咯血2d入院,经拍胸片等检查诊为Ⅲ型肺结核。住院后经于抗痨、垂体后叶素、激素、葡萄糖等治疗,咯血明显减少,于住院第5天出现神志不清、脱水明显,伴抽搐,拟结核性脑膜炎而行腰穿脑脊液检查,结果无异常。经测血糖为49 mmol/L,尿糖(+++),尿酮体(±),血Na+ 154.7 mmol/L,Co2CP 17.6 mmol/L,血浆渗透压为370.2 mmol/L,诊为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经用胰岛素等综合抢救,于住院第7天死亡。
例2,男性,72岁,因头痛、呕吐,右侧肢体瘫痪4 h入院,神清、较瘦,经头颅CT检查诊为左侧基底节压脑出血,量约45 ml,而经予甘露醇、地塞米松,葡萄糖等治疗,于住院第3天出现昏迷,明显脱水,考虑为脑继续出血所致,经复查头颅CT,脑出血无增多,后经查血糖50.3 mmol/L,尿糖(++++),尿酮体(-),血Na+ 156 mmol/L,CO2CP 20.3 mmol/L,血浆渗透压为364 mmol/L,最后诊为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经胰岛素等综合抢救,于住院第5天死亡。
, 百拇医药
3 讨论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国内外的病死率以往高达50%~70%,近年仍达10%~20%,当血浆渗透压>325 mmol/L时即可出现嗜睡,达到365 mmol/L即可出现昏迷[1]。故对本病应强调早期诊断和治疗,但临床上常有误诊、漏诊。其常见原因是:①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多数病例于发病前无糖尿病史,起病较隐匿,常以诱发病症为主诉就诊,常在应用葡萄糖、激素、脱水剂等后引起血糖及血浆渗透压进一步升高从而出现昏迷、抽搐等症,临床医师往往只注意表面现象,满足于现有诊断,没有深入分析,进一步检查,从而造成误诊和漏诊;②没有详细询问有关病史,本组有1例曾有糖尿病病史,1例病前二十多天有口渴、多饮、多尿症状,未能详细询问,而给予葡萄糖等治疗,从而诱发本病;③对本病缺乏足够的重视和认识,对糖尿病与脑血管意外的关系缺乏认识。脑血管意外患者起病后由于病情的发展或脑水肿原因可引起病情进一步加重,甚至昏迷,因此在遇到脑血管意外患者出现昏迷时,临床医师常考虑为原发病的病情加重所致,而未想到脑血管病合并本病时在应用葡萄糖、脱水剂后诱发昏迷,未能及时做有关必要检查,从而造成漏诊,本组有6例因此而漏诊。有报道[2]糖尿病并发脑梗死为3.6%~6.2%。糖尿病并急性脑卒中者大多为缺血性中风[3]。因此,笔者认为,凡不明原因的昏迷病人(尤其老年人)、脑血管意外(特别是脑梗死)或感染病灶明确用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在治疗中出现脱水、意识障碍、抽搐者,既使无糖尿病史,也应及时验血糖和尿糖,以避免本病的误诊和漏诊。
参考文献
1 池芝盛.非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治疗.中华内科杂志,1984,23(8):513
2 郭玉璞主编.中国脑血管病治疗专家论集.沈阳:沈阳出版社,1995.146
3 李文贤,李 放,吴丽华.172例老年人糖尿病并发脑血管病临床分析.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5,15(7):444
收稿日期:1999-01-10, http://www.100md.com
单位:广西宾阳县人民医院 宾阳 530405
关键词:
广西医科大学990229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是糖尿病的严重合并症之一,常见于老年人,且多数病例于发病前无糖尿病史或仅为轻型糖尿病,所以常易引起误诊、漏诊,现将我院1993~1998年误漏诊的9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9例中,男6例,女3例,年龄58~76岁,平均66.9岁。误诊3例:其中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1例,病毒性脑炎1例,肺结核1例;漏诊6例:其中原发病为脑出血2例,脑梗死4例。
1.2 临床检查结果:血糖38~50.3 mmol/L,尿糖(+++~++++),尿酮体(-~±),血Na+ 147.6~157 mmol/L,血浆渗透压350~370.2 mmol/L,其中昏迷6例,神志模糊3例,抽搐2例。所有病例最后均诊断为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 百拇医药
1.3 治疗及转归:9例确诊为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后均停用葡萄糖、激素等药、改用生理盐水加胰岛素(根据血糖确定胰岛素用量)等综合治疗,最后5例治愈,4例分别于住院第3,4,5,7天死亡。
2 典型病例
例1,女性,60岁,因咳嗽、低热、盗汗2个月,咯血2d入院,经拍胸片等检查诊为Ⅲ型肺结核。住院后经于抗痨、垂体后叶素、激素、葡萄糖等治疗,咯血明显减少,于住院第5天出现神志不清、脱水明显,伴抽搐,拟结核性脑膜炎而行腰穿脑脊液检查,结果无异常。经测血糖为49 mmol/L,尿糖(+++),尿酮体(±),血Na+ 154.7 mmol/L,Co2CP 17.6 mmol/L,血浆渗透压为370.2 mmol/L,诊为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经用胰岛素等综合抢救,于住院第7天死亡。
例2,男性,72岁,因头痛、呕吐,右侧肢体瘫痪4 h入院,神清、较瘦,经头颅CT检查诊为左侧基底节压脑出血,量约45 ml,而经予甘露醇、地塞米松,葡萄糖等治疗,于住院第3天出现昏迷,明显脱水,考虑为脑继续出血所致,经复查头颅CT,脑出血无增多,后经查血糖50.3 mmol/L,尿糖(++++),尿酮体(-),血Na+ 156 mmol/L,CO2CP 20.3 mmol/L,血浆渗透压为364 mmol/L,最后诊为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经胰岛素等综合抢救,于住院第5天死亡。
, 百拇医药
3 讨论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国内外的病死率以往高达50%~70%,近年仍达10%~20%,当血浆渗透压>325 mmol/L时即可出现嗜睡,达到365 mmol/L即可出现昏迷[1]。故对本病应强调早期诊断和治疗,但临床上常有误诊、漏诊。其常见原因是:①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多数病例于发病前无糖尿病史,起病较隐匿,常以诱发病症为主诉就诊,常在应用葡萄糖、激素、脱水剂等后引起血糖及血浆渗透压进一步升高从而出现昏迷、抽搐等症,临床医师往往只注意表面现象,满足于现有诊断,没有深入分析,进一步检查,从而造成误诊和漏诊;②没有详细询问有关病史,本组有1例曾有糖尿病病史,1例病前二十多天有口渴、多饮、多尿症状,未能详细询问,而给予葡萄糖等治疗,从而诱发本病;③对本病缺乏足够的重视和认识,对糖尿病与脑血管意外的关系缺乏认识。脑血管意外患者起病后由于病情的发展或脑水肿原因可引起病情进一步加重,甚至昏迷,因此在遇到脑血管意外患者出现昏迷时,临床医师常考虑为原发病的病情加重所致,而未想到脑血管病合并本病时在应用葡萄糖、脱水剂后诱发昏迷,未能及时做有关必要检查,从而造成漏诊,本组有6例因此而漏诊。有报道[2]糖尿病并发脑梗死为3.6%~6.2%。糖尿病并急性脑卒中者大多为缺血性中风[3]。因此,笔者认为,凡不明原因的昏迷病人(尤其老年人)、脑血管意外(特别是脑梗死)或感染病灶明确用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在治疗中出现脱水、意识障碍、抽搐者,既使无糖尿病史,也应及时验血糖和尿糖,以避免本病的误诊和漏诊。
参考文献
1 池芝盛.非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治疗.中华内科杂志,1984,23(8):513
2 郭玉璞主编.中国脑血管病治疗专家论集.沈阳:沈阳出版社,1995.146
3 李文贤,李 放,吴丽华.172例老年人糖尿病并发脑血管病临床分析.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5,15(7):444
收稿日期:1999-01-10,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