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直视手术
作者:吴强 林乌拉 黄瑞健
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心外科(福州 350005)
关键词:心脏手术,直视;体外循环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990227
1997年9月~1998年7月,我院共开展体外循环下不阻断升主动脉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共20例,均获得满意效果,无手术死亡。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0例中,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12.85±11.09岁,<10岁10例,10~20岁6例,>20岁4例。14例为房间隔缺损,并轻度肺动脉高压7例,肺动脉瓣狭窄2例;室间隔缺损6例,均有轻度肺动脉高压。
, 百拇医药
20例均在体外循环下不阻断升主动脉下进行手术。术中见房间隔缺损类型为中央型11例,下腔型1例,卵圆孔未闭2例。12例房间隔缺损约3~5cm,采取心包片修补;2例行直接连续缝合加间断加强缝合;2例切开肺动脉行肺动脉瓣切开成形术。室间隔缺损类型为膜部3例,隔瓣后1例,嵴下型1例,干下型1例。室间隔缺损约0.5~0.8cm,均行直接修补。2例病人术中心脏停跳,经电除颤后复跳。平均体外循环时间为40min。
1.2 结果 术后心律失常1例(患者50岁,术前即有心律失常),余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术后平均9天痊愈出院。本组病例无手术死亡,术后随访3~11个月,均恢复良好。
2 讨 论
房间隔、室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多数病人需外科手术治疗。常规手术方法是在体外循环、浅低温、阻断升主动脉下进行修补,随着心肺转流技术和心肌保护技术水平的日益提高,使得低温体外循环下的手术变得日益安全。但近些年来,外科学出现了“追求微创伤外科”这一趋势,着重点在于使手术的创伤更小,手术过程更简单化,同时进一步减少医疗费用,减少病人在院时间[1]。为此,笔者选择一些病情较简单的病例,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等,试行不阻断升主动脉体外循环下进行心内直视手术。该术式的优点在于术中不阻断升主动脉,心脏处于跳动状态,冠状动脉灌注良好,因此可减轻手术的创伤,缩短手术时间,避免再灌注损伤,有良好的结果。
, 百拇医药
2.1 手术适应证 从理论上讲,只要没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能够维持升主动脉内一定的压力,任何手术均可采取此种方法,但由于很多手术均较复杂,需在安静的心脏和无血的视野下操作,因此,笔者目前选择较简单的心脏病变,如单纯房缺、较小的室缺、肺动脉瓣狭窄或单纯二尖瓣病变等。其实,在平常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中房间隔关闭后,术者通常会先开放升主动脉,而后再关闭右心也即这个道理。
2.2 气栓问题 是目前此类手术争议的焦点,持反对意见的人主要是坚持传统观念,认为此类手术存在有气栓特别是脑部气栓的潜在可能[2],但几个有关此类手术的文献报告均未见发生气栓的病例[3,4]。笔者认为只要能够把握住技术要点,此类手术还是值得开展的。
2.3 技术要点 (1)手术的关键在于要维持升主动脉内一定的压力,体外循环一定要非常的平稳,一般要求在术中成人平均动脉压不低于60mmHg,儿童不低于50mmHg[2],这样能使主动脉窦充盈更充分而主动脉瓣关闭更良好。即使心脏停跳也不必惊慌,因为有较高的压力灌注,冠状动脉灌注良好,不致于引起心肌的缺氧。(2)把握手术适应证,可先选择一些较简单的病例,如单纯房间隔缺损、较小的室间隔缺损、单纯肺动脉瓣狭窄等,待技术熟练后开展复杂性手术。(3)常规在主动脉根部置停跳液灌注管(Y型),这样如需要可随时灌注停跳液,阻断升主动脉,同时可兼作排气通道。(4)适当降低头部位置,宜低于心脏水平。(5)关闭左心房或关闭室缺,缝合最后一针时应排气。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Cosgrove DM,Snabik JF.Minimally invasive approach for aortic valve operations.Ann Thorac Surg,1996;62:596
2 李佳春,李功宋(主编).体外循环灌注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3:247,353
3 何 巍,林 辉,陈铭伍,等.心脏跳动下二尖瓣置换术.中华外科杂志,1996;34:678
4 张镜芳,罗增祥,陈伟达,等.应用体外循环主动脉不阻断法施行小儿法乐三联症矫治术.中华小儿外科杂志,1995;16:341
(收稿:1998-11-04 修回:1999-03-15), 百拇医药
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心外科(福州 350005)
关键词:心脏手术,直视;体外循环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990227
1997年9月~1998年7月,我院共开展体外循环下不阻断升主动脉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共20例,均获得满意效果,无手术死亡。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0例中,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12.85±11.09岁,<10岁10例,10~20岁6例,>20岁4例。14例为房间隔缺损,并轻度肺动脉高压7例,肺动脉瓣狭窄2例;室间隔缺损6例,均有轻度肺动脉高压。
, 百拇医药
20例均在体外循环下不阻断升主动脉下进行手术。术中见房间隔缺损类型为中央型11例,下腔型1例,卵圆孔未闭2例。12例房间隔缺损约3~5cm,采取心包片修补;2例行直接连续缝合加间断加强缝合;2例切开肺动脉行肺动脉瓣切开成形术。室间隔缺损类型为膜部3例,隔瓣后1例,嵴下型1例,干下型1例。室间隔缺损约0.5~0.8cm,均行直接修补。2例病人术中心脏停跳,经电除颤后复跳。平均体外循环时间为40min。
1.2 结果 术后心律失常1例(患者50岁,术前即有心律失常),余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术后平均9天痊愈出院。本组病例无手术死亡,术后随访3~11个月,均恢复良好。
2 讨 论
房间隔、室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多数病人需外科手术治疗。常规手术方法是在体外循环、浅低温、阻断升主动脉下进行修补,随着心肺转流技术和心肌保护技术水平的日益提高,使得低温体外循环下的手术变得日益安全。但近些年来,外科学出现了“追求微创伤外科”这一趋势,着重点在于使手术的创伤更小,手术过程更简单化,同时进一步减少医疗费用,减少病人在院时间[1]。为此,笔者选择一些病情较简单的病例,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等,试行不阻断升主动脉体外循环下进行心内直视手术。该术式的优点在于术中不阻断升主动脉,心脏处于跳动状态,冠状动脉灌注良好,因此可减轻手术的创伤,缩短手术时间,避免再灌注损伤,有良好的结果。
, 百拇医药
2.1 手术适应证 从理论上讲,只要没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能够维持升主动脉内一定的压力,任何手术均可采取此种方法,但由于很多手术均较复杂,需在安静的心脏和无血的视野下操作,因此,笔者目前选择较简单的心脏病变,如单纯房缺、较小的室缺、肺动脉瓣狭窄或单纯二尖瓣病变等。其实,在平常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中房间隔关闭后,术者通常会先开放升主动脉,而后再关闭右心也即这个道理。
2.2 气栓问题 是目前此类手术争议的焦点,持反对意见的人主要是坚持传统观念,认为此类手术存在有气栓特别是脑部气栓的潜在可能[2],但几个有关此类手术的文献报告均未见发生气栓的病例[3,4]。笔者认为只要能够把握住技术要点,此类手术还是值得开展的。
2.3 技术要点 (1)手术的关键在于要维持升主动脉内一定的压力,体外循环一定要非常的平稳,一般要求在术中成人平均动脉压不低于60mmHg,儿童不低于50mmHg[2],这样能使主动脉窦充盈更充分而主动脉瓣关闭更良好。即使心脏停跳也不必惊慌,因为有较高的压力灌注,冠状动脉灌注良好,不致于引起心肌的缺氧。(2)把握手术适应证,可先选择一些较简单的病例,如单纯房间隔缺损、较小的室间隔缺损、单纯肺动脉瓣狭窄等,待技术熟练后开展复杂性手术。(3)常规在主动脉根部置停跳液灌注管(Y型),这样如需要可随时灌注停跳液,阻断升主动脉,同时可兼作排气通道。(4)适当降低头部位置,宜低于心脏水平。(5)关闭左心房或关闭室缺,缝合最后一针时应排气。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Cosgrove DM,Snabik JF.Minimally invasive approach for aortic valve operations.Ann Thorac Surg,1996;62:596
2 李佳春,李功宋(主编).体外循环灌注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3:247,353
3 何 巍,林 辉,陈铭伍,等.心脏跳动下二尖瓣置换术.中华外科杂志,1996;34:678
4 张镜芳,罗增祥,陈伟达,等.应用体外循环主动脉不阻断法施行小儿法乐三联症矫治术.中华小儿外科杂志,1995;16:341
(收稿:1998-11-04 修回:1999-03-15),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