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诊断和内科治疗
作者:徐家裕 诸琦 谭继宏
单位: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消化科 200025
关键词:
临床内科杂志/990201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胰腺的急性炎症过程,常伴上腹部剧痛。在多数情况下,血中胰酶水平包括淀粉酶和脂肪酶增高,至少达到正常值上限的3倍。在临床上,根据其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型和重型两大类。前者在诊断和治疗上均无困难,一般疗程为1~2周,患者多在1月内恢复,胃肠胰腺功能恢复正常。重型胰腺炎又称急性重症胰腺炎(Acute Severe Pancreatitis,ASP)或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cute Haemorrhagic and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AHNP/ANP),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到目前为止仍有较高的死亡率,故对本病的早期识别和积极的治疗至关重要。本文就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诊断及内科治疗进展作一扼要介绍。
, http://www.100md.com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诊断
轻、重型胰腺炎的治疗、演变和预后截然不同,早期诊断是临床研究的重点。早在70年代,我们根据临床经验及当时的实验室检查条件,提出临床判断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标准,使用至今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ANP的临床诊断标准
一、症状和体征:(1)腹痛;(2)烦躁不安、四肢厥冷;(3)心率增快、体温增高;(4)血压下降、严重脱水;(5)上消化道出血;(6)肺部病变、胸腔积液、ARDS;(7)黄疸;(8)Grey-Turner征;(9)Cullen征。
二、实验室检查:(1)白细胞计数增高;(2)血球比积增高(早期)或降低;(3)血糖增高;(4)血清胆红素增高;(5)血清酶学检查;(6)血钙降低;(7)电解质严重紊乱(尤其血钾降低);(8)DIC指标阳性;(9)凝血试验阳性;(10)心电图改变;(11)X线平片(胸、腹部)改变。
, 百拇医药
(1)、(2)、(4)、(8)、(9)为主要症状和(或)体征。(1)、(3)、(6)、(8)为主要实验室检查异常。AP患者如有两项主要症状和(或)体征,再加一项主要实验室检查异常应高度疑为ANP。
腹痛伴严重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者更具诊断意义。8、9两项极少见,如出现,则极具诊断价值。上消化道出血量不多,多由于应激性溃疡或胃炎引起,与消化性溃疡出血不同。儿科病人的主诉症状要具体分析以确定其重要性。腹部平片,特别是左腰大肌线不清有较大价值。
国外应用最多的是Ranson指标和Banks临床标准。其中Banks临床标准结合临床和实验室检查,与我们的标准类似,由于比较简便,所以至今仍有应用价值。
严重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标准(Banks等):(1)心血管系统:休克、心动过速(>130次/分)心律紊乱、心电图改变;(2)呼吸系统:气急、罗音、氧分压<8kPa、ARDS;(3)肾脏方面:排尿量<50ml/h、BUN和(或)Cr升高;(4)代谢方面:低或持续降低的Ca、血pH变化、血白蛋白下降;(5)血液方面:血球比积下降、DIC〔血小板计数下降,3P试验(+)〕;(6)神经系统::烦躁模糊、局灶性神经体征。AP病人具上述一种或一种以上胰外系统受累表示重症。参考指标:出血性病变的体征或腹腔穿刺有血性渗出;腹部感染:重度肠麻痹、腹水征。参考指标在排除其他鉴别诊断的疾病后有价值。
, http://www.100md.com
近年来,由Knaus等创用的APACHE-ll(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记分法(见附表)应用较多,用于预测急性胰腺炎的预后,对临床有很大帮助,认为APACHE-ll≥8分者,具有不良早期预后征象。
目前的医学科技发展已更多的依靠影像学技术来确诊重症胰腺炎,并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CT是用得最多的检查。有条件的医疗中心已用旋转式CT从下胸至髂嵴水平连续扫描且无间隙。口服造影剂以保证无不透光的肠道被误解为胰液的积聚。静脉应用增强剂对鉴别间质性和坏死性胰腺炎非常重要。如CT片发现有气体则比较肯定胰腺有感染,但大多数胰腺感染不显示有气体。除了确诊急性重症胰腺炎外,如遇急腹症病人疑有肠系膜血管梗塞或溃疡穿孔时,CT检查能帮助鉴别。
附表 APACHE疾病严重性分类方法 生理变数
异常增高范围
, 百拇医药
异常降低范围
+4
+3
+2
+1
0
+1
+2
+3
+4
体温(肛表)
≥41
39~40.9
, http://www.100md.com
38.5~38.9
36~38.4
34~35.9
32~33.9
30~31.9
≤29.9
平均动脉压(kPa)
≥21.3
17.3~26.2
14.8~17.2
9.3~14.5
6.6~9.2
, http://www.100md.com
≤6.5
心率(次/分)
≥180
140~179
110~139
70~109
55~69
40~54
≤3.9
呼吸次数(次/分)
≥50
35~49
25~34
, http://www.100md.com
12~24
10~11
6~9
≤5
氧分压(PaO2,kPa)
>9.3
8.1~9.3
7.3~7.9
<7.3
动脉血pH
>7.7
7.6~7.69
, 百拇医药
7.5~7.59
7.33~7.49
7.25~7.32
7.15~7.24
<7.15
血清Na+(mmol/L)
≥180
160~179
155~159
150~154
130~149
120~129
, http://www.100md.com
111~129
≤110
血清K+(mmol/L)
≥7
6~6.9
5.5~5.9
3.5~5.4
3~3.4
2.5~2.9
<2.5
血清肌酐(μmol/L)
≥309
, 百拇医药
176.8~300.6
132.6~167.9
53.0~123.7
<53.0
血球比积(%)
≥60
50~59.9
46~49.9
30~45.9
20~29.9
<20
白细胞计数(×109/L)
, 百拇医药
≥40
20~39.9
15~19.9
3~14.9
1~2.9
<1
腹部超声检查,由于病人常有肠道积气的干扰,使胰腺显影不清,并且超声亦不能用以判断胰腺炎的严重性。但它能显示有无胆结石、胆总管扩张及腹水等。如能显示胰腺,则可见胰腺肿大,正常胰内回声消失;亦可显示胰腺以前的病损,如胰管内结石及胰管扩大等。有假性胰腺囊肿者,可用B超监测它的大小变化。
磁共振(MRI)的价值与CT相仿,其优点仍有待更多经验的积累。
超声内镜检查对急性重症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目前认为其诊断胆总管结石的价值,优于B超及CT。
, 百拇医药
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治疗
急性重症胰腺炎的诊断一经确定后,应进行外科手术治疗还是内科保守治疗,这一争论已持续多年。现在的看法是综合治疗体系。有条件者,危重病人的抢救应在ICU中进行。
一、目前外科治疗的现状
目前的看法是,对胰腺坏死未感染的病人进行非手术治疗,成功率高达85%以上;对坏死有感染者经积极治疗后病情继续恶化者立即手术,否则尽可能作后期手术,待感染病变局限后达到一次引流手术获得痊愈。对阻塞性胆源性胰腺炎及胰腺脓肿穿破致腹膜炎者应立即手术。在抢救中,多学科参与的综合治疗措施尤为重要。目前非手术治疗的治愈率已获得明显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已达80%。
二、内科中西医结合治疗
除补充血容量、纠正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及维持主要脏器功能外,本文着重介绍控制胰腺感染、抑制胰酶药物及中医中药治疗等三方面的进展。
, 百拇医药
(一)胰腺炎感染:据国外报道,胰腺炎感染的细菌谱为大肠杆菌26%,假单胞菌属16%,金黄色葡萄球菌15.3%,克雷伯氏菌10.1%,变形杆菌10.1%,粪链球菌4.4%,肠杆菌2.5%及厌氧菌15.6%。选用抗菌素时,既要考虑对上述菌种的敏感性,又要它对胰腺有较好的渗透性。据此有人把常用的抗菌素分为三类:(1)在胰腺浓度低,效果差,如氨基糖甙类、妥布霉素及乙基西梭霉素(Netilmicin)等。(2)对G-菌作用强,对G+菌及厌氧菌作用弱,如硫苯咪唑青霉素(Mezlocillin)、氧哌嗪青霉素(Piperacillin)、头孢氨噻肟(Cefotaxine)、头孢唑肟(Ceftizocin)等。(3)首选药,如泰能(Imipenem)、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泰利必妥(Tarivid)等。关于厌氧菌感染,则可用甲硝唑等。如前所述,胰腺有无感染是需否考虑手术的关键之一,如何确定感染的存在也是临床上的难题。目前,我们主要还是根据临床病情观察及有关实验室检查决定是否手术。近来有主张在CT或B超引导下行胰腺细针抽吸作细菌培养。这方面的工作在国内仍有待进一步的开展。
, http://www.100md.com
(二)抑制胰酶的药物治疗:目前选用的主要有以下两种:(1)国产加贝酯(甲磺酸加贝酯 Gabexatemesilate),用法为100mg加入5%葡萄糖盐水或林格氏溶液250~500ml中静脉滴注,速度控制在每小时1mg/kg左右,最快不超过每小时2.5mg/kg。开始用量为300mg/d,症状缓解后改为100mg/d。加贝酯具有抗凝血纤溶酶与因子X的作用,对血管内凝血有治疗作用并能阻止中性粒细胞弹力纤维酶高度分解蛋白以减少合并症。本药的确切作用仍有待研究。(2)生长抑素合成衍生物:主要有八肽的奥曲肽(善得定Sandostatin)及十四肽的生长抑素(施他宁Stilamin)。目前在临床上均有应用。
生长抑素是胃肠胰激素中的一种,对整个胃肠道有抑制作用。在急性胰腺炎中它可能有以下有利作用:(1)抑制作用:包括胰液分泌容量、胰腺外分泌、胰腺的促分泌素、胃液分泌、阻止血小板活化因子产生后引起的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2)刺激作用:刺激肝、脾及循环中网状内皮细胞系统活性。(3)松弛作用:对奥狄氏括约肌。(4)保护作用:对胰腺细胞。
, 百拇医药
善得定皮下或静脉注射后,血浆半衰期为天然生长抑素的30倍,可长达113分钟,而且使用方便,不需持续静脉滴注。文献报道的八肽生长抑制素在应用中有多种副作用,如心血管系统和肝胆系统的副作用,我国学者未见这些严重不良反应,与国外情况不一,有待于今后更多经验的积累。随着生长抑素5个亚类受体(SSR)的发现,业已证明八肽和十四肽对这5种亚类受体的亲和力不同。十四肽对全部5个亚类受体的亲和力是相同的,而八肽仅对SSR-2和SSR-5有高亲和力,对SSR-1和SSR-4则无亲和力,从而解释了八肽和十四肽作用不同的原因。十四肽生长抑素(施他宁)在国外应用已久,特别是在欧美等国,而在我国应用至今也已超过三年。我们的经验虽还不多,但亦认为该药的应用是治疗ANP的一大提高。目前,我们着重对十四肽生长抑素在治疗ANP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我们使用该药的方法与国外推荐的一样,首剂250μg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10ml在3~5分钟缓慢静脉推注,以后按每小时250μg的剂量持续静脉滴注(500ml中加入施他宁3mg,每分钟滴入0.7ml),如此,治疗5~7天或直至病情稳定。最近我们设想在病情相对不太危重的病人中试行小剂量冲击疗法(每4~6小时冲击一次,剂量为250μg/h,静脉滴注或静脉推注),以节约用药总量,其疗效如何仍有待观察。此外,我们最近在犬急性重症胰腺炎模型中,研究了八肽和十四肽生长抑素对奥狄氏括约肌的影响,结果发现两者均能显著降低基础压和(或)时相收缩幅度,说明在ANP治疗中,两者均可应用。病情稍轻者,或由重趋向稳定时,八肽生长抑素的应用(皮下或肌注)较为方便。
三、中医中药治疗
祖国医学认为,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为湿热滞阻中焦,治则采取疏肝理气、清热燥湿、通里攻下和活血化淤的方法,以达到六腑以通为用的目的。我们很早即已应用复方煎药(清胰汤)治疗轻症急性胰腺炎,其对病情的改善取得了可喜的效果,主要表现为肠鸣音的好转、排便次数增加等。上海焦东海最早在1976年已报道用单味大黄治疗急性胰腺炎取得较好疗效,我们于80年代对中西医治疗的机制及疗效进行了多项实验研究,证实柴胡、丹参、四甲基吡嗪(川芎嗪)、白芍(芍药甙)等中药均有一定效果。最近还用导向大黄素脂质体治疗ANP(动物实验)亦取得明显效果,值得今后继续探索。
收稿:1998-12-07, http://www.100md.com
单位: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消化科 200025
关键词:
临床内科杂志/990201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胰腺的急性炎症过程,常伴上腹部剧痛。在多数情况下,血中胰酶水平包括淀粉酶和脂肪酶增高,至少达到正常值上限的3倍。在临床上,根据其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型和重型两大类。前者在诊断和治疗上均无困难,一般疗程为1~2周,患者多在1月内恢复,胃肠胰腺功能恢复正常。重型胰腺炎又称急性重症胰腺炎(Acute Severe Pancreatitis,ASP)或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cute Haemorrhagic and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AHNP/ANP),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到目前为止仍有较高的死亡率,故对本病的早期识别和积极的治疗至关重要。本文就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诊断及内科治疗进展作一扼要介绍。
, http://www.100md.com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诊断
轻、重型胰腺炎的治疗、演变和预后截然不同,早期诊断是临床研究的重点。早在70年代,我们根据临床经验及当时的实验室检查条件,提出临床判断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标准,使用至今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ANP的临床诊断标准
一、症状和体征:(1)腹痛;(2)烦躁不安、四肢厥冷;(3)心率增快、体温增高;(4)血压下降、严重脱水;(5)上消化道出血;(6)肺部病变、胸腔积液、ARDS;(7)黄疸;(8)Grey-Turner征;(9)Cullen征。
二、实验室检查:(1)白细胞计数增高;(2)血球比积增高(早期)或降低;(3)血糖增高;(4)血清胆红素增高;(5)血清酶学检查;(6)血钙降低;(7)电解质严重紊乱(尤其血钾降低);(8)DIC指标阳性;(9)凝血试验阳性;(10)心电图改变;(11)X线平片(胸、腹部)改变。
, 百拇医药
(1)、(2)、(4)、(8)、(9)为主要症状和(或)体征。(1)、(3)、(6)、(8)为主要实验室检查异常。AP患者如有两项主要症状和(或)体征,再加一项主要实验室检查异常应高度疑为ANP。
腹痛伴严重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者更具诊断意义。8、9两项极少见,如出现,则极具诊断价值。上消化道出血量不多,多由于应激性溃疡或胃炎引起,与消化性溃疡出血不同。儿科病人的主诉症状要具体分析以确定其重要性。腹部平片,特别是左腰大肌线不清有较大价值。
国外应用最多的是Ranson指标和Banks临床标准。其中Banks临床标准结合临床和实验室检查,与我们的标准类似,由于比较简便,所以至今仍有应用价值。
严重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标准(Banks等):(1)心血管系统:休克、心动过速(>130次/分)心律紊乱、心电图改变;(2)呼吸系统:气急、罗音、氧分压<8kPa、ARDS;(3)肾脏方面:排尿量<50ml/h、BUN和(或)Cr升高;(4)代谢方面:低或持续降低的Ca、血pH变化、血白蛋白下降;(5)血液方面:血球比积下降、DIC〔血小板计数下降,3P试验(+)〕;(6)神经系统::烦躁模糊、局灶性神经体征。AP病人具上述一种或一种以上胰外系统受累表示重症。参考指标:出血性病变的体征或腹腔穿刺有血性渗出;腹部感染:重度肠麻痹、腹水征。参考指标在排除其他鉴别诊断的疾病后有价值。
, http://www.100md.com
近年来,由Knaus等创用的APACHE-ll(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记分法(见附表)应用较多,用于预测急性胰腺炎的预后,对临床有很大帮助,认为APACHE-ll≥8分者,具有不良早期预后征象。
目前的医学科技发展已更多的依靠影像学技术来确诊重症胰腺炎,并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CT是用得最多的检查。有条件的医疗中心已用旋转式CT从下胸至髂嵴水平连续扫描且无间隙。口服造影剂以保证无不透光的肠道被误解为胰液的积聚。静脉应用增强剂对鉴别间质性和坏死性胰腺炎非常重要。如CT片发现有气体则比较肯定胰腺有感染,但大多数胰腺感染不显示有气体。除了确诊急性重症胰腺炎外,如遇急腹症病人疑有肠系膜血管梗塞或溃疡穿孔时,CT检查能帮助鉴别。
附表 APACHE疾病严重性分类方法 生理变数
异常增高范围
, 百拇医药
异常降低范围
+4
+3
+2
+1
0
+1
+2
+3
+4
体温(肛表)
≥41
39~40.9
, http://www.100md.com
38.5~38.9
36~38.4
34~35.9
32~33.9
30~31.9
≤29.9
平均动脉压(kPa)
≥21.3
17.3~26.2
14.8~17.2
9.3~14.5
6.6~9.2
, http://www.100md.com
≤6.5
心率(次/分)
≥180
140~179
110~139
70~109
55~69
40~54
≤3.9
呼吸次数(次/分)
≥50
35~49
25~34
, http://www.100md.com
12~24
10~11
6~9
≤5
氧分压(PaO2,kPa)
>9.3
8.1~9.3
7.3~7.9
<7.3
动脉血pH
>7.7
7.6~7.69
, 百拇医药
7.5~7.59
7.33~7.49
7.25~7.32
7.15~7.24
<7.15
血清Na+(mmol/L)
≥180
160~179
155~159
150~154
130~149
120~129
, http://www.100md.com
111~129
≤110
血清K+(mmol/L)
≥7
6~6.9
5.5~5.9
3.5~5.4
3~3.4
2.5~2.9
<2.5
血清肌酐(μmol/L)
≥309
, 百拇医药
176.8~300.6
132.6~167.9
53.0~123.7
<53.0
血球比积(%)
≥60
50~59.9
46~49.9
30~45.9
20~29.9
<20
白细胞计数(×109/L)
, 百拇医药
≥40
20~39.9
15~19.9
3~14.9
1~2.9
<1
腹部超声检查,由于病人常有肠道积气的干扰,使胰腺显影不清,并且超声亦不能用以判断胰腺炎的严重性。但它能显示有无胆结石、胆总管扩张及腹水等。如能显示胰腺,则可见胰腺肿大,正常胰内回声消失;亦可显示胰腺以前的病损,如胰管内结石及胰管扩大等。有假性胰腺囊肿者,可用B超监测它的大小变化。
磁共振(MRI)的价值与CT相仿,其优点仍有待更多经验的积累。
超声内镜检查对急性重症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目前认为其诊断胆总管结石的价值,优于B超及CT。
, 百拇医药
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治疗
急性重症胰腺炎的诊断一经确定后,应进行外科手术治疗还是内科保守治疗,这一争论已持续多年。现在的看法是综合治疗体系。有条件者,危重病人的抢救应在ICU中进行。
一、目前外科治疗的现状
目前的看法是,对胰腺坏死未感染的病人进行非手术治疗,成功率高达85%以上;对坏死有感染者经积极治疗后病情继续恶化者立即手术,否则尽可能作后期手术,待感染病变局限后达到一次引流手术获得痊愈。对阻塞性胆源性胰腺炎及胰腺脓肿穿破致腹膜炎者应立即手术。在抢救中,多学科参与的综合治疗措施尤为重要。目前非手术治疗的治愈率已获得明显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已达80%。
二、内科中西医结合治疗
除补充血容量、纠正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及维持主要脏器功能外,本文着重介绍控制胰腺感染、抑制胰酶药物及中医中药治疗等三方面的进展。
, 百拇医药
(一)胰腺炎感染:据国外报道,胰腺炎感染的细菌谱为大肠杆菌26%,假单胞菌属16%,金黄色葡萄球菌15.3%,克雷伯氏菌10.1%,变形杆菌10.1%,粪链球菌4.4%,肠杆菌2.5%及厌氧菌15.6%。选用抗菌素时,既要考虑对上述菌种的敏感性,又要它对胰腺有较好的渗透性。据此有人把常用的抗菌素分为三类:(1)在胰腺浓度低,效果差,如氨基糖甙类、妥布霉素及乙基西梭霉素(Netilmicin)等。(2)对G-菌作用强,对G+菌及厌氧菌作用弱,如硫苯咪唑青霉素(Mezlocillin)、氧哌嗪青霉素(Piperacillin)、头孢氨噻肟(Cefotaxine)、头孢唑肟(Ceftizocin)等。(3)首选药,如泰能(Imipenem)、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泰利必妥(Tarivid)等。关于厌氧菌感染,则可用甲硝唑等。如前所述,胰腺有无感染是需否考虑手术的关键之一,如何确定感染的存在也是临床上的难题。目前,我们主要还是根据临床病情观察及有关实验室检查决定是否手术。近来有主张在CT或B超引导下行胰腺细针抽吸作细菌培养。这方面的工作在国内仍有待进一步的开展。
, http://www.100md.com
(二)抑制胰酶的药物治疗:目前选用的主要有以下两种:(1)国产加贝酯(甲磺酸加贝酯 Gabexatemesilate),用法为100mg加入5%葡萄糖盐水或林格氏溶液250~500ml中静脉滴注,速度控制在每小时1mg/kg左右,最快不超过每小时2.5mg/kg。开始用量为300mg/d,症状缓解后改为100mg/d。加贝酯具有抗凝血纤溶酶与因子X的作用,对血管内凝血有治疗作用并能阻止中性粒细胞弹力纤维酶高度分解蛋白以减少合并症。本药的确切作用仍有待研究。(2)生长抑素合成衍生物:主要有八肽的奥曲肽(善得定Sandostatin)及十四肽的生长抑素(施他宁Stilamin)。目前在临床上均有应用。
生长抑素是胃肠胰激素中的一种,对整个胃肠道有抑制作用。在急性胰腺炎中它可能有以下有利作用:(1)抑制作用:包括胰液分泌容量、胰腺外分泌、胰腺的促分泌素、胃液分泌、阻止血小板活化因子产生后引起的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2)刺激作用:刺激肝、脾及循环中网状内皮细胞系统活性。(3)松弛作用:对奥狄氏括约肌。(4)保护作用:对胰腺细胞。
, 百拇医药
善得定皮下或静脉注射后,血浆半衰期为天然生长抑素的30倍,可长达113分钟,而且使用方便,不需持续静脉滴注。文献报道的八肽生长抑制素在应用中有多种副作用,如心血管系统和肝胆系统的副作用,我国学者未见这些严重不良反应,与国外情况不一,有待于今后更多经验的积累。随着生长抑素5个亚类受体(SSR)的发现,业已证明八肽和十四肽对这5种亚类受体的亲和力不同。十四肽对全部5个亚类受体的亲和力是相同的,而八肽仅对SSR-2和SSR-5有高亲和力,对SSR-1和SSR-4则无亲和力,从而解释了八肽和十四肽作用不同的原因。十四肽生长抑素(施他宁)在国外应用已久,特别是在欧美等国,而在我国应用至今也已超过三年。我们的经验虽还不多,但亦认为该药的应用是治疗ANP的一大提高。目前,我们着重对十四肽生长抑素在治疗ANP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我们使用该药的方法与国外推荐的一样,首剂250μg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10ml在3~5分钟缓慢静脉推注,以后按每小时250μg的剂量持续静脉滴注(500ml中加入施他宁3mg,每分钟滴入0.7ml),如此,治疗5~7天或直至病情稳定。最近我们设想在病情相对不太危重的病人中试行小剂量冲击疗法(每4~6小时冲击一次,剂量为250μg/h,静脉滴注或静脉推注),以节约用药总量,其疗效如何仍有待观察。此外,我们最近在犬急性重症胰腺炎模型中,研究了八肽和十四肽生长抑素对奥狄氏括约肌的影响,结果发现两者均能显著降低基础压和(或)时相收缩幅度,说明在ANP治疗中,两者均可应用。病情稍轻者,或由重趋向稳定时,八肽生长抑素的应用(皮下或肌注)较为方便。
三、中医中药治疗
祖国医学认为,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为湿热滞阻中焦,治则采取疏肝理气、清热燥湿、通里攻下和活血化淤的方法,以达到六腑以通为用的目的。我们很早即已应用复方煎药(清胰汤)治疗轻症急性胰腺炎,其对病情的改善取得了可喜的效果,主要表现为肠鸣音的好转、排便次数增加等。上海焦东海最早在1976年已报道用单味大黄治疗急性胰腺炎取得较好疗效,我们于80年代对中西医治疗的机制及疗效进行了多项实验研究,证实柴胡、丹参、四甲基吡嗪(川芎嗪)、白芍(芍药甙)等中药均有一定效果。最近还用导向大黄素脂质体治疗ANP(动物实验)亦取得明显效果,值得今后继续探索。
收稿:1998-12-07,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