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丙沙星治疗初诊结核44例疗效分析
作者:彭昭国 冯玉麟
单位: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成都610041)
关键词:
华西医学WEST CHINA MEDICAL JOURNAL1999年 第14卷 第2期 Vol [中图分类号]R521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2-0179(1999)02-0175-02
本文对1994年10月~1997年12月收治的44例误诊为肺炎的肺结核患者经喹诺酮类药物治疗的效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44例患者均以肺炎收住院,在使用环丙沙星治疗中或治疗后经胸部X线片和痰查结核菌阳性而确诊肺结核,既往无结核病史。其中男29例,女14例,年龄17~64岁,病程9~187天。临床表现为发热38例,体温37.2~39.6℃;咯血7例;血象增高31例,WBC10×109/L~18.4×109/L;中性粒细胞增高24例,占白细胞分类的70%~88%。44例患者均行痰普通细菌培养,有19例阳性,占前三位的病原菌依次为克雷伯杆菌6例,绿脓杆菌4例,肺炎球菌3例,其他细菌6例。44例患者均查见结核杆菌,其中痰涂片阳性33例,经纤支镜刷检阳性11例。胸片显示多数病例(90.9%)为Ⅲ型肺结核,胸片显示病灶部位上肺12例,中肺18例,下肺14例。
, 百拇医药
1.2 治疗方法 入院经其他抗生素治疗无效后选用环丙沙星0.2克静脉滴注每日2次,疗程1~3周,其中27例于疗程中查见结核杆菌阳性而加用或改用抗痨药,但加用抗痨药后继续使用环丙沙星的疗程不计在本组统计之中。
1.3 疗效判定 显效:有疗程中体温血象恢复正常,症状体征好转,胸片病灶消失或显示吸收,痰结核菌阴转。有效:在疗程中体温血象明显降低,症状减轻,胸片病灶有所吸收。无效:临床症状无好转,胸片病灶无吸收。
2 治疗结果
2.1 本组44例中显效2例,疗程均为3周;有效24例,疗程均>10天;无效18例,其中有4例胸片显示病灶反而有所扩大,总有效率59%。在疗效显著的2例中1例合并克雷伯菌感染,另1例合并变形杆菌感染,胸片病灶上下肺各1例,治疗3周后胸片病灶明显吸收,痰细菌培养及结核菌涂片检查均阴性。在有效的24例中有13例痰普通细菌培养为阳性。但本组44例患者在环丙沙星疗程结束后均加用或改用常用抗痨药治疗,3~6月后复查显效41例,有效2例,无效1例。
, 百拇医药
2.2 毒副作用 本组44例患者在环丙沙星治疗过程中,有2例出现有消化道症状,其中1例伴有单项转氨酶轻度增高。其他副作用有荨麻疹1例,局限静脉炎1例,尚有1例61岁患者出现神经精神症状(躁狂及被害妄想),而既往无类似病史。上述患者经停药及对症治疗于1~4天上述毒副反应消失。
3 讨论
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通过抑制细胞DNA联接酶和DNA旋转酶,从而干扰DNA合成,导致细菌死亡〔1〕。环丙沙星是目前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该类药物之一,为广谱杀菌剂,对许多胞内病原菌,包括分枝杆菌也具有抗菌活性,而且该药血药浓度高,体内分布广,尤其在痰液中的药浓度为同期血药浓度的53%~111%,肺组织中的浓度甚至可达血药浓度的3~4倍〔2〕。因此临床上该药常常作为治疗肺部感染的重要药物及难治性和复治肺结核的化疗组方之一〔3〕。
本组44例均系误诊为肺炎入院,经病原学检查而确诊为Ⅲ型肺结核,系初治肺结核,经单用环丙沙星治疗1~3周显示总有效率为59%,而在随后选用常用抗痨药治疗则总有效率为97.7%,两相比较P<0.01,疗效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但在单用环丙沙星治疗时,44例患者中有25例未合并普通细菌感染,结果有11例有效,其有效率为44%;而另19例合并普通细菌感染者中有效15例,其有效率为78.95%,两组比较,0.025>P>0.01,说明两组疗效具有显著差异。我们认为:①环丙沙星治疗对初治肺结核有一定疗效,但尚不能替代传统抗痨药物治疗;②对合并有普通细菌感染的初治肺结核患者选用环丙沙星治疗效果较佳,这与环丙沙星对普通细菌与结核杆菌同时具有抗菌活性有关。所以我们认为在常规抗痨过程中,如遇抗痨药中毒、过敏等导致选药困难以及合并普通细菌感染时,环丙沙星不失为较好的侯选药物之一。
作者简介:彭昭国,进修生(四川省成都市九五医院呼吸科)
4 参考文献
1 Sarders.CC.et al.Am.J.Med,1987,82(Suppl 4A):91.
2 汪复:肺部感染的抗菌药物治疗。中华医学杂志 1992;72(1):45。
3 汤茂功:环丙沙星治疗难治性肺结核的疗效观察。江苏医药 1996;22(2):837。
(收稿日期:1999-04-08), http://www.100md.com
单位: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成都610041)
关键词:
华西医学WEST CHINA MEDICAL JOURNAL1999年 第14卷 第2期 Vol [中图分类号]R521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2-0179(1999)02-0175-02
本文对1994年10月~1997年12月收治的44例误诊为肺炎的肺结核患者经喹诺酮类药物治疗的效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44例患者均以肺炎收住院,在使用环丙沙星治疗中或治疗后经胸部X线片和痰查结核菌阳性而确诊肺结核,既往无结核病史。其中男29例,女14例,年龄17~64岁,病程9~187天。临床表现为发热38例,体温37.2~39.6℃;咯血7例;血象增高31例,WBC10×109/L~18.4×109/L;中性粒细胞增高24例,占白细胞分类的70%~88%。44例患者均行痰普通细菌培养,有19例阳性,占前三位的病原菌依次为克雷伯杆菌6例,绿脓杆菌4例,肺炎球菌3例,其他细菌6例。44例患者均查见结核杆菌,其中痰涂片阳性33例,经纤支镜刷检阳性11例。胸片显示多数病例(90.9%)为Ⅲ型肺结核,胸片显示病灶部位上肺12例,中肺18例,下肺14例。
, 百拇医药
1.2 治疗方法 入院经其他抗生素治疗无效后选用环丙沙星0.2克静脉滴注每日2次,疗程1~3周,其中27例于疗程中查见结核杆菌阳性而加用或改用抗痨药,但加用抗痨药后继续使用环丙沙星的疗程不计在本组统计之中。
1.3 疗效判定 显效:有疗程中体温血象恢复正常,症状体征好转,胸片病灶消失或显示吸收,痰结核菌阴转。有效:在疗程中体温血象明显降低,症状减轻,胸片病灶有所吸收。无效:临床症状无好转,胸片病灶无吸收。
2 治疗结果
2.1 本组44例中显效2例,疗程均为3周;有效24例,疗程均>10天;无效18例,其中有4例胸片显示病灶反而有所扩大,总有效率59%。在疗效显著的2例中1例合并克雷伯菌感染,另1例合并变形杆菌感染,胸片病灶上下肺各1例,治疗3周后胸片病灶明显吸收,痰细菌培养及结核菌涂片检查均阴性。在有效的24例中有13例痰普通细菌培养为阳性。但本组44例患者在环丙沙星疗程结束后均加用或改用常用抗痨药治疗,3~6月后复查显效41例,有效2例,无效1例。
, 百拇医药
2.2 毒副作用 本组44例患者在环丙沙星治疗过程中,有2例出现有消化道症状,其中1例伴有单项转氨酶轻度增高。其他副作用有荨麻疹1例,局限静脉炎1例,尚有1例61岁患者出现神经精神症状(躁狂及被害妄想),而既往无类似病史。上述患者经停药及对症治疗于1~4天上述毒副反应消失。
3 讨论
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通过抑制细胞DNA联接酶和DNA旋转酶,从而干扰DNA合成,导致细菌死亡〔1〕。环丙沙星是目前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该类药物之一,为广谱杀菌剂,对许多胞内病原菌,包括分枝杆菌也具有抗菌活性,而且该药血药浓度高,体内分布广,尤其在痰液中的药浓度为同期血药浓度的53%~111%,肺组织中的浓度甚至可达血药浓度的3~4倍〔2〕。因此临床上该药常常作为治疗肺部感染的重要药物及难治性和复治肺结核的化疗组方之一〔3〕。
本组44例均系误诊为肺炎入院,经病原学检查而确诊为Ⅲ型肺结核,系初治肺结核,经单用环丙沙星治疗1~3周显示总有效率为59%,而在随后选用常用抗痨药治疗则总有效率为97.7%,两相比较P<0.01,疗效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但在单用环丙沙星治疗时,44例患者中有25例未合并普通细菌感染,结果有11例有效,其有效率为44%;而另19例合并普通细菌感染者中有效15例,其有效率为78.95%,两组比较,0.025>P>0.01,说明两组疗效具有显著差异。我们认为:①环丙沙星治疗对初治肺结核有一定疗效,但尚不能替代传统抗痨药物治疗;②对合并有普通细菌感染的初治肺结核患者选用环丙沙星治疗效果较佳,这与环丙沙星对普通细菌与结核杆菌同时具有抗菌活性有关。所以我们认为在常规抗痨过程中,如遇抗痨药中毒、过敏等导致选药困难以及合并普通细菌感染时,环丙沙星不失为较好的侯选药物之一。
作者简介:彭昭国,进修生(四川省成都市九五医院呼吸科)
4 参考文献
1 Sarders.CC.et al.Am.J.Med,1987,82(Suppl 4A):91.
2 汪复:肺部感染的抗菌药物治疗。中华医学杂志 1992;72(1):45。
3 汤茂功:环丙沙星治疗难治性肺结核的疗效观察。江苏医药 1996;22(2):837。
(收稿日期:1999-04-08),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