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证型与肝炎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及肝脏病理关系的研究
作者:李筠 宋为芸 王林杰 张世兰 毛远丽
单位:解放军302医院,北京市丰台路26号 100039
关键词:辨证分型;微观辨证;肝炎;病理学;肝炎;免疫学
新中医990221 提 要 为探讨肝炎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及肝脏病理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检测了47例血清及肝脏免疫组化相关指标。发现脾肾阳虚型患者血清HA、Ⅳ-C含量高于其它证型(P<0.01)。瘀血阻络型肝组织Ⅳ-C阳性率高于肝郁脾虚型(P<0.05),且该型Actin、CK及Ⅳ-C阳性率与LN相比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湿热内蕴型肝组织Actin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其它3项指标。认为,血清HA、Ⅳ-C可作为脾肾阳虚型的辨证依据;肝脏Actin、CK及Ⅳ-C的增多与血瘀证密切相关;肝组织Actin是湿热内蕴型的敏感指标。
为探讨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及肝脏病理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为中医辨证论治提供客观依据,我们对47例肝炎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肽(PⅢP)、层粘蛋白(LN)、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C)及肝脏病理、免疫组化相关指标与中医证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 百拇医药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组47例为我院住院患者,其中男40例,女7例。年龄14~72(平均33.80±12.14)岁。其中44例作了肝活检。临床诊断参照1995年5月北京第5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讨论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试行)”中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其中急性肝炎9例,慢性肝炎30例,慢性重型肝炎3例,肝硬变5例。
1.2 中医辨证分型 按照1991年天津会议关于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进行辨证分型。其中湿热内蕴型8例,湿阻脾胃型4例,肝郁脾虚型9例,瘀血阻络型18例,肝肾阴虚型3例,脾肾阳虚型5例。
1.3 材料和方法
1.3.1 PⅢP、LN用放射免疫法(RIA),采用德国进口放免试剂盒。正常值参考范围:PⅢP 0.3~0.8u/ml,LN0~1.3u/ml。
, 百拇医药
1.3.2 HA用RIA法,药盒为上海海军医学研究所提供。正常值参考范围:57±27ng/ml。
1.3.3 Ⅳ型胶原用酶联免疫法(ELISA),采用日本第一化学药品株式会社试剂盒。正常值参考范围:86.9±23.9ng/ml。
1.3.4 运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了肝组织中的层粘蛋白(LN)、平滑肌肌动蛋白(Actin)、细胞角蛋白(CK)及Ⅳ型胶原(Ⅳ-C)。
2 结果
2.1 中医证型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关系 见表1。
表1 中医证型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关系(±s) 分型
n
, 百拇医药
PⅢP(u/ml)
LN(u/ml)
HA(ng/ml)
Ⅳ-C(ng/ml)
湿热内蕴
8
7.85±18.69
1.16±0.51
3.43±7.94
339.13±674.23
湿阻脾胃
4
, 百拇医药
1.40±1.16
8.24±15.11
54.28±29.19
157.50±135.88
肝郁脾虚
9
1.68±0.75
1.46±0.48
56.09±23.76
247.33±327.42
瘀血阻络
18
, 百拇医药
1.34±1.09
1.63±0.98
53.94±40.29
191.67±166.73
肝肾阴虚
3
0.95±0.86
1.12±0.85
40.83±13.48
115.33±106.24
脾肾阳虚
5
, http://www.100md.com
8.63±7.11
3.86±2.34
1693.20±413.30※
1101.25±661.19※
※P<0.01 与其它各型相比
方差分析发现,各型血清PⅢP、LN含量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各型HA及Ⅳ-C均数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又经Q检验显示,脾肾阳虚型的血清HA及Ⅳ-C平均值均明显高于其它证型(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2.2 中医证型与肝脏病理的关系
2.2.1 中医证型与肝脏纤维组织增生程度的关系 对33例辨证分型与肝脏纤维组织增生程度进行了对比分析,未发现各型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 百拇医药
2.2.2 中医证型与肝脏免疫组化结果的关系 对经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的5种证型患者的肝组织LN、Actin、CK及Ⅳ-C阳性率与证型间的关系作了统计处理,结果见表2。
表2 中医证型与肝脏免疫组化结果的关系 分型
LN
Actin
CK
IV-C
n
阳性人数(%)
n
阳性人数(%)
n
, 百拇医药
阳性人数(%)
n
阳性人数(%)
湿热内蕴
8
2(25.0)
7
7(100.0)※※
8
5(62.5)
5
4(80.0)
湿阻脾胃
, http://www.100md.com
3
1(33.3)
2
1(50.0)
2
2(100.0)
3
3(100.0)
肝郁脾虚
8
3(37.5)
8
6(75.0)
, 百拇医药
9
5(55.6)
9
5(55.6)
瘀血阻络
14
6(42.9)
14
13(92.9)※※
14
12(85.7)※※
12
, http://www.100md.com
12(100.0)※,※※
肝肾阴虚
3
1(33.3)
3
3(100.0)
3
3(100.0)
2
2(100.0)
※P<0.05与肝郁脾虚型互比 ※※P<0.05与LN组互比
, 百拇医药
3 讨论
随着微观辨证学的发展,运用免疫方法学,通过对血清及肝脏病理组织中纤维化指标变化的研究来揭示其与中间证候间的关系,从而对肝病中医证型的客观化规律探讨及临床针对性治疗,无疑具有重要价值。
本文资料显示,脾肾阳虚型多见于慢性重症肝炎及肝硬化,该型血清HA及Ⅳ-C含量均明显高于其它证型,表明HA、Ⅳ-C不仅是肝纤维化及进行性肝硬化的敏感指标〔1~2〕,同时可以反映肝功能的损害程度及肝脏的储备功能。因此,血清HA及Ⅳ-C可作为脾肾阳虚型辨证的客观指标之一。各证型血清PⅢP及Ⅳ-C均较正常值升高,但统计结果未发现各型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目前虽有关于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中医论治方面的报道,但对证型与肝脏病理学特别是免疫组化相关指标关系的研究很少。本文统计结果发现,瘀血阻络型肝脏Ⅳ-C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肝郁脾虚型,且该型肝组织中Actin、CK及Ⅳ-C的阳性率又明显高于LN。提示肝脏Actin、CK及Ⅳ-C的增多与血瘀证有密切关系。同时,湿热内蕴型患者肝组织中Actin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其它3项指标,提示肝脏Actin的增多,是湿热内蕴型辨的敏感指标之一。
初步结果已显示出血清HA、Ⅳ-C及肝脏Actin、CK及Ⅳ-C与中医证型之间存在一定内在联系,有必要进一步观察研究。
参考文献
1 刘成海,刘 成.肝纤维化血清学诊断进展.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1995,5(1)∶47~50
2 张世兰,陈伟英,宋喜秀,等.慢性肝病Ⅲ型前胶原肽、透明质酸、板层素的检测及其意义.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2,15(6)∶329~331
(收稿日期:1998-05-11), 百拇医药
单位:解放军302医院,北京市丰台路26号 100039
关键词:辨证分型;微观辨证;肝炎;病理学;肝炎;免疫学
新中医990221 提 要 为探讨肝炎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及肝脏病理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检测了47例血清及肝脏免疫组化相关指标。发现脾肾阳虚型患者血清HA、Ⅳ-C含量高于其它证型(P<0.01)。瘀血阻络型肝组织Ⅳ-C阳性率高于肝郁脾虚型(P<0.05),且该型Actin、CK及Ⅳ-C阳性率与LN相比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湿热内蕴型肝组织Actin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其它3项指标。认为,血清HA、Ⅳ-C可作为脾肾阳虚型的辨证依据;肝脏Actin、CK及Ⅳ-C的增多与血瘀证密切相关;肝组织Actin是湿热内蕴型的敏感指标。
为探讨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及肝脏病理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为中医辨证论治提供客观依据,我们对47例肝炎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肽(PⅢP)、层粘蛋白(LN)、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C)及肝脏病理、免疫组化相关指标与中医证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 百拇医药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组47例为我院住院患者,其中男40例,女7例。年龄14~72(平均33.80±12.14)岁。其中44例作了肝活检。临床诊断参照1995年5月北京第5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讨论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试行)”中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其中急性肝炎9例,慢性肝炎30例,慢性重型肝炎3例,肝硬变5例。
1.2 中医辨证分型 按照1991年天津会议关于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进行辨证分型。其中湿热内蕴型8例,湿阻脾胃型4例,肝郁脾虚型9例,瘀血阻络型18例,肝肾阴虚型3例,脾肾阳虚型5例。
1.3 材料和方法
1.3.1 PⅢP、LN用放射免疫法(RIA),采用德国进口放免试剂盒。正常值参考范围:PⅢP 0.3~0.8u/ml,LN0~1.3u/ml。
, 百拇医药
1.3.2 HA用RIA法,药盒为上海海军医学研究所提供。正常值参考范围:57±27ng/ml。
1.3.3 Ⅳ型胶原用酶联免疫法(ELISA),采用日本第一化学药品株式会社试剂盒。正常值参考范围:86.9±23.9ng/ml。
1.3.4 运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了肝组织中的层粘蛋白(LN)、平滑肌肌动蛋白(Actin)、细胞角蛋白(CK)及Ⅳ型胶原(Ⅳ-C)。
2 结果
2.1 中医证型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关系 见表1。
表1 中医证型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关系(±s) 分型
n
, 百拇医药
PⅢP(u/ml)
LN(u/ml)
HA(ng/ml)
Ⅳ-C(ng/ml)
湿热内蕴
8
7.85±18.69
1.16±0.51
3.43±7.94
339.13±674.23
湿阻脾胃
4
, 百拇医药
1.40±1.16
8.24±15.11
54.28±29.19
157.50±135.88
肝郁脾虚
9
1.68±0.75
1.46±0.48
56.09±23.76
247.33±327.42
瘀血阻络
18
, 百拇医药
1.34±1.09
1.63±0.98
53.94±40.29
191.67±166.73
肝肾阴虚
3
0.95±0.86
1.12±0.85
40.83±13.48
115.33±106.24
脾肾阳虚
5
, http://www.100md.com
8.63±7.11
3.86±2.34
1693.20±413.30※
1101.25±661.19※
※P<0.01 与其它各型相比
方差分析发现,各型血清PⅢP、LN含量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各型HA及Ⅳ-C均数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又经Q检验显示,脾肾阳虚型的血清HA及Ⅳ-C平均值均明显高于其它证型(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2.2 中医证型与肝脏病理的关系
2.2.1 中医证型与肝脏纤维组织增生程度的关系 对33例辨证分型与肝脏纤维组织增生程度进行了对比分析,未发现各型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 百拇医药
2.2.2 中医证型与肝脏免疫组化结果的关系 对经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的5种证型患者的肝组织LN、Actin、CK及Ⅳ-C阳性率与证型间的关系作了统计处理,结果见表2。
表2 中医证型与肝脏免疫组化结果的关系 分型
LN
Actin
CK
IV-C
n
阳性人数(%)
n
阳性人数(%)
n
, 百拇医药
阳性人数(%)
n
阳性人数(%)
湿热内蕴
8
2(25.0)
7
7(100.0)※※
8
5(62.5)
5
4(80.0)
湿阻脾胃
, http://www.100md.com
3
1(33.3)
2
1(50.0)
2
2(100.0)
3
3(100.0)
肝郁脾虚
8
3(37.5)
8
6(75.0)
, 百拇医药
9
5(55.6)
9
5(55.6)
瘀血阻络
14
6(42.9)
14
13(92.9)※※
14
12(85.7)※※
12
, http://www.100md.com
12(100.0)※,※※
肝肾阴虚
3
1(33.3)
3
3(100.0)
3
3(100.0)
2
2(100.0)
※P<0.05与肝郁脾虚型互比 ※※P<0.05与LN组互比
, 百拇医药
3 讨论
随着微观辨证学的发展,运用免疫方法学,通过对血清及肝脏病理组织中纤维化指标变化的研究来揭示其与中间证候间的关系,从而对肝病中医证型的客观化规律探讨及临床针对性治疗,无疑具有重要价值。
本文资料显示,脾肾阳虚型多见于慢性重症肝炎及肝硬化,该型血清HA及Ⅳ-C含量均明显高于其它证型,表明HA、Ⅳ-C不仅是肝纤维化及进行性肝硬化的敏感指标〔1~2〕,同时可以反映肝功能的损害程度及肝脏的储备功能。因此,血清HA及Ⅳ-C可作为脾肾阳虚型辨证的客观指标之一。各证型血清PⅢP及Ⅳ-C均较正常值升高,但统计结果未发现各型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目前虽有关于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中医论治方面的报道,但对证型与肝脏病理学特别是免疫组化相关指标关系的研究很少。本文统计结果发现,瘀血阻络型肝脏Ⅳ-C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肝郁脾虚型,且该型肝组织中Actin、CK及Ⅳ-C的阳性率又明显高于LN。提示肝脏Actin、CK及Ⅳ-C的增多与血瘀证有密切关系。同时,湿热内蕴型患者肝组织中Actin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其它3项指标,提示肝脏Actin的增多,是湿热内蕴型辨的敏感指标之一。
初步结果已显示出血清HA、Ⅳ-C及肝脏Actin、CK及Ⅳ-C与中医证型之间存在一定内在联系,有必要进一步观察研究。
参考文献
1 刘成海,刘 成.肝纤维化血清学诊断进展.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1995,5(1)∶47~50
2 张世兰,陈伟英,宋喜秀,等.慢性肝病Ⅲ型前胶原肽、透明质酸、板层素的检测及其意义.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2,15(6)∶329~331
(收稿日期:1998-05-11),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