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临床外科杂志》 > 1999年第2期
编号:10231870
阑尾切除术后再手术31例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临床外科杂志》 1999年第2期
     作者:张俊林 张均歧 唐福林 王国强 刘涛 王可义

    单位:300203 天津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普外科

    关键词:阑尾切除术;再次手术;手术方式

    临床外科杂志990217 摘要 对31例因阑尾切除术后再次手术的原因、手术方式和教训进行分析,再手术的原因有阑尾残株炎、切口疝、粘连性肠梗阻、出血、阑尾及升结肠肿瘤、腹腔脓肿、活动盲肠、粪瘘,卵巢囊肿扭转、腹腔异物等。根据不同的原因采用合理的手术方式。术后对25例病人进行随访,结果23人治愈,1例术后3个月死亡,1例2年后因胃癌死亡。

    我院自1977年1月至1996年12月共行阑尾切除术2 647例,因误诊、误治和术后并发症而再次手术25例,占0.91%,外院转来6例,现对31例再手术的原因、手术方式和教训分析如下。
, http://www.100md.com
    临床资料

    本组男22例,女9例。最小年龄18岁,最大年龄81岁,平均39.72岁。再次手术距首次手术时间最短6小时,最长30年。手术后对25例进行了1个月至14年随访,6例失访。再手术原因、手术方式和预后见附表。

    附表 阑尾切除术后再手术情况 再手术原因

    例数

    再手术方式

    预后

    阑尾残株炎

    7

    阑尾残端切除术

    5例治愈,2例失访
, http://www.100md.com
    切口疝

    5

    疝修补术

    4例治愈,1例失访

    粘连性肠梗阻

    4

    粘连松解术3例,部分回肠切除术1例

    治愈

    出血

    3

    残端缝扎止血1例,系膜缝扎止血1例,大网膜部分切除1例

    治愈
, http://www.100md.com
    阑尾恶性肿瘤

    3

    右半结肠切除术2例,回盲部切除术1例

    治愈

    升结肠癌

    2

    右半结肠切除术

    治愈

    腹腔脓肿

    2

    膈下脓肿引流术1例,肠间脓肿引流术1例

    1例因胃癌术后2年死亡,1例治愈
, 百拇医药
    活动盲肠

    2

    盲肠固定术

    1例治愈,1例失访

    粪瘘

    1

    回盲部引流术

    治愈

    卵巢囊肿扭转

    1

    囊肿及附件切除术

    治愈

    腹腔异物(纱布)
, http://www.100md.com
    1

    肠切除术,粘连松解术

    死亡

    讨论

    为了便于归纳分析,我们将再手术分为早期再手术、限期再手术和择期再手术三类。

    一、阑尾切除术后早期再手术

    1.术后出血为最常见的并发症[1],可经腹腔穿刺明确诊断,经短期非手术治疗无好转或加重者,尤其是合并有失血性休克者应积极行开腹探查术,术中针对出血的原因采用妥善的方法处理。对于凝血机制障碍在术前应常规检查血小板和出凝血时间。

    2.腹腔脓肿的发生与阑尾坏疽穿孔、腹腔渗出液较多有关。本组2例均为穿孔后引起,表现为体温持续增高、全身中毒症状、腹胀和腹泻、腹膜刺激症状,用支持疗法和抗生素治疗无好转,经B超检查证实为腹腔脓肿,而且范围较大,及时行探查切开引流术而愈。
, http://www.100md.com
    3.粪瘘的发生与残端结扎线脱落、盲肠壁损伤、引流物压迫、原有结核、癌等病变有关。发生后为低位结肠瘘,且多局限化,不致发生弥漫性腹膜炎或全身症状,应进行早期引流,并给予口服和静脉内营养,经非手术治疗后瘘可自愈。

    4.卵巢囊肿扭转误诊为急性阑尾炎而行手术并不少见,关键在术前仔细进行鉴别诊断,必要时请妇科会诊,术中若发现阑尾病变与临床症状不符时,应常规探查周围脏器,尤其在女性更应如此。

    5.阑尾手术发生纱布存留是不该发生的责任事故,术中出血填塞纱布,术毕未仔细清点。造成纱布存留。因此要健全规章制度和加强医护人员的道德教育,予以杜绝。

    二、阑尾切除术后限期再手术

    1.盲肠或升结肠恶性肿瘤因术前诊断困难,在合并急性阑尾炎手术时可发现,术中病人的全身情况和局部条件允许可行一期根治性切除,若不允许或不能确诊为良性或恶性可行二期手术。
, http://www.100md.com
    2.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为5%~10%,多数病人经非手术治疗可奏效,严重者需手术治疗。本组4例先经非手术治疗不缓解而手术。为防止粘连形成,我们体会,术中应仔细、轻柔地操作,避免副损伤,腹腔渗出液较多时应行卷烟式或乳胶管引流,术后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肠功能早日恢复。

    3.阑尾残株炎的发生为残端太长阑尾残株超过1 cm时,手术后残株易复发炎症,仍表现为阑尾炎的症状和体征,应经钡剂灌肠检查,证实后再次手术,本组7例术中发现残端在1~3 cm,为了避免其发生,应在手术时分离阑尾系膜时分至盲肠,残端应在0.5 cm左右。

    三、阑尾切除术后择期再手术

    1.阑尾切口因解剖因素发生切口疝机会不多,但在切口感染、切口内血肿、腹内压增高、切口缝合欠妥时可发生。本组5例中,2例曾发生切口感染,2例有腹内压增高因素(慢性咳嗽,大便干燥),1例为半月线切口。发生时间在术后3个月至2年,术中发现为腱膜和肌肉哆裂,内容物4例为小肠,1例为大网膜,经疝修补术治愈出院。
, 百拇医药
    2.活动盲肠为胚胎发育时盲肠系膜过长,能在腹腔内自由活动。若在阑尾切除术中仅切除阑尾而未固定盲肠,术后可发生类似原有阑尾炎的症状。本组2例于再次手术前行钡剂灌肠检查发现为活动盲肠,将盲肠固定于侧腹膜而症状消失。

    3.炎症性肿块为阑尾切除术后的慢性增生性改变。可发生在腹壁、回盲部或大网膜,因质地较硬,易误诊为回盲部结核或癌,无症状可非手术治疗,症状明显或怀疑有肿瘤时应手术切除。

    参考文献

    1 武金虎,陈新国,王沁德,等.阑尾切除术后出血再手术2例分析.实用外科杂志,1994,1(14)∶26.

    2 陈锡厚,陈建新,邹建刚,等.阑尾切除术后再出血24例分析.实用外科杂志,1989,7(9)∶359.

    收稿日期:1997-09-11

    修回日期:1998-02-09,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