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汤”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64例
作者:牛义贵 罗若军
单位:551600 贵州省大方县中医医院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990226 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是由不同病因的心血管疾病发展至心脏功能严重受损时出现的一系列病理生理综合征,病死率较高。1991~1997年收治64例使用洋地黄、利尿剂治疗效果差的充血性心衰患者,经用“心衰汤”治疗后,收到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1 病例与方法
1.1 病例:64例患者中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38例,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18例,高血压心脏病(高心病)5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3例;其中男30例,女34例;年龄14~70岁,平均42岁。
诊断标准:①有器质性心脏病史;②X线胸片示心脏扩大及肺淤血征象;③有全心衰竭的表现;④经抗感染、强心、利尿剂等常规治疗效果差。
, 百拇医药
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心悸、气短、发绀和肝肿大。
1.2 方 法:
1.2.1 “心衰汤”组成:红参10 g或太子参30 g,麦冬15 g,五味子10 g,桂 枝10 g,茯苓30 g,白术10 g,车前子30 g,葶苈子30 g,丹参20 g,益母草15 g,黄芪30 g。
1.2.2 随症加减:①脉结代加苦参;②咯血去桂枝加三七、蒲黄炭;③胁痛加水蛭、山楂;④面色灰暗、汗出肢冷加附片、龙骨、牡蛎;⑤失眠加枣仁、远志、夜交藤。
1.2.3 服药方法及疗程:根据临床表现用“心衰汤”(红参炖服,车前子、葶苈子包煎),每日1剂,每次加水200 ml,连煎3次,共得药液300 ml,浓缩成150 ml,分早、中、晚餐前温服,连服5日,停药1日,用药2周为1个疗程,病情好转再坚持服药1个疗程以利巩固,服药期间应控制食盐的摄入。
, 百拇医药
1.3 疗效标准:①显效:心功能改善1级或2级以上,自觉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②有效:心功能改善不足1级,但自觉症状和体征有明显好转;③无效:心功能无改变,且自觉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善。
2 结果
64例心衰患者经“心衰汤”治疗1~2个疗程后,显效38例,有效2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9%。
3 讨论
心衰的治疗,现代医学常运用洋地黄类药,以增强心肌收缩力,减轻心脏的后负荷;用利尿剂及血管扩张剂降低心脏的前后负荷,从而改善心脏的工作能力,增加心排出量,以达到治疗目的。但是作为监控配套设施不足的基层医院,对肺心病、心肌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冠心病等并发心衰的治疗,上述药物的运用剂量难以掌握,容易发生不良反应,甚至死亡。
心衰属中医“心悸”、“咳喘”、“水肿”等范畴。心衰的病机是:心气虚衰、血脉瘀阻、水饮停聚、肺气壅塞。因此,治疗心衰,应从泻肺利水、益气养心、活血通脉着手。“心衰汤”具有以上功效。药理研究证明,“心衰汤”中的生脉散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冠状动脉供血、增加心排血量的作用〔1〕;葶苈子、车前子、益母草则具有利尿作用,可减轻心脏的前负荷;丹参、桂枝活血通脉、可扩张血管、降低心肌耗氧量;白术、茯苓、黄芪泻肺利水、益气养心,可扩张血管、强心、提高人体免疫功能,诸药合用,共奏泻肺利水、益气养心、活血通脉、纠正心衰之功〔2〕。
, http://www.100md.com
“心衰汤”是根据中医理论并结合西医理论而立的有效方剂,临床疗效显著,但由于本组例数尚少,还需在今后的临床运用中进一步观察研究。
作者简介:牛义贵,男,34岁,主治医师。
4 参考文献
1 成都中医学院主编.中药学.第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287314
2 张俊龙.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第1版.太原: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2:114131
(收稿:19980626 修回:19980823), 百拇医药
单位:551600 贵州省大方县中医医院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990226 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是由不同病因的心血管疾病发展至心脏功能严重受损时出现的一系列病理生理综合征,病死率较高。1991~1997年收治64例使用洋地黄、利尿剂治疗效果差的充血性心衰患者,经用“心衰汤”治疗后,收到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1 病例与方法
1.1 病例:64例患者中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38例,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18例,高血压心脏病(高心病)5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3例;其中男30例,女34例;年龄14~70岁,平均42岁。
诊断标准:①有器质性心脏病史;②X线胸片示心脏扩大及肺淤血征象;③有全心衰竭的表现;④经抗感染、强心、利尿剂等常规治疗效果差。
, 百拇医药
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心悸、气短、发绀和肝肿大。
1.2 方 法:
1.2.1 “心衰汤”组成:红参10 g或太子参30 g,麦冬15 g,五味子10 g,桂 枝10 g,茯苓30 g,白术10 g,车前子30 g,葶苈子30 g,丹参20 g,益母草15 g,黄芪30 g。
1.2.2 随症加减:①脉结代加苦参;②咯血去桂枝加三七、蒲黄炭;③胁痛加水蛭、山楂;④面色灰暗、汗出肢冷加附片、龙骨、牡蛎;⑤失眠加枣仁、远志、夜交藤。
1.2.3 服药方法及疗程:根据临床表现用“心衰汤”(红参炖服,车前子、葶苈子包煎),每日1剂,每次加水200 ml,连煎3次,共得药液300 ml,浓缩成150 ml,分早、中、晚餐前温服,连服5日,停药1日,用药2周为1个疗程,病情好转再坚持服药1个疗程以利巩固,服药期间应控制食盐的摄入。
, 百拇医药
1.3 疗效标准:①显效:心功能改善1级或2级以上,自觉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②有效:心功能改善不足1级,但自觉症状和体征有明显好转;③无效:心功能无改变,且自觉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善。
2 结果
64例心衰患者经“心衰汤”治疗1~2个疗程后,显效38例,有效2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9%。
3 讨论
心衰的治疗,现代医学常运用洋地黄类药,以增强心肌收缩力,减轻心脏的后负荷;用利尿剂及血管扩张剂降低心脏的前后负荷,从而改善心脏的工作能力,增加心排出量,以达到治疗目的。但是作为监控配套设施不足的基层医院,对肺心病、心肌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冠心病等并发心衰的治疗,上述药物的运用剂量难以掌握,容易发生不良反应,甚至死亡。
心衰属中医“心悸”、“咳喘”、“水肿”等范畴。心衰的病机是:心气虚衰、血脉瘀阻、水饮停聚、肺气壅塞。因此,治疗心衰,应从泻肺利水、益气养心、活血通脉着手。“心衰汤”具有以上功效。药理研究证明,“心衰汤”中的生脉散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冠状动脉供血、增加心排血量的作用〔1〕;葶苈子、车前子、益母草则具有利尿作用,可减轻心脏的前负荷;丹参、桂枝活血通脉、可扩张血管、降低心肌耗氧量;白术、茯苓、黄芪泻肺利水、益气养心,可扩张血管、强心、提高人体免疫功能,诸药合用,共奏泻肺利水、益气养心、活血通脉、纠正心衰之功〔2〕。
, http://www.100md.com
“心衰汤”是根据中医理论并结合西医理论而立的有效方剂,临床疗效显著,但由于本组例数尚少,还需在今后的临床运用中进一步观察研究。
作者简介:牛义贵,男,34岁,主治医师。
4 参考文献
1 成都中医学院主编.中药学.第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287314
2 张俊龙.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第1版.太原: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2:114131
(收稿:19980626 修回:19980823),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