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烫疗在内科疾病中的护理应用
作者:邓 杰
单位:邓 杰(广西南宁市中医院 南宁市新华街28号 530012)
关键词:中药;烫疗;护理;应用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990250 中图分类号 R248.1
中药烫疗是中医传统治疗中的一个古老方法,早在1864年,吴尚先在《理瀹骈文》中就有记载〔1〕,是应用具舒筋、活络、祛风、镇痛功效的中药,热敷于身体某个病变部位的一种内病外治疗法,通过热力及药物本身的作用发挥其温经通络、散寒祛瘀之功效。我院内科自1994年以来,对内科疾病中因寒凝血瘀、经络阻塞所致诸证,采用中药烫疗进行护理,效果满意。
1 适应症
中药烫疗在内科疾病中主要适用于脑血管意外后遗症、脑动脉硬化患者的肢体瘫痪、肢体麻木等;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关节疼痛、关节屈伸不利、拘挛等;肠粘连、胃寒腹疼、胃炎、肾炎、尿路结石、肝癌患者引起的疼痛、不适等。
2 护理操作
首先将所需舒筋活络、祛风湿、止痹痛、强筋骨的中药装入一个宽15cm、长20cm的布袋内,放入锅中加水煮沸出味。操作前为防止弄湿床单,应先在患处下铺好胶单。患处上铺一毛巾,避免药袋与皮肤直接接触,以预防烫伤。操作者戴胶手套,用手拿住煮热后拧干的药袋在患外揉按,来回滚烫,起到边烫疗边按摩的作用。待药袋凉后再换一热药袋,直至局部皮肤潮红、皮温升高为度。每日一次,每次20~30分钟,第二天重复上次做法,一至两周为一疗程。
3 注意事项
3.1 应注意防止烫伤,特别对脑血管意外后遗症、脑动脉硬化患者因肢体瘫痪、肢体麻木而感觉迟钝者。
3.2 有出血倾向者忌用,以免引起出血加重。
3.3 患处皮肤有伤口、炎症及皮肤病者忌用,以免引起感染。
4 体会
祖国医学认为:血与气得热则行,遇寒则凝滞。寒凝血瘀,气滞不通,经络阻塞,不通则痛。烫疗作用缓和,借热力本身的温通作用,引药深透入里,直达病所。从现代医学的角度讲,烫疗能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有利于炎症的吸收。我们利用祛风湿药除了具有祛风湿的作用外〔2〕,还分别兼有散寒、活血、通络、舒筋、止痛或强筋的作用,应用于内科风寒湿痹、肢体疼痛、麻木不仁、筋脉拘急或腰膝酸痛的患者,使其经脉通畅,通则不痛。通过我们细致的护理,使患者经脉疏通、疼痛减轻、肢体麻木减少、偏瘫肌力恢复,许多患者生活能自理,达到了应有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任应秋.中医各家学说.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6.245~246
2 李志铭.痹证论.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87.91~94
收稿日期:1999-04-20, http://www.100md.com
单位:邓 杰(广西南宁市中医院 南宁市新华街28号 530012)
关键词:中药;烫疗;护理;应用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990250 中图分类号 R248.1
中药烫疗是中医传统治疗中的一个古老方法,早在1864年,吴尚先在《理瀹骈文》中就有记载〔1〕,是应用具舒筋、活络、祛风、镇痛功效的中药,热敷于身体某个病变部位的一种内病外治疗法,通过热力及药物本身的作用发挥其温经通络、散寒祛瘀之功效。我院内科自1994年以来,对内科疾病中因寒凝血瘀、经络阻塞所致诸证,采用中药烫疗进行护理,效果满意。
1 适应症
中药烫疗在内科疾病中主要适用于脑血管意外后遗症、脑动脉硬化患者的肢体瘫痪、肢体麻木等;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关节疼痛、关节屈伸不利、拘挛等;肠粘连、胃寒腹疼、胃炎、肾炎、尿路结石、肝癌患者引起的疼痛、不适等。
2 护理操作
首先将所需舒筋活络、祛风湿、止痹痛、强筋骨的中药装入一个宽15cm、长20cm的布袋内,放入锅中加水煮沸出味。操作前为防止弄湿床单,应先在患处下铺好胶单。患处上铺一毛巾,避免药袋与皮肤直接接触,以预防烫伤。操作者戴胶手套,用手拿住煮热后拧干的药袋在患外揉按,来回滚烫,起到边烫疗边按摩的作用。待药袋凉后再换一热药袋,直至局部皮肤潮红、皮温升高为度。每日一次,每次20~30分钟,第二天重复上次做法,一至两周为一疗程。
3 注意事项
3.1 应注意防止烫伤,特别对脑血管意外后遗症、脑动脉硬化患者因肢体瘫痪、肢体麻木而感觉迟钝者。
3.2 有出血倾向者忌用,以免引起出血加重。
3.3 患处皮肤有伤口、炎症及皮肤病者忌用,以免引起感染。
4 体会
祖国医学认为:血与气得热则行,遇寒则凝滞。寒凝血瘀,气滞不通,经络阻塞,不通则痛。烫疗作用缓和,借热力本身的温通作用,引药深透入里,直达病所。从现代医学的角度讲,烫疗能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有利于炎症的吸收。我们利用祛风湿药除了具有祛风湿的作用外〔2〕,还分别兼有散寒、活血、通络、舒筋、止痛或强筋的作用,应用于内科风寒湿痹、肢体疼痛、麻木不仁、筋脉拘急或腰膝酸痛的患者,使其经脉通畅,通则不痛。通过我们细致的护理,使患者经脉疏通、疼痛减轻、肢体麻木减少、偏瘫肌力恢复,许多患者生活能自理,达到了应有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任应秋.中医各家学说.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6.245~246
2 李志铭.痹证论.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87.91~94
收稿日期:1999-04-20,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