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 1999年第3期
编号:10208525
肝脏原发性脂肪肉瘤1例
http://www.100md.com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1999年第3期
     作者:苏波 秦洪义

    单位:苏波(江西省九江医专附属医院病理科,九江 200433);秦洪义(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上海 200003)

    关键词:脂肪肉瘤;肝脏肿瘤;病例报道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990350分类号 R73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7399(1999)03-0249-01

    患者女,35岁,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上腹部疼痛4个月,呈持续性胀痛。查体:腹平坦,右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肝区叩击痛(+),全身皮肤及粘膜无黄染,巩膜无黄疸。入院后B超检查示肝右叶占位性病变;CT及MRI检查示肝右叶后下段内见一椭圆形占位病变,大小约4.7 cm×3.1 cm;血AFP<25 g*L-1。临床诊断为肝右叶后下段原发性肝癌。行部腹探查及“肝癌”根治术,术中见肝第Ⅵ段处有一5 cm×4 cm×3 cm大小包块,有包膜,质软,肝右三角韧带处及膈顶有散在粟粒状结节,淡黄色。遂行肝第Ⅵ段切除。

    病理检查 巨检:肝脏组织1块,大小7 cm×6 cm×3 cm;肝表面见一肿物,大小5 cm×2 cm×2 cm,切面呈囊实性,壁厚0.1~1 cm,内含灰红、灰黄色质嫩的组织。镜检:HE染色,肿瘤细胞弥漫排列,大小不一,大者与正常分化成熟的脂肪细胞相似;小者为圆形,胞界不清,胞核圆形、居中,胞浆红染,又可见个别体积较大的空泡细胞,核异型,大而深染肿瘤组织周围为较正常的肝组织。上述细胞浸润至周围肝组织中,肿瘤无明显纤维包膜,周围肝组织无异型。免疫组化染色:AFP(-)、PCNA(+),脂肪染色(+)。

    病理诊断:肝右叶高分化脂肪肉瘤。

    讨论 肝脏的原发性脂肪肉瘤十分罕见。国外(1988~1998年)报道4例,均发生于婴幼儿;国内(1983~1998年)报道10例。该瘤一般发生于深部软组织,极少发生于皮下脂肪组织,脂肪肉瘤极少从脂肪瘤恶变而来。四肢脂肪肉瘤多由血管周围幼稚间叶细胞呈肿瘤性增生,并向脂肪细胞分化而形成脂肪肉瘤,因此,脂肪肉瘤可发生于原先没有成熟脂肪组织存在的部位。由于某些类型的脂肪肉瘤可无脂肪,因此脂肪染色帮助甚微,免疫组化对脂肪肉瘤诊断意义亦然,电镜检查对圆形细胞型及多型性脂肪肉瘤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分化良好型脂肪肉瘤需与浸润性脂肪瘤鉴别:分化良好型脂肪肉瘤核有异型,可见幼稚的脂肪母细胞及多核巨细胞;相反,浸润性脂肪瘤无上述细胞,并且细胞无异型。脂肪肉瘤预后一般较差,但分化良好者预后较好,有报道其5年生存率可达80%,转移也较少见,但常复发。该例病人术后随访至今已1年余,肝脏B超及CT检查均未见明显病变。

    收稿日期:1998-04-07

    修稿日期:1999-03-24,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