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老年学杂志》 > 1999年第3期
编号:10209414
蕲蛇酶对老年糖尿病并发高粘血症病人血液流变学的影响1
http://www.100md.com 《中国老年学杂志》 1999年第3期
     作者:翁松年 张文荣 叶藜藜 朱 贤2

    单位:厦门市思明区人民医院,厦门 361001

    关键词:蕲蛇酶;糖尿病;高粘血症

    中国老年学杂志/990311 摘 要 目的 观察蕲蛇酶对老年糖尿病并发高粘血症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将蕲蛇酶150μ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对76例老年糖尿病病人(男性46例,女性31例,年龄55~81岁,平均年龄62.3岁,病程3~25年,平均6年)进行静脉滴注,于3~4h输完,1个疗程为10d 。结果 治疗后全血粘度值、血浆粘度值、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最高聚集率比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0.01)。结论 蕲蛇酶对改善糖尿病并发高粘血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见效快,疗程短,远期疗效稳定。降低血粘度对预防糖尿病病人心脑血管并发症亦有积极意义。
, http://www.100md.com
    高粘滞血症是糖尿病患者诸多并发症的病理基础,改善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的高聚、高粘、高凝状态是避免血管并发症的一项有力措施。蛇毒制剂的问世为高粘滞血症的治疗带来广阔前景。蕲蛇酶是目前国内唯一直接经卫生部审批的新一代蛇毒制剂(卫生部批准生产国家二类新药),目前Ⅲ期临床试验已结束,其与蝮蛇抗栓酶比较,具有疗程短、疗效高、安全可靠、远期疗效稳定等优点。在治疗与血液循环障碍有关的许多疾病中,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但该药对糖尿病并发高粘滞血症的治疗尚未见报道。为此,我们应用蕲蛇酶治疗老年糖尿病并发高粘血症,于治疗前后进行血液流变学的对比观察,并在3个月后进行跟踪随访,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随机抽取本院门诊、病房及厦门市医药研究所老年病专科门诊的糖尿病患者76例,年龄55~81岁,平均62.3岁。其中男45例,女31例。病程3~25年,平均6年。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血粘度增高。其中合并冠心病5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20例,高脂血症48例,高血压病21例,糖尿病足1例(部分病例含有2种以上并发症)。76例糖尿病患者均按WHO糖尿病诊断标准进行诊断。被测病人血液流变学数值5项超过正常参考值者被确定为高粘血症。
, 百拇医药
    1.2 仪器与观察参数 血粘度测定采用LG-R-80A型自动冲洗血液粘度测试仪(北京世帝科学仪器公司生产)。血小板聚集率测定采用SPA-3PPP型自动平衡血小板聚集仪(上海医科大学科达测试仪器厂生产)。

    1.3 方法 所有病例于治疗前各行一次血液流变学检测,然后采用福建三明制药厂生产的蕲蛇酶注射液〔(96)卫药试字X-39(1)号〕每次150 μ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3~4 h滴完),10 d为1个疗程。治疗后再行一次血液流变学检测,治疗期间停用其它抗凝药物。3个月后再进行一次血液流变学检测跟踪各项指标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各项指标测定值采用x±s,并进行t检验。

    2 结 果

    治疗后全血粘度值、血浆粘度值、血细胞比容、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最高聚集率均有明显改善,(P<0.05~0.01),见表1。3个月后再跟踪复查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未见明显变化。
, 百拇医药
    表1 蕲蛇酶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s,n=76) 检验项目

    治疗前

    治疗后

    P值

    全血粘度值(mPas)

    切变率(1/s)

    1

    200

    7.34±0.26

    3.87±0.12

    <0.01
, 百拇医药
    2

    30

    7.39±0.58

    4.52±0.24

    <0.01

    3

    5

    9.25±1.32

    5.86±1.21

    <0.01

    4

    1

    14.65±1.53
, http://www.100md.com
    8.46±1.67

    <0.01

    血浆粘度值(mPas)

    100

    2.03±0.12

    1.78±0.12

    <0.05

    血沉(mm/h)

    14.22±1.85

    15.30±1.32

    >0.05

    血细胞比容
, http://www.100md.com
    0.62±0.01

    0.45±0.01

    <0.05

    全血高切还原粘度

    13.30±1.64

    9.37±1.56

    <0.05

    全血低切还原粘度

    27.10±3.60

    19.53±2.37

    <0.05

    红细胞刚性指数
, 百拇医药
    4.13±0.37

    4.12±0.01

    >0.05

    红细胞聚集指数

    2.36±0.25

    1.79±0.18

    <0.05

    纤维蛋白原(g/L)

    5.86±0.65

    2.96±0.23

    <0.01

    血小板最大聚集率(%)
, 百拇医药
    88.7±4.65

    43.78±3.67

    <0.01

    3 讨 论

    3.1 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抵抗,常伴有血粘度和血液有形成份如红细胞、血小板的形态和功能异常。本实验结果示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多项指标异常升高,与正常参考值对照,差异有显著性,这与国内外的研究报道相符。

    纤维蛋白原是血液凝固因子之一,其浓度增高是引起血粘度增高的重要原因。血小板功能异常对增加血粘度同样具有十分重要作用,血小板边缘透明区对于血小板从非粘连状态到粘连状态的变化,具有重要作用。其上有ADP、血清素、肾上腺素类物质及其他可引起血小板聚集反应成份的特殊受体部分,当血小板受到ADP、胶原、儿茶酚胺或凝血酶刺激时,就会发生粘性变形而后聚集。糖尿病患者血浆中存在“血小板聚集增强因子”。与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及ATP的分泌呈线性剂量反应。此外,糖尿病患者血清中的可溶性免疫复合物也能增强血小板聚集和ATP的释放,这些因素均促使激活血小板聚集,使血液粘聚,血流不畅。糖尿病患者在高血糖、高血脂、高粘血症的病理状态下,血液流动缓慢,微循环障碍,局部器官有效灌流量下降,容易并发冠心病、脑梗塞等,特别是血小板聚集功能亢进,使血管产生痉挛、缺血,血中微小血栓形成,极易引发心脑血管事件。
, 百拇医药
    3.2 蕲蛇酶是从尖吻蝮蛇毒分离纯化的凝血酶样酶制剂,选择性作用于血纤维蛋白原Aα键端,使纤维蛋白原分解纤维蛋白单体,单体聚合成多聚体,多聚体再被蕲蛇酶分解为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FDP被网状内皮系统所清除,经尿液排泄。蕲蛇酶通过降低纤维蛋白原,促进t-PA激活血纤维蛋白溶酶原转为纤维蛋白溶酶的效应,在血管内皮细胞能合成和释放t-PA和PAI-1,二者相互拮抗,诱发t-PA释放,增强其溶栓,同时抑制PAI浓度,起到促进血栓溶解、抑制血栓形成作用。可改变血液流变学的指标,如降低血粘度、抑制红细胞聚集及沉降、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及血管通透性、降低血纤维蛋白原浓度〔3〕、抑制血小板聚集〔4〕、防栓溶栓〔3〕、降低血管阻力,加快血液流速。本实验根据蕲蛇酶的上述药理作用治疗老年糖尿病病人的高粘血症,治疗前后对比发现患者血液流变多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尤其是对降低纤维蛋白酶及血小板聚集率有显著效果,该药1疗程通常仅需7~10 d,即可见效,且在3个月后的跟踪随访过程,血液流变学各项指示未见明显改变。采用蕲蛇酶治疗期间,患者的淤血症如口唇紫绀、舌下静脉纡曲、甲床紫黑等体征有明显改善,有的病例头晕胸闷,甚至心绞痛等症状亦得到缓解。说明:(1)蕲蛇酶对改善糖尿病病人高粘血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2)该药见效快,疗程短,远期疗效稳定。(3)通过降低血粘度对防治糖尿病病人的血管并发症具有积极意义。
, 百拇医药
    在运用蕲蛇酶治疗老年糖尿病并发高粘血症的过程中,我们观察到个别病例有血小板减少现象,但停药后血小板迅速恢复正常。所以对血小板减少患者应用蕲蛇酶时应进行血小板计数及出、凝血时间监测。

    1 本课题受厦门市思明区科委资金资助

    2 厦门市医药研究所

    作者简介:翁松年,男,43岁,主治医师

    4 参考文献

    1 刘广芬,王晴川,陈清澄 et al.尖吻蝮(Agkistrodon acutuc)蛇毒凝血酶样酶的分离纯化及其生化药理研究.福建医学院学报,1989;23:203

    2 王晴川,刘广芬,刘必雄.尖吻蝮(Agkistrodon acutuc)蛇毒凝血酶样酶对血小板聚集功能抑制作用.两栖爬行动物学报,1985;4:247

    3 刘广芬,王晴川,许云禄.蕲蛇酶(尖吻蝮蛇毒凝血酶样酶)对动物实验性血栓的防栓和溶栓作用.蛇志,1997;9(3):2

    〔1998-11-07收稿 1999-01-24修回〕, http://www.100md.com(翁松年 张文荣 叶藜藜 朱 贤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