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实用医学杂志》 > 1999年第3期
编号:10210623
发热、咳嗽、心悸、胸腔及心包积液、肺部阴影
http://www.100md.com 《实用医学杂志》 1999年第3期
     作者:胡智伟 余丹凤 李唯佳 胡 岗

    单位: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内科(310012)

    关键词:

    实用医学杂志9903741 病历摘要

    患者女,24岁。因发热、咳嗽、咳痰、胸闷、气急2月余,于1998年2月20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个月开始有发热、咳嗽、多汗,起病10余天后曾在我院门诊治疗。当时体温38.5℃,听诊右肺底少许湿罗音,血常规WBC 12.8×109/L,N 0.84,L 0.16,血沉(ESR)108 mm/h,X线胸片示右下肺野可见边缘模糊团、片状高密度影,诊断“肺炎”,给予青霉素和氧氟沙星静滴,持续6天,但症状未缓解,咳嗽仍剧,发热不退,体温38℃,右背下部湿罗音增多,胸片示右下肺病灶较前扩大、改用立克菌星、苯唑青霉素静滴3天,病情仍未控制。近5天即1998年2月15日起咳嗽加剧,痰多,带血丝,出现右侧胸痛,体温升高至39℃以上,气急明显,不能平卧。起病后无皮疹,关节痛,否认心肾疾病及吸毒史。查体:T 38.7℃,P 116次/分,R 28次/分,BP 14/8 kPa。神志清,重病容,半卧位,唇略绀,无脱发、皮疹、皮下结节及出血点,无黄疸,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口腔无溃疡,胸廓对称,乳房无特殊。心尖搏动略弥漫,未扪及震颤,心界略大,心率116次/分,律齐,心尖区可闻Ⅱ级收缩期杂音(SM),两肺底少许湿罗音,腹平软,肝脾未及,腹水征(-),双肾区无叩痛。周围血管征(-),未见杵状指(趾),双踝关节及足背浮肿,余各关节无红肿、畸形及活动障碍,神经系统检查(-)。
, 百拇医药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15.2×109/L,N 0.87,L 0.11,M 0.02,Hb 106 g/L,血小板(PLT)349×109/L,网织红细胞0.01,ESR 78 mm/h,总胆红素(TBIL)13 μmol/L,谷丙转氨酶(ALT)12 U/L,谷草转氨酶(AST)7 U/L,γ-谷氨酰转肽酶(γ-GT)109 U/L,乳酸脱氢酶(LDH)293 U/L,碱性磷酸酶(ALP)128 U/L,总蛋白(TP) 70.6 g/L,白蛋白(ALB)30.9 g/L,甘油三酯(TG)4.30 mmol/L,胆固醇(CH)6.5 mmol/L,C反应蛋白(CRP)(+),抗溶血性链球菌素O(ASO)400 U/L,类风湿因子(RF)(-),冷凝集试验(-),IgG 20 g/L,IgM 4.5 g/L,IgA 3.7 g/L。疟原虫(-),红斑狼疮细胞(LE)(-)。尿、粪常规(-),痰抗酸杆菌及癌细胞(-),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肥达反应、乙肝五项均(-),肾功能、电解质、血气分析均正常。X线胸片:右下肺野、左中、下肺野见片状、斑片状、边缘模糊密度增高阴影,心影增大,心胸比例0.6,双肋膈角略钝。B超:两侧胸腔少量积液,心包少量积液,脂肪肝。痰、血培养已做。
, 百拇医药
    2 讨论

    第一次查房(2月22日)

    实习医师:报告病历摘要

    住院医师:本例病史特点:(1)青年女性,病程已2月余,平素体健;(2)有咳嗽、咳痰、胸痛和心悸、胸闷及气急;(3)长期不规则发热、出汗多;(4)两肺底湿罗音,心界大,心率快;(5)血象WBC增高,有贫血,血沉快,白蛋白低,血Ig高,LE细胞、痰抗酸杆菌和脱落细胞(-);(6)胸片:两下肺感染,心影增大;(7)B超:胸腔积液和心包积液。本例病情较复杂,表现为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同时受累,它们相互间有何内在联系?请主治医师指导。

    主治医师:本例应从能同时出现咳嗽、咳痰、肺部阴影、胸腔积液和心悸、胸闷、心影扩大、心包积液这二组症状的疾病着手,分析如下。(1)风湿热:多见于青少年,发病前有链球菌感染史,主要表现有发热、关节炎、心脏炎、皮下结节、环形红斑及舞蹈病,偶可发生风湿性肺炎和胸膜炎。本例有发热、心脏受累、血沉快,CRP(+),应注意到该病,但目前的临床资料尚不能满足Jones诊断标准;(2)肺结核并结核性心包炎:本例有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和毒血症状,肺部有浸润性病灶、胸腔积液、心包积液,理应想到本病,但痰菌(-),为除外本病,应作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PPD)或TB-DNA-PCR试验;(3)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本例为青年女性,有长期发热、肺部阴影、心影扩大、多浆膜腔积液、血沉快,但患者无皮疹、脱发,口腔溃疡和关节、神经系统、肾脏损害,无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LE细胞(-)。故尚不符合SLE诊断标准。应再做抗核抗体(ANA)、可提取的核抗原(ENA)谱检查;(4)肺癌并心包转移:近年来肺癌有年轻化趋势,且有1/4的肺癌早期以肺炎的形式出现。其中细支气管肺泡癌可为弥漫性,表现为两肺大小不等的结节样阴影,融合时呈肺炎样阴影,如癌细胞浸润到心包,常出现心包积液,应反复多次查痰脱落细胞,肺部CT扫描、纤支镜检查为诊断的重要手段;(5)支气管扩张:慢性咳嗽、大量脓痰、反复咯血为本病的典型表现,继发感染时,出现发热、盗汗、贫血,可合并心包积液,X线表现为不规则环状或蜂窝状透光阴影。本例无呼吸系统疾病史,无大咯血,未见杵状指(趾),X线改变亦与本病不符,超薄肺CT扫描可确诊;(6)细菌性肺炎并败血症:本病一般起病急骤,多有持续高热、咳嗽,咳痰甚多,合并胸膜炎时出现胸痛,20%~25%的病人可出现菌血症,部分甚至可发展为败血症、脓胸、心包炎。本例与此有许多相符之处,应重点考虑。但应有病原学证实。根据上述诊断思路,在细菌培养结果出来前,应经验性地选用抗生素。
, http://www.100md.com
    第二次查房(2月26日)

    住院医师:患者入院后即给予青霉素1 200万u,每日2次,丁胺卡那霉素0.6 g静滴,每日1次,先后共输血浆800 ml。现咳嗽仍剧、痰多,体温39~41℃,两肺罗音增多,心率快。2月24日B超示:右侧胸腔中等量积液,心包积液亦有增多。分别于24日和25日2次抽胸水600 ml和450 ml。胸水常规:黄色混浊,WBC 4 500×106/L,N 0.93,L 0.03,利凡他试验(+ +),蛋白35 g/L,LDH 450 U/L。涂片细菌(-),未找到癌细胞,胸水细菌培养待报告。血常规:2月24日:WBC 22.8×109/L,N 0.90,L 0.08,M 0.02,网织红细胞0.01,Hb 78 g/L;2月26日:WBC 30.7×109/L,N 0.92,L 0.06,M 0.02,网织红细胞0.015,Hb 60 g/L,PLT 265×109/L,ESR 116 mm/h,尿常规(-),血气分析为代谢性酸中毒。痰培养3次均有大量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药敏:万古霉素敏感,红霉素、青霉素、苯唑青霉素、氧氟沙星、丁胺卡那霉素和头孢他定均耐药。血培养无细菌生长(3次),PPD试验(-),痰和胸水查TB-DNA-PCR(-),ANA和ENA谱(-),骨髓象呈感染性改变,骨髓找疟原虫(MP)(-),骨髓已送细菌培养。胸部CT:平扫两肺中下野多发性圆形、类圆形阴影,直径0.5~3.0 cm不等,增强后较大病灶周围环状强化。目前,金葡菌性肺炎诊断已确立,其感染途径以血源性最多见,但原发病灶不明,请上级医师分析。
, 百拇医药
    主治医师:患者长期发热、有心脏杂音、血象高、感染性骨髓象,肺部病灶此起彼伏,变化多端,痰培养出金葡菌,肺部CT符合多发性肺梗塞,提示金葡菌性败血症的存在。尤其应警惕感染性心内膜炎(IE)。然而患者无明确的心脏病史,无小血管病变征象和肾、脑、脾栓塞表现,血培养(-),IE的诊断尚缺乏依据。应注意,近年来不典型IE病例有增多趋势,应围绕IE做全面检查。

    主任医师:本例目前临床及实验室资料,均支持金葡菌肺炎的诊断,大家已注意到该病的血源性感染问题,同意主治医师意见,应积极、努力地寻找原发病灶。我看过病人后,要补充几条诊断线索:(1)患者于1997年10月上旬曾患左侧急性乳腺炎,仅抗炎治疗3天;(2)有进行性贫血;(3)心杂音有变化,从入院时的心尖区Ⅱ级SM,演变为现在的胸骨下段偏左的Ⅲ~Ⅳ级SM,该杂音较粗糙,传导不明显,于深吸气末杂音增强,提示该杂音可能来自于三尖瓣。确诊IE需有血培养阳性和/或超声心动图(UCG)发现心内膜赘生物。建议立即行UCG检查。

, 百拇医药     第三次查房(2月27日)

    住院医师:26日下午UCG示三尖瓣赘生物(1.0 cm×1.5 cm),确诊为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RHIE)。请主任医师结合本例谈谈IE,特别是RHIE的一些问题。

    主任医师:近年来,IE的临床表现已发生了许多变化,给早期诊断带来了困难。有人收集了1980~1996年国内文献报道的IE 762例,其中误诊达311例,误诊率高达40%,误诊的病种多达32种。误诊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对本病的警惕,对不典型病例缺乏认识。当今IE的新特点是(1)金葡菌作为致病菌的机率上升;(2)正常心瓣膜的IE发生率上升;(3)老年病例增多;(4)约10%的病例不典型;(5)有1/3~2/3的患者可无心脏杂音;(6)杵状指,Osler结和Janeway结,Roth点及小血管栓塞所致的无菌性坏死性血管炎发生率已降至8%以下。RHIE与LHIE比较有下列特点:(1)发生率较低,仅占IE的5%~10%;(2)98%以上的病例有肺炎,X线表现为两肺多发性结节状或片状炎症浸润,可有胸水;(3)典型体征少见,心杂音可不明显;(4)常有诱发因素,如吸毒、心导管检查;(5)95%累及三尖瓣,5%累及肺动脉瓣;(6)病原体多为金葡菌。据文献统计,国内IE的血培养阳性率仅为41.9%~44.0%,究其原因有:(1)血培养前已使用过抗生素,本例在2个多月的病程中,已不规则接受过多种抗生素治疗;(2)培养手段不完善,近年来IE的病原谱已发生较大的变化,常规培养为主显然是不够的。应同时做细菌、“L”型菌、厌氧菌和真菌培养;(3)标本采集技术缺陷,如抽血量不足,缺少连续抽血或抽血次数不足;(4)巧遇无菌期,IE可能间隙排菌,如采血标本时遇该期,培养就不会有阳性结果。所以,要想提高培养的阳性率,除了增加培养的手段外,还应注意做到:应在体温的高峰期,在身体的不同部位连续抽血3次以上,每次抽血量不少于10 ml,并连续3~6天。还应根据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在培养基中加入相应的拮抗剂,以利于细菌生长。UCG对心内膜赘生物的检出率一般为53.0%~78.9%。据报道RHIE从发病到检出赘生物的时间变动于14~72天,平均31.5天。下列因素可影响UCG的阳性率:(1)赘生物直径<2 mm;(2)赘生物位置较隐蔽;(3)仪器的分辨率低;(4)操作者的技巧不够。参照痰培养及药敏结果,推断本例RHIE的病原菌应为金葡菌,应采用以万古霉素为主的用药方案,疗程不少于4~6周。

    3 后记

    多次血细菌培养、“L”型细菌培养、厌氧菌培养和真菌培养以及胸水、骨髓细菌培养均(-)。2月26日起改用万古霉素1.0 g静滴,每12小时1次,同时联用立克菌星0.2 g,每日1次。3月2日开始体温下降,咳嗽、咳痰、气急亦有好转。3月10日体温正常,肺部罗音消失,心率减慢,心杂音消失,血象正常,血沉下降。3月30日胸片示两肺炎症基本吸收,右下局部胸膜增厚,心脏外形正常,UCG示三尖瓣略增厚,未见赘生物,B超:胸腔未探及液平。4月5日痊愈出院。随访至今患者一般情况良好,能从事轻便工作。,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