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 1999年第3期
编号:10212173
多发性骨髓瘤22例误诊分析
http://www.100md.com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
     作者:华佳叶

    单位:浙江省宁波市第二医院(宁波 315010)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诊断;误诊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9903122 摘要 分析误诊的22例多发性骨髓瘤,其中误诊为腰扭伤、外伤性骨折腰肌劳损、脊柱肿瘤共7例,慢性肾炎3例,痛风11例,贫血待查、缺血性贫血5例,胸膜炎,视力减退原因待查各1例,1例以乳房肿块为主要表现误诊为乳癌。MM病变主要在骨骼、血液、肾脏3个系统,由于瘤细胞浸润及发生淀粉样变部位的多样性、免疫球蛋白质与量的不同,可以有反复感染,心脏、消化、神经系统等的异常表现;加之对本病认识不足,缺乏系统全面考虑,是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所以强调对有反复、进行性加重的骨痛,原因不明的贫血,蛋白尿,肾功能异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把MM包括在内,进行相应的检查。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是一种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肿瘤,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误诊率高,国内报道达54%~69%[1],现分析1992~1997年期间误诊的22例MM如下:
, 百拇医药
    1 临床资料

    1.1 性别与年龄 男16例,女6例,男女之比为2.7∶1,年龄34~78岁,平均57.9岁。50岁以上16例。

    1.2 首次就诊至确诊时间40天~7年,平均20.2个月。

    1.3 症状、体征 以腰、骶、胸、背等处疼痛为首发症状12例(55%),头晕、乏力5例(23%),胸闷3例(14%),下肢水肿及视物不清各1例(4.5%),病程中有骨痛者19例(86.4%),贫血20例(90%),并发感染发热9例,有水肿或胸、腹水、心包积液7例,鼻、牙龈、口腔、皮肤等处出血5例,1例截瘫,1例突发昏厥。肝肿大5例(肋下2~4cm),脾大4例,1例乳房肿块1cm×1.5cm,1例颈部浅表淋巴结1cm×0.8cm。

    1.4 实验室及X线检查 WBC<4×109/L 10例,正常12例;Hb<60g/L 4例,60~90g/L 10例,90~120g/L 7例,>120g/L 1例;PLT<100×109/L 7例,全血减少者4例。成熟红细胞呈缗钱状13例,血沉加快者18例,>100mm/第1h 11例,尿蛋白(+~++++)12例(55%)部分有白细胞、红细胞及管型,尿本周氏蛋白阳性8例;血清总蛋白升高11例,白蛋白/球蛋白<1 12例,转氨酶升高7例,肾功能不全4例,尿酸>416μmol/L 6例,血钙>2.6mmol/L 1例,4例<2.1mmol/L,血β2-MG>4ng/L 5例(共测18例),蛋白电泳检查20例,出现M蛋白17例,位于γ区14例,β-γ间2例,α2-β间1例,3例无M蛋白峰;免疫球蛋白定量测定20例,IgG升高11例,在11.4~134g/L,IgA升高在6.9~130g/L共5例,IgG、IgA、IgM均正常4例,21例行骨髓细胞学检查:浆细胞占有核细胞数>50% 9例,20%~50%7例,10%~20%2例,2例<10%,均可见异常浆细胞;2例行骨髓活检为浆细胞瘤。X线检查20例,无X线表现2例,仅骨质疏松2例,有溶骨性改变或病理性骨折16例。
, 百拇医药
    1.5 部分误诊病历摘要

    1.5.1 因贫血、乳房肿块误诊为乳房癌1例

    例1,女,36岁。头晕、乏力1年,发现乳房肿块8个月。1年前查Hb50g/L,经口服铁剂2个月,血红蛋白升至70g/L,同时发现左乳房一1cm×1.5cm肿块,质中,无压痛,活动可,行手术治疗,术中病理示恶性肿瘤可能而行左乳根治术,术后病理:浆样淋巴细胞型恶性淋巴瘤,B系弥漫型,术后1个月腹部皮肤出现多处1~2cm皮下结节,骨髓涂片原浆加幼浆细胞占35%,进一步行蛋白电泳,示γ区出现单克隆M蛋白占55.1%,摄片头颅、骨盆多处骨质破坏,确诊MM。

    1.5.2 因局部骨痛,肢体麻木被误诊为腰扭伤,脊柱肿瘤。

    例2,男,71岁。因背痛2月,右下肢麻木10余天入院,神经科曾诊断为脊髓压迫症,MRI示胸6椎体破坏,侵及椎弓根及附件,压迫硬脊膜,而诊断为胸6转移瘤住骨科,血常规正常,血沉48mm/第1h,血清总蛋白88.4g/L,球蛋白48.4g/L,蛋白电泳γ区异常单株峰占34.3%,IgG33.5g/L骨髓瘤细胞7%,确诊为IgG型MM。
, http://www.100md.com
    1.5.3 尿酸升高,肾功能不全,蛋白尿,水肿而误诊为泌尿系统疾病。

    例3,男,77岁。乏力、四肢大小关节游走性疼痛5个月,少尿1月伴双下肢水肿。尿蛋白(+++),血尿酸497μmol/L,CR402μmol/L,Hb81g/L。考虑痛风,痛风性肾病,肾功能不全,予别嘌呤醇口服1个月无好转,入院时血肌苷达761μmol/L,血压正常,行血透治疗。B超:双肾弥漫性病变,右肾9.8cm×4.2cm,左肾10.0cm×4.8cm,ESR143mm/第1h,尿本周氏蛋白(+),IgA7.85g/L,蛋白电泳有M带,X线示腕骨、趾骨、股骨骨质疏松,均有密度减低区,骨髓涂片幼浆细胞50%,最后诊断为MM。

    1.5.4 以胸闷,气促,胸痛为首发症状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

    例4,男,76岁。反复胸闷,气促7年,活动后加重,近3年出现阵发性房颤,2年来反复咳嗽、发热,两下肢水肿,多次住院诊断为冠心病,心衰,上呼吸道感染。再次入院时查体:血压正常,颈静脉无怒张,心浊音界向左下扩大心律不齐,无杂音,肝肋下2cm,剑突下2cm,脾肋下未及,两下肢凹陷性水肿,经抗炎,强心抗心律失常治疗无好转。Hb 100g/L,白细胞及血小板正常,尿蛋白(+~++),血白蛋白/球蛋白为30/67.5,ESR84mm/第1h,蛋白电泳γ球蛋白异常单株峰,骨穿浆细胞27%,可见双核、多核浆细胞,修正诊断为MM。
, http://www.100md.com
    以上22例均根据张之南主编的《血液学诊断与疗效标准第2版》诊断标准,其中误诊为腰扭伤、外伤性骨折、腰肌劳损、脊柱肿瘤共7例,慢性肾炎3例,痛风1例,贫血待查、缺铁性贫血5例,胸膜炎、视力减退原因待查各1例,1例以乳房肿块为主要表现误诊为乳癌。

    2 讨论

    由于MM异常浆细胞及其产生的异常免疫球蛋白广泛损害骨骼、血液、肾脏心脏或其他各个系统,严重程度不一,临床表现各种各样,缺乏特异性,加之对本病认识不足,缺乏系统全面考虑,是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

    2.1 本组有1例以贫血,单侧乳房孤立性肿块起病,误诊为乳房肿瘤,MM以乳房肿块为主要表现,查阅目前国内文献尚未见有报道。MM除侵及骨骼、血液、肾脏外,可有心绞痛心律失常、消化道出血、截瘫、视力障碍、昏厥、心包炎、胸腹水等表现,据报道尚有喉淀粉样变致声音嘶哑,乳糜状胸腹水,神经系统表现如面神经麻痹、癫痫发作、神经性耳聋等。本例诊断有一定困难,报道该例误诊,旨在说明多发性骨髓瘤表现的多样性,甚至可以侵犯乳房,应引起临床医生重视。当病理与临床不符时,尤其合并贫血、蛋白尿,要排除MM的可能性。
, http://www.100md.com
    2.2 骨痛是MM早期出现及常见症状(本组占86.4%),Kile报道占68%[2],易在活动后诱发或加重,骨痛是由于瘤细胞激活破骨因子,引起骨质疏松、溶骨甚至骨折所致,多发生在富含红骨髓扁骨尤其承重扁骨如胸、腰、骶椎、骨盆等处,患者因骨痛,活动障碍或神经压迫症状常就诊于骨伤科或神经科,如临床医生对本病认识不够,仅根据局部表现易误诊为常见的骨关节病,如结核、肿瘤、腰肌劳损、关节炎等。对骨痛呈进行性加重病人,应摄片并对X线表现引起重视,对合并贫血,血沉加快者,尤其中老年人应尽早骨穿排除MM。

    2.3 MM患者常有轻重不等的贫血,本组占90%。Kyle报道869例中占62%[2],可以单纯血红蛋白低或三系低下,形态上除部分红细胞呈缗钱状外,无特异性,如仅根据经验、血常规检查常误诊为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再障等,对贫血原因不明,应常规行骨髓细胞学检查,有利于提高诊断的正确率。

    2.4 肾脏病变也是MM的一个主要方面,可有蛋白尿,管型尿,尿酸升高,甚至肾功能衰竭。据Kyle报道MM中88%有蛋白尿[2],本组占55%,国内一组报道55例MM,肾功能不全占27%[3],本组占18%。MM常合并有贫血,如伴腰痛,更易误诊为肾炎、肾性贫血、痛风等。由于异常免疫球蛋白的轻链沉积于肾小管内,肾脏淀粉样变,瘤细胞的侵润,尿酸沉积,高粘滞血症、高钙等均可损害肾脏。但本组22例中血钙升高仅1例,占4.5%,明显低于国外,而与国内部分报道一致[4]。肾损害主要发生在肾小管,所以与慢性肾炎、尿毒症肾损害相比,肾脏缩小不明显,血压多不高,贫血程度与肾功能损害不一致,常贫血明显而肾功能可以正常。如发现蛋白尿、下肢水肿、贫血、腰痛患者,不应只考虑慢性肾炎,肾区疼痛,也需把MM列为排除对象,发现有球蛋白升高,X线病变更加支持MM。
, 百拇医药
    2.5 由于心肌、心包淀粉样变,高钙血症,高粘滞血症,高B2-MC,及瘤细胞的侵润,可以心脏症状为首发或主要表现,如:胸闷、胸痛、气促、心律失常、心衰等,易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心肌病、心包炎。临床上如经扩血管强心、抗心律失常疗不佳,合并有贫血、骨痛,球蛋白升高,反复感染,应想到MM的可能性,进一步行骨髓细胞学和免疫球蛋白的检查可以确诊。

    综上所述,MM表现主要集中在血液、骨骼、肾脏三个方面,但由于瘤细胞浸润及发生淀粉样变部位的多样性,免疫球蛋白质与量的不同可以其他反复感染,心脏、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的异常为主,给诊断带来困难。但如能提高对MM的认识,强调对有反复、进行性加重的骨痛,原因不明的贫血,蛋白尿,肾功能异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把MM包括在内,进行相应的检查,减少或避免误诊、漏诊。

    参考文献

    [1] 李守静.多发性骨髓瘤诊断的探讨(附2547例分析).中华肿瘤杂志,1995;17(1):43

    [2] Kylc Ract. Muiltipl myloma review of 869 cases Mago Clin proc,1975;50:29

    [3] 韩树同,卢兰香.多发性骨髓瘤化学治疗的临床探讨及预后因素分析.中华血液学杂志,1989;10(7):338

    [4] 邹小立,等.28例多发性骨髓瘤免疫发型及临床分析.实用医学杂志,1996;12(5):291

    (1998-11-05收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