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 1999年第3期
编号:10212203
嗜铬细胞瘤手术期护理体会
http://www.100md.com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
     作者:梁丽梅

    单位: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手术室(百色 533000)

    关键词: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9903164 嗜铬细胞瘤是一种能分泌大量儿茶酚胺的肿瘤,约有90%发生于肾上腺髓质,其余发生于交感神经节或副交感神经节等部位[1]。手术切除是其主要治疗方法,但麻醉和手术期间有很大的危险性,手术前进行充分准备和妥善的手术期护理非常重要。我院自1992年10月~1998年11月施行4例嗜铬细胞瘤手术。现将在手术室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4例,其中男1例,女3例,年龄25~32岁。1例以上腹部包块入院,无典型的嗜铬细胞瘤症状;3例有高血压、心悸、多汗、头痛等。4例均经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确诊,其中1例为恶性。肿瘤位于肾上腺2例,位于腹主动脉旁2例。4例术中血压、脉搏明显波动。1例恶性嗜铬细胞瘤因术前未确诊,未作针对性准备,探查肿瘤过程中即出现高血压,随即室颤、休克等经抢救无效而死亡。3例术前术中作充分准备,在出现血压、脉搏明显变化时,采取有效措施,均能安全渡过手术关,术后痊愈出院。
, 百拇医药
    2 手术期护理

    要使患者平安渡过手术关,护士必须密切观察各项生命指标的变化,并随时做好术中配合抢救工作。根据嗜铬细胞瘤的病理生理特点,手术期间防治血压波动、纠正心律失常和补充血容量等护理工作尤为重要。为防范手术意外,发生,我们采取以下护理措施。

    2.1 手术前充分准备

    2.1.1 做好心理护理 患嗜铬细胞瘤病人由于瘤体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病人全身血管长期处于收缩状态,表现为阵发性或持续性高血压及代谢紊乱症候群等[2],不仅给病人身体造成很大痛苦,而且心理负担较重。当病人从病区到手术室,环境的改变增加病人焦虑和恐惧心理。护士应主动热情接待患者,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应耐心解释,以取得病人的理解和配合,减轻心理压力,使病人能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手术。

    2.1.2 避免不良刺激 病人腰腹部肿瘤区域避免碰撞、挤压,搬动、安置病人体位时动作轻巧、缓慢。
, http://www.100md.com
    2.1.3 建立有效静脉通路 建立三条静脉通路,一条为颈内静脉,一条为16G套管针于下肢或上肢静脉穿刺,可作快速输液、输血。另一条为9号头皮针作为输注药液。

    2.1.4 备好各种物品 除备好手术台上所需的各类器械外,还应备齐各种急救药品(如降压药、升压药、强心药、利尿药等)和抢救器材如心电监护仪、吸引器、呼吸机、插板等。

    2.2 术中护理

    2.2.1 密切监测血压,由于肿瘤与周围组织有不同程度的粘连,医生进行探查、剥离肿瘤或松解分离周围粘连组织时,牵拉触动了肿瘤,使血压不断升高。因此应随时准备输注降压药酚妥拉明或硝普钠(注意避光使用)等。当肿瘤摘除后,血压常呈急速下降,需预先做好准备,快速输血、输液,或使用去甲肾上腺素等提升血压。

    2.2.2 监测尿量 尿量直接反映血容量、微循环灌注及肾功能等情况。特别注意单位时间尿量。应密切观察并记录单位时间尿量,可作判断血容量和微循环灌注情况参考。
, http://www.100md.com
    2.2.3 监测心率、心律、纠正心律失常 手术期间病人需要心电监护,密切监测心率、心律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按医嘱作出处理。心率快可静推西地兰,窦性心律失常可滴注利多卡因。同时加强呼吸道管理,及时吸出呼吸道内分泌物,并给氧气吸入,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可加剧心律失常和血压变化[1]

    2.2.4 补充血容量 嗜铬细胞瘤切除后,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骤然减少,周围血管扩张,有效血容量不足而致低血容量休克。准备切除肿瘤时,应预充血容量,肿瘤切除后,根据血压下降情况,快速输入液体和全血,补充血容量以满足血管床扩张的变化。若血压仍不能维持可使用血管收缩药。同时密切注意监测中心静脉压,根据中心静脉压调控输液量和速度,严防心力衰竭及肺水肿发生。

    在嗜铬细胞瘤手术护理过程中,手术室护士应熟悉嗜铬细胞瘤的有关病理生理,术中并发症及抢救原则和方法。备齐各种急救用的药品、器材,熟悉手术的全过程,注重与医师、麻醉师的整体配合,使手术成功。

    参考文献

    [1] 刘俊杰,赵俊,主编.现代麻醉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892

    [2] 黄家驷,吴阶平,主编.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415

    (1999-01-05收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