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脾结核1例报告
作者:梁树立 朱玮冰 吕祥枝
单位: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肝胆外科,广州,510515
关键词:脾;结核;原发性
原发性脾结核1例报告中图分类号:R525.04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23岁,于1997年3月出现间歇性发热,体温最高达39.5℃,常于下午发作,曾用先锋霉素Ⅴ静脉滴注但效果不明显,5月份未经特殊治疗体温渐至37.0℃。8月20日B超体检发现脾多发占位性病变,23日入我院。查体:T36.8℃,体质略显消瘦,双侧腹股沟有多个花生米大小淋巴结,肺脏未见异常,脾肋下2.0cm、质硬、无触痛、表面多结节,肝于剑突下3.0cm触及,表面光滑、质软,肝脾区无叩痛。否认有结核及肝炎病史。
1.1 实验室检查 Hb121g/L、RBC 4.33 T/L、WBC 56´ 109/L、ESR 112mm/h;抗PPD-lgG、TB-DOT均阴性;骨穿示红系增生偏低;腹股沟淋巴结活检为“反应性增生”;两次胸片未见异常。CT、B超示脾大,肋下2.6cm,脾内多发实性占位灶、界清,部分中央伴液化坏死;脾门腹膜后淋巴结肿大。ECT示:淋巴管回流通畅,双侧腹股沟,髂血管旁、腋窝、锁骨上及右 窝淋巴结肿大、增多,部分融合。初步诊断:脾淋巴瘤。
1.2 治疗 入院后经各种检查及多次会诊难以明确病变性质。行脾切除、腹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T39.5℃,予抗感染差,25日病理诊断为脾结核(干酪坏死为主),改用抗结核药治疗后体温波动于36.0~37.5℃间,遂出院并继续抗结核治疗,一个月后体温正常,病体痊愈。
2 讨论
原发性脾结核是以脾脏结核病变最为突出同时又可有其它脏器结核灶存在,发病率极低。总结国内报道8例病人有以下特点:多发于青年;有或无结核史;结核中毒症状明显,体温可达39.0℃以上;脾肿大,可伴触痛;血沉快;干酪样坏死为主者B超可发现占位病灶;临床症状不典型,极易误诊,均需术后病理检查。只有在淋巴瘤浸犯骨髓、浅表淋巴结或进展迅速时才可区分。本病诊断明确后以抗结核治疗为主,如病灶较大特别是伴液化坏死者应切除病脾,术前术后抗结核治疗;对于诊断不明的脾脏占位,手术切除是一个有效的诊治手段。
作者简介:梁树立,男,1973年出生;1998年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
(收稿日期:1998-10-22), http://www.100md.com
单位: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肝胆外科,广州,510515
关键词:脾;结核;原发性
原发性脾结核1例报告中图分类号:R525.04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23岁,于1997年3月出现间歇性发热,体温最高达39.5℃,常于下午发作,曾用先锋霉素Ⅴ静脉滴注但效果不明显,5月份未经特殊治疗体温渐至37.0℃。8月20日B超体检发现脾多发占位性病变,23日入我院。查体:T36.8℃,体质略显消瘦,双侧腹股沟有多个花生米大小淋巴结,肺脏未见异常,脾肋下2.0cm、质硬、无触痛、表面多结节,肝于剑突下3.0cm触及,表面光滑、质软,肝脾区无叩痛。否认有结核及肝炎病史。
1.1 实验室检查 Hb121g/L、RBC 4.33 T/L、WBC 56´ 109/L、ESR 112mm/h;抗PPD-lgG、TB-DOT均阴性;骨穿示红系增生偏低;腹股沟淋巴结活检为“反应性增生”;两次胸片未见异常。CT、B超示脾大,肋下2.6cm,脾内多发实性占位灶、界清,部分中央伴液化坏死;脾门腹膜后淋巴结肿大。ECT示:淋巴管回流通畅,双侧腹股沟,髂血管旁、腋窝、锁骨上及右 窝淋巴结肿大、增多,部分融合。初步诊断:脾淋巴瘤。
1.2 治疗 入院后经各种检查及多次会诊难以明确病变性质。行脾切除、腹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T39.5℃,予抗感染差,25日病理诊断为脾结核(干酪坏死为主),改用抗结核药治疗后体温波动于36.0~37.5℃间,遂出院并继续抗结核治疗,一个月后体温正常,病体痊愈。
2 讨论
原发性脾结核是以脾脏结核病变最为突出同时又可有其它脏器结核灶存在,发病率极低。总结国内报道8例病人有以下特点:多发于青年;有或无结核史;结核中毒症状明显,体温可达39.0℃以上;脾肿大,可伴触痛;血沉快;干酪样坏死为主者B超可发现占位病灶;临床症状不典型,极易误诊,均需术后病理检查。只有在淋巴瘤浸犯骨髓、浅表淋巴结或进展迅速时才可区分。本病诊断明确后以抗结核治疗为主,如病灶较大特别是伴液化坏死者应切除病脾,术前术后抗结核治疗;对于诊断不明的脾脏占位,手术切除是一个有效的诊治手段。
作者简介:梁树立,男,1973年出生;1998年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
(收稿日期:1998-10-22),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