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临床研究》 > 1999年第3期
编号:10218093
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骨骼X线表现
http://www.100md.com 《医学临床研究》 1999年第3期
     作者:王 海

    单位:湖南省儿童医院(长沙 410007)

    关键词:贫血,β链珠蛋白生成障碍性;放射摄影术;骨骼

    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骨骼X线表现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是常染色体不完全显性遗传性慢性溶血疾病。以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最为常见。本文对1982~1991年收治的30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X线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20 d至9岁,其中3岁以下27例。重型(症状出现早而严重,胎儿血红蛋白明显增加者)17例,中间型(症状始于幼童期,且不十分严重者)13例。

    1.2 临床表现 30例有面色苍白;9例低热;13例有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外貌——头颅方大,额部隆起,颧骨突出,鼻梁低平,眼距增宽;28例肝脏增大,26例同时有脾脏肿大;30例均有不同程度贫血(<30 g/L者2例,30~60 g/L者15例,60~90 g/L 8例,>90 g/L者5例)。30例骨髓象均呈红细胞增生明显活跃,胎儿血红蛋白均增高。
, http://www.100md.com
    1.3 X线表现 ①颅骨:21例有颅骨X线改变,12例病程在6~9个月者已出现颅骨板障增宽,外板变薄,主要表现在额部,顶部(封三图1);9例病程在1年半以上者,还出现颅骨“毛发状”改变,呈条纹状垂线;2例患儿病程分别为4年及9年者同时有额骨垂直部增厚,额窦、上颌窦乳突气化不良,管腔隙狭小,而筛窦气房发育好。②肋骨:本组21例有肋骨增宽,骨小梁增粗稀疏,皮质变薄(封三图2),其中6例有肋骨下切迹,出现肋骨病变的最短病程为1个月。③长骨:X线改变28例,表现为对称性长骨受累,骨质疏松,骨髓腔膨大,骨干增粗,失去两侧内凹正常外形而呈长方形,骨皮质变薄,尤其在长骨干骺端的改变较明显;股骨远端呈“锥瓶状”样改变,骨骺相对变小(封三图3),最短病程为20 d。④短管状骨:21例有掌、指骨骨质疏松,严重时呈网格空泡样。在其骨皮质内缘有“指压迹”改变,其中最短病程为4个月。⑤脊柱:脊柱摄片11例,其中8例有X线改变;8例病程均在1年以上,病程最长者为3年半;表现为部分椎骨骨质疏松,小梁减少且粗糙,出现“骨中骨”现象。⑥心脏:22例有心影增大,以左室大为主;最短病程仅1个月。a-9.gif (5665 字节)
, 百拇医药
    图1 病程半年,顶骨局部板障增宽a-10.gif (5974 字节)

    图2 锁骨近端及助骨增粗,心影增大a-11.gif (8626 字节)

    图3 尺桡骨远端干骺端增宽,股骨远端呈"烧瓶状"

    2 讨论

    由于正常β珠蛋白生成障碍,导致细胞膜僵硬,易于骨髓内破坏,形成无效造血和贫血;加之胎儿血红蛋白氧亲和力高,在组织中不易释出氧,加重组织缺氧,引起代偿性红细胞生成素大量分泌,刺激骨髓生成红细胞,骨髓容量增生,因而导致一系列骨骼改变。婴幼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红骨髓过度活跃和过度增生将造成骨骼变形,引起外貌改变。这在重症中表现更为明显。本组30例均有骨骼X线改变,较早累及长骨,1例仅20 d日龄即有长骨X线改变。颅骨最早局限在额部或顶部,有文献认为它不累及枕骨是因为枕骨隆突这个部位缺少骨髓组织[1],在病变后期整个穹窿部板障明显增宽,有毛发状垂直条纹,骨髓增生可导致额窦、蝶窦及乳突气房气腔形成缺乏,而筛窦有正常气腔形成(筛骨缺乏骨髓组织)[2]。严重者可发生髓外造血,最常见是肝、脾;其它部位有纵隔、肋骨前端软组织及腹膜后、盆腔区髓外造血组织。Papavasilione等[3]曾报告CT及MRI发现4例致肿瘤样髓外造血导致脊髓受压,出现背部疼痛等症状并认为胸内髓外造血在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更常发生。Singcharoen[4]报告在长骨增生骨髓侵蚀破坏骨皮质,增殖至髓外的反应亦系一种髓外造血表现。本组X线未发现类似改变。
, http://www.100md.com
    心脏改变较其它原因引起的贫血更为明显且出现较早,本组一例病程仅一个月即有明显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心脏受累的原因,一是由于贫血,组织缺氧导致代偿性高心排血量型血循环,加之心肌缺氧,心肌收缩力下降,日久可引起心肌肥厚,心脏扩大;二是由于溶血过多的铁沉着于心肌和其它脏器,造成心肌损害,导致心衰。

    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骨骼改变与病程有一定的关系,与血红蛋白水平的关系不恒定。因目前多主张高量输血,因此就诊时血红蛋白受治疗的干扰,不能真实地反映骨髓代偿造血的程度。病程的长短与骨骼受累部位,广泛性和严重程度有一定关系,一般早期侵犯长骨,1年后最常见,而本组1例仅20 d日龄即出现长骨干骺端X线改变,颅骨X线改变均出现在病程6个月以上,额窦,上颌窦X线改变均在病程4年以上。骨骼X线改变虽也可出现在其它疾病,如缺铁性贫血,发绀型先心病,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和镰状细胞性贫血。但均不如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严重。镰状细胞性贫血无股骨干骺端“锥形瓶样”改变,而可见长骨骨梗死征象,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则无梗死征象。紫绀型先心病虽有血氧不足,但骨髓刺激增生少见。严重缺铁性贫血,虽有骨质疏松,一般仅累及手部骨骼。以上表明X线检查在鉴别诊断上有一定参考价值。骨骼及心脏X线改变也反映了机体的一系列代偿机制及脏器受累情况,对采取治疗措施和评估预后提供了客观资料。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主编.实用儿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721

    2 George B.Greenfild MD.Radiology of bone disease philadelphia:J Blippu company,1986.97~109

    3 C.Papavasilion.CT and MRI of symptomatic spinal involvement by extramadullary haemopoiesis.Clin Radiol,1990,42:91~92

    4 T Singcharoen MD Unusual long bone changes in thalassaemia:Findings on plain radiography and computed tomography.Br J Radiol ,1989,62:168~171

    (19980504 收稿), http://www.100md.com